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文字摘自于網絡,在刀具行業中,絕對繞不開的兩家大公司,老牌的山特維克和近些年上升迅猛的伊斯卡,相對于伊斯卡的60大慶,山特維克的150歲的生日低調許多,絕對兩家風格迥異的公司,絕對兩家值得尊敬公司,你更傾向于哪一家呢?
; L/ \6 G+ a- O3 ^6 T+ q
) B0 L1 n$ k5 L8 ]# }+ l4 @4 N2 c' h$ Y' c+ d& u
$ v( `; |' w2 D4 U1 X* R2 T/ S1 Z2 L 打造百年老店是每個企業的夢想,令人驚訝的是,山特維克不久前低調慶祝了其150歲生日。在瑞典偏僻小鎮山特維肯,該公司已經寫下跨越三個世紀的歷史,這無疑可以成為中國企業長久存續的“他山之玉”,而與山特維克掌門人的對話或許能掀開其神秘面紗的一角?$ p( `3 c# _3 n/ A
世界永遠在變化,如果一個公司想長期存在的話,一定要準備好隨著變化而變化自己。
5 l% C0 g$ W Q& I4 |5 t 挑戰和困難是一直存在,怎么能快速而且連續地推出我們新一代的研發成果,一直是在全球層面上公司最大的挑戰。: V$ F% l$ e4 S ~1 _9 w3 P
山特維克的成功來自于在巖石開挖以及合金和其他材料的開發和加工方面擁有獨特專知。
, P: i; s" z. {4 c0 @! M/ c ——奧洛夫·法克贊德; Y. e" G/ G9 e3 K% j. D
“世界永遠在變化,如果一個公司想長期存在的話,一定要準備好隨著變化而變化自己。”+ f% u; Y4 O8 w, a+ \7 M& E; I& O
“挑戰和困難是一直存在,怎么能快速而且連續地推出我們新一代的研發成果,一直是在全球層面上公司最大的挑戰。”
o7 i3 j* y" H* d “山特維克的成功來自于在巖石開挖以及合金和其他材料的開發和加工方面擁有獨特專知。”
0 K* N1 {/ x* V4 w ——奧洛夫·法克贊德0 M; c& F0 G& l% _$ ~1 ^
10月15日,山特維克集團將總部從瑞典山特維肯遷往首都斯德哥爾摩。次日,該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奧洛夫·法克贊德在位于斯德哥爾摩市世界貿易中心的新辦公室接受了中國媒體團的采訪。
. l) p, H5 ^4 Y- d* \' Y6 j ) Y. T x" e- f# z
山特維克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奧洛夫·法克贊德 困苦玉成4 p# n/ n9 V; X9 J$ i
從斯德哥爾摩驅車前往山特維肯,約需兩個半小時車程,沿途層林盡染,湖泊星羅棋布,惟獨人煙稀少,愈發襯托出北歐小城的靜謐安寧。2 C6 E* h8 s9 L& b; A: z
因企業而興起城鎮,中國也不缺乏這樣的案例——比如大慶。山特維肯也是如此,至今,此地居住的仍舊大半是山特維克員工,總數超過6000人。
