關于控制知識的學習,我個人覺得學習以下幾個方面:推薦書目(圖片形式,不懂怎么弄,在附件) 1、51單片機 參考書: : 第一本主要講51單片機的硬件結構,對芯片的原理講的比較細,看這本有助于對其結構的了解,從而對后面的應用很有利。當然其中講的是用匯編語言,如果能把匯編也學好,會非常有利。第二本則主要是如何用keil(單片機編程軟件)和用C語言(這里與C++不作區分)進行編程開發,有C語言基礎和對單片機硬件結構的了解,會很快掌握。 之所以先推薦學單片機因為她更簡單、基礎,另外有微機原理的基礎也可以。如果你自己對自己不太自信,可以先學單片機再看ARM、DSP,而其對Verilog HDL沒什么影響。 2、FPGA (Verilog HDL) 參考書: 這并非芯片而是一種偏C的語言,學會了她就可以說可以用FPGA了,另外VHDL也可以,我們推薦Verilog。 這本書大家都說是一本非常經典的Verilog 教材,我就是在別人推薦下看了這本,一般看前第一部分就可以了,然后再看一下編工程的教材就算入門,可以編小工程了。有數電和C語言基礎,學習她其實很快的,建議平時看時就能用電腦編一下,以加深對其語言的“手感”。 3、ARM Cortex M3 (STM32) 參考書: 它們都是以ST(STMicroelectronics)官網(http://www.st.com)上的reference manual(參考手冊)為基礎和主要材料編寫的。我這個暑假在深圳創維實習時,工程師告訴我:其實一個芯片,不論誰誰誰編了多權威的參考書,其終究都是以芯片生產公司的參考手冊為基礎,不可能超過公司的手冊,因為東西終究是人家公司生產的,而且公司為了自己的利益,比如吸引消費者使用,她就寫了相當一部分的參考文檔和開發例程,而這些都可以在其官網上找到。其實這些也大多適用于其他的電子芯片,但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這些文檔等一般都是英文原版,且即使有幸有中文版的,其上也會說中文版僅供參考,如有不同,以英文原版為準,引申一句,學電子的,一定得把英文學好。還好我這邊有中文版的參考手冊,會拷貝給大家供學習。 另外需要提出的是,要學會使用ST公司提供的firmware固件庫,這樣會讓自己的編程簡單化。 4、DSP 參考書: 抱歉,這個我也沒學過,但我覺得應當沿著學ARM的思路學習DSP,最好從官網上下載資料,由于是英文的,才推薦這些書,第二本也應當有上冊吧。 可以先從Verilog開始,因為這些比較簡單,也可以同時學習DSP。ARM難度比較大,而DSP如果自己不認為自己比較優秀,不建議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