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2772|回復: 1

美國人認為:國家制造產業戰略必不可少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12-11-9 17:51:06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羅伯特·D·阿特金森是位于華盛頓的智庫信息技術與創新基金的創立者和主席。
美國的制造業正處于困境中。技術創新,特別是制造工藝技術領域的創新,可以對刺激制造業復興起到關鍵作用,但如果沒有一個連貫且資金充足的國家制造技術戰略的支持,這些創新是不會大量出現的。

首先讓我們了解一些相關背景。從2000年1月到2010年1月,美國制造業提供的就業數量減少了34%,即617萬。如果工作數量的減少只是由于生產力提高導致的倒也沒關系,但是制造業產值也在減少。從2000年到2009年,美國制造業的19個部門中有15個按實際增加值(總產值扣除成本)算的話都在衰退,制造業總產值下降了10%,而同期美國的GDP增長了15%。如果制造業產值保持在GDP中所占比例不變的話,制造業的工作數量可以增加200萬個,總共增加800萬就業數量。

這個趨勢反映的不僅是我們邁向高科技未來的過程中低科技制造業的減少。事實上,美國制造業產品的貿易逆差并不僅是出現在中低科技產品上;2010年美國高科技產品的貿易逆差達到了810億美元,為史上最高。

人們或許認為,經濟表現得如此低迷,華盛頓應該已經敲響了警鐘。但事實上,華盛頓的精英們辯解說這種衰退是自然的或是無關緊要的,他們聲稱世界各地的制造業都在衰退,或是說美國正在演變為更高級的后工業經濟。還有其他一些人主張我們可以在失去制造業的同時保持創新能力,但正如陶氏化工CEO安迪•利維里斯(Andy Liveris)所說:“制造業在哪發展,創新就會在哪出現。”

如果沒有切實的努力來促進生產并鼓勵研發低工資國家所難以制造的復雜產品,美國是沒有希望同那些國家競爭的。這正是維持著高工資水平的德國所采取的路線。德國的制造業保持著貿易順差,部分原因是在縮減低附加值制造業部門的同時,德國從高附加值高產出的部門獲得的收益中得到了補償。

有人主張不需要一個國家制造產業戰略,因為“市場”會處理好一切。但市場的力量帶來的是工作減少和競爭力喪失。此外,國家戰略之所以是合理的,原因有二:首先,其他國家有精心設計且資金充足的制造技術戰略,而如果我們不作出實際應對,制造業將會進一步衰退。其次,國家戰略可以幫助克服市場失效和其他妨礙制造業創新的外部因素。當公司投資于產品和工藝創新時,溢出效應可以惠及其他企業和整個經濟。但公司無法獨占自己投資研發和新固定設備所帶來的全部收益,這意味著如果讓它們自行其是的話,增加的創新與生產力遠不及讓社會利益最大化來得多。這是一個關鍵的理由,為此政府有必要支持制造業技術研究,并推行研發稅收抵免和新設備投資加快折舊等政策。此外,中小型制造商往往缺乏足夠資源跟上全球不斷涌現出的創新技術與工藝。

國家制造業戰略可以增加工業相關研發的公共投資,支持從大學到產業界的技術轉移,以及其他能夠增強美國大小制造商創新與競爭能力的計劃。正如奧巴馬政府推出的先進制造伙伴計劃所述,包括機器人技術和納米材料在內的一些關鍵技術,對于美國制造業的未來是至關重要的。但僅對大學們在這些領域的研究提供資助是不夠的。我們需要支持建立行業主導的技術協會。標準技術研究所的先進制造技術聯盟計劃,就是一個不錯的例子,雖然資金有所不足。這個計劃旨在資助產業主導的制造業技術研究合作。我們也需要加大對NIST的制造業擴展伙伴計劃的支持力度,幫助小型制造商采用新技術。

華盛頓現在關注的焦點是削減預算赤字。雖然這是很重要,但要令美國經濟恢復健康,政策制定者此刻最應優先采取的行動不是這個。相反,他們應該把重點放在恢復制造業的競爭力,因為只有重建有競爭力的制造行業,才能讓我們縮小由來已久的貿易逆差,降低失業率并刺激經濟增長從而增加稅收,最終幫助扭轉預算赤字。
點評:
美國試圖通過國家戰略再次通過高精尖創新拉開和其它國家制造業的距離并加強其高附加值,我們都知道;美國從國家制度到民間認識都存在著極好創新制度保障和土壤,然而我們么有。那么當我們看到趨勢想追趕他們的時候發現:我們光著腳在泥地里跑,他們開著四驅跑車在公路上。

評分

參與人數 2威望 +11 收起 理由
everfree + 1 點評很好!思想深刻,見多識廣!
老鷹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表于 2012-11-9 18:18:50 | 只看該作者
十幾年來懶惰人口迅速膨脹,是個重要原因。類似情況有希臘。
德國人信仰比較純正,對懶惰、虛假有強烈的鄙視,這樣的民風即使在東德被共產化半個世紀也未消減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22 17:16 , Processed in 0.077415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