# |9 j" o5 V. A) ^. v0 B 講起歷史來,滿頭銀發的解說員聲情并茂,他在這里已經工作了42年。
' C6 k( f/ M; m2 i4 R2 } 1862年,美國內戰正酣,意大利一年前剛剛建立,加拿大尚未立國,而彼時的中國還未從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創傷中走出來。這一年,山特維克在山特維肯誕生。
0 @/ I! P1 D! F0 Q/ a 在英國工業革命的引領下,鐵路、輪船等交通設施投資迅猛增長,大力拉動了對廉價商用鋼材的需求。這一商機被山特維克公司創始人捕捉到,但他的當務之急是和時間賽跑,因為其公司已到破產邊緣。
1 h* _* S) i/ |, m3 F 在山特維肯建造新鋼鐵廠的工程于1862年動工,到1863年夏季,當時瑞典最大的鼓風爐投入使用。公司開始運用貝塞麥煉鋼工藝生產鋼材,這在世界上尚屬首次。5 W, u; S: Y6 ]% G5 o/ y% X
然而,破產還是沒能避免。工廠于1986年3月停產。但時隔三年后,新公司成立,并于1901年在證券交易所上市,這正是山特維克的前身。 F9 L) B, }6 R2 T" A' p+ l. U. o
山特維克公司所在地與阿拉斯加、西伯利亞處于同一緯度,放眼全球,再找不出另外一家制造企業坐落在如此遙遠的北方。0 G: B2 G: f0 `
為何創始人將瑞典最大的鋼廠建在茫茫荒野且多沙的湖濱?因為在這里,在北緯61度的地方,能找到最好的木炭和最純的礦石。而深諳造船廠運營要訣的創始人很可能希望將工人的全部時間利用起來,亦可能想讓工人遠離那些構成競爭的其他雇主及都市誘惑。- M Q. w' f ~" `
據說,當時有個商人想在山特維肯開家百貨店,結果被山特維克董事會拒絕。理由是:員工的家屬(女人)會控制不住自己的購物欲。
' o8 F c9 b" l( @3 R3 z" t# d 資本原始積累是痛苦的,早期的創業者們都奉行清教徒式的生活理念。山特維克最早的員工均來自于農夫家庭,他們用鐵鏟和斧頭為一個嶄新的行業開辟天地。他們忍受嚴寒和營養不良,每周6天、每天12小時工作。他們圍在冒煙的敞開式壁爐周圍,睡在擁擠而簡陋的小木屋里。
3 K1 M' h9 o6 ^) Y( c9 K" G0 n 與農民不同的是,這些創業者已經初具市場理念。參觀者從街道走過,解說員說:“這些都是老房子,當年,臨街一面面都被刷得干凈整潔,而后院則養著豬、種著菜。”追求市容整潔是為了展示企業的實力與影響力,從而讓客戶放心。
" O: N1 Z+ n4 j6 k) u: ~8 g5 S) J 不怕失敗、能夠吃苦的創業精神,為山特維克點燃了星火,如今,星火已經燎原。2011年,該集團業務遍及超過130個國家,擁有50000名員工,年銷售額近941億瑞典克朗。- I/ N: e& K/ j/ F" H2 o/ c& i
目前,山特維克位列金融時報世界500強。7 n) v) N6 f" `
變革不已2 N1 H: z4 \1 t0 S1 F. D1 o; c
41歲執掌跨國巨頭,奧洛夫·法克贊德的經歷總是成為記者們關注的焦點。
+ q2 s' r: M' s 當被問及如何領導年長者時,他笑言:“在我的從業生涯中,直接向我匯報的下屬,比我年齡小的,僅有一例。”言下之意,對此早已習慣。% V4 r- C7 Q8 @+ T4 a/ w& [
中國工業報記者在專訪中拋出一個問題:一個企業存續150年的奧妙何在?
