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學習研究社出版過一本名為《知名企業商標的秘密》(社名とマークの秘密,作者:本間之英),該書講述了243家知名企業商標的來歷,其中最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知名相機制造企業佳能,商標源自于千手觀音。
1933年, 在東京六本木的一間雅致的公寓, 一家立志生產高級相機的小型研究所誕生了。 由于當時的高級相機均屬以德國為主的歐洲產品, 幾位懷著“我們(日本人)也一定能造出高級相機” 這一遠大理想的年輕人就在小小的房間內, 廢寢忘食地投入了研制工作, 這就是佳能的創業。 幾經磨難, 憑借頑強進取的精神, 終于成功試制出了第一臺相機。他們效仿觀音菩薩的日語發音, 將它取名為“KWANON”(觀音)。
上面這段文字出自佳能公司的宣傳冊《佳能史話》,佳能公司最初的名稱是精機光學研究所,研究所的商標不僅使用的是觀音的日文讀音KWANON,而且使用了千手觀音的佛像。
在試制了十臺觀音相機后,精機光學研究所試制出了日本第一款高級35mm平面快門相機(這個有一定爭議,有認為日本第一臺35mm相機出自理光)從佳能自己的介紹能夠看得出來,佳能公司成立之初的是以仿制德國相機為目的的,而這臺35mm相機仿制的對象就是攝影器材的傳奇品牌徠卡(Leica),一個中國佛像的商標顯然不利于一個德國仿制產品的推廣,于是精機光學所在1935年將KWANON(觀音)修改成了一個很德國化的名字“HANSA CANON”。
商標中的HANSA一詞是德語,現一般音譯為漢莎,起源于十三世紀著名的商業組織漢莎同盟,中文含義是會所、會館。不光30年代的佳能如此,在二十一世紀也有不少企業在名稱中冠以漢莎(HANSA),以表現自己是德國或德國系。而商標中的CANON,雖然是根據KWANON(觀音)的讀音修改出來的,且由于CANON和廣為所知的加農炮(CANNON)的字母很近似,因此后來佳能相機被不少發燒友成為大炮,以至于后來相機鏡頭被普遍成為大炮,但佳能之所以叫CANON,卻不是加農炮英文的變形,而是來自于一個充滿浪漫色彩的含義。
Canon的本意是一種曲牌名,音譯為卡農曲,這種曲式的特征是間隔數音節不停重復同一段樂曲。一般的演奏法是以大提琴啟奏,三把小提琴間隔八拍先后加入,卡農曲中最著名的作品是德國作曲家約翰帕得貝爾(JohannPachelbel )的《Canon and Gigue in D major for 3 violins and Basso Continuo》(D大調為三把小提琴和巴松管創作的卡農和吉格),創作的時間大致在1678至1690年之間,帕得貝爾亡因妻之痛作此曲,斯人遠逝,愛情的魂糾纏著音樂的魄,定格成永恒。也給了后世之人關于愛情的最好形容。它曾出現在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凡夫俗子》以及韓國電影《我的野蠻女友》中。由于帕得貝爾這首經典名曲,使Canon成為一個“愛與纏綿生死相隨”的名詞,深受現在的小情調、小清新們青睞。
加農炮雖然是俄國人發明的,但第一門現代化的加農炮卻是1915年由德國制造的,所以無論佳能相機的Canon是來自于加農炮還是約翰帕得貝爾的卡農曲,表達的都是一個德國概念。HANSA CANON在經過短暫使用后,精機光學所開始使用CANON商標,1937年精機光學所更名為精機光學株式會社,1947年更名為佳能照相機株式會社,此后公司名稱雖有變化,但使用Canon作為公司的商標和字號使用至今。
雖然佳能公司的KWANON千手觀音圖形組合商標使用的時間只是1934-1935短短的一年,但作為公司最早的商標,即使不使用仍有其史料意義,可能是這個緣故,在20年后的1954年,佳能公司將千手觀音圖形作為商標向日本特許廳申請注冊,注冊號463006,經續展有效至今。不止佳能初創的商標和神仙有關,佳能現在主推的子商標EOS系列中的EOS,是希臘神話中黎明女神的名字,因此,有人說佳能相機從產生到現在都在尋求神佛的保佑。
從佳能公司的歷史可以看出,佳能成立之初只是一個山寨德國相機的企業,但經過70多年發展的的2009年,佳能公司已經成為在美國專利擁有量排名第四(僅次于IBM、三星、微軟)的高科技企業,年銷售額348.83億美元。從這一點看,也不要對中國眾多的山寨企業完全失望,佳能成功的案例也說明,有內涵,山寨也會有春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