! d7 y5 U: h* {: x 奧洛夫說:“訣竅就是,隨著客戶的需要而發展我們的公司,而且永遠是與時俱進地改變自己。”
" _' ^- ]6 L. u ] 例如,山特維克起家時的產品碳鋼現在已經不生產了,特種鋼取而代之。. W$ @& m/ P' |# d: K, U
又如,隨著硬質合金的應用,逐步改變公司的商業領域性質。這成就了可樂滿等一系列金屬加工品牌,而在山特維克礦山,鑿巖鉆頭也是硬質合金材料制成,又成就了礦山的商業領域。: C/ z/ I- i- ~, O
“世界永遠是在變化,如果一個公司想長期存在的話,一定要永遠準備好隨著變化而變化自己。”奧洛夫補充說。
C5 t g \5 a5 ^( r 正是憑借靈活機動的商業策略,山特維克在市場上領先一步,度過了150年間的種種艱難險阻。2 Q) G$ F6 I0 \' {
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瑞典雖然是中立國,但是蔓延世界的戰事嚴重影響了這個國家及其工業。盡管人們傾向于使用較為便宜的材質,但是鋼材的平均價格上漲了290%,山特維克的股價也有相應的增幅。4 l" v( T9 }6 J4 F) t7 H, `
但是,產業工人開始組織起來,成立工會,勞資沖突愈演愈烈。為了響應一戰結束時的社會革命浪潮,瑞典國會給予男女公民平等選舉權,并采用8小時工作制。然而,經濟學家預言中的繁榮并沒有到來,需求反而驟減,瑞典公司破產了三分之一。! ^9 k# N3 \/ U2 [, [
勞動力成本上升,訂單被取消,原材料價格攀升。1921年,山特維克銷售減少了六成以上,有史以來第一次宣布損失重大。
" p+ V8 z5 I- b% Y( U 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期間,金屬行業失業率增加了三倍,山特維克的銷售額兩年內減少35%。
# J& P& g) h0 O% d+ O% I7 l 山特維克集團高級副總裁、研發負責人奧利·維克在接受采訪時透露:“山特維克歷史上僅有三年出現虧損,而最近的一次發生在2008年。”: a: Z; F: P& V' |. q- ^* O
在經歷了金融危機的挫折之后,該公司開始了新一輪的調整。2011年,奧洛夫·法克贊德空降山特維克,此前,他已擔任了5年的瑞典鋼鐵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瑞典權威媒體曾授予他“2010年領袖大獎”,頒獎理由是:他只有40歲左右,卻已在美國市場取得了出色成績。在他的幫助下,瑞典鋼鐵公司度過了自1978年成立以來最艱難的時期。
) U) F' {" Z. T/ F3 @( O 任命年輕有為的新掌門人,對這家歷史悠久的制造企業而言,也可以解讀為隨需而變。/ C, X' \ z( u/ u) `
奧洛夫甫一就任,就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改革措施之一是將三大業務部門拆分為五個。這五大部門分別是山特維克礦山、機械加工、材料科技、工程機械和創投。
8 c! C7 O K4 C+ p" f( w* i 對于拆分中的商業邏輯,奧洛夫表示:“山特維克的成功來自于在巖石開挖以及合金和其他材料的開發和加工方面擁有獨特專知。為了把這種專知轉化為滿足不同行業需求的解決方案,公司劃分了不同的業務領域。而拆分是為了讓每項核心業務發揮最大功效,并且優化公司的成長與盈利能力,以及促進新的、較小型的相鄰業務。”
( p! z3 f! m1 X 隨需而變的商業策略在屢次危機中幫助山特維克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于將傾。除此之外,山特維克人認為,股份制也是公司長期存續的核心因素。
: `. C; v" i, U l# R- M1 n9 U 歷史數據顯示,如果一個家庭買下價值5000瑞典克朗的1868年山特維克公司重組后發行的第一批股票,持有到2010年出售,就可獲得2.41億瑞典克朗。若將已支付股息的現值計入,數字會更加驚人。) M+ q1 h' y3 X$ E2 l4 W- ?
從另一方面說,斯德哥爾摩證券交易所之所以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成功的股市之一,其背后的支撐正是像山特維克這樣的一批企業。
( G3 b4 r+ Z6 O: o& s ; g+ h* u4 A/ J" S2 V6 Q: @) Q
山特維克集團車間一角 抱負全球3 h+ w5 n; F4 O- n0 l# e9 }
2012年5月1日,張志強就任山特維克大中華區總裁,這次任命在山特維克歷史上屬于破天荒——從未有中國人受聘于這一職位。不僅如此,張志強享受了比前任更高的待遇,進入全球執行管理層。1 o! Q+ S& K% i0 i
“印度也進行了同樣的變革。”奧洛夫告訴記者,“相信張志強多年的跨國企業管理運營經驗,將使公司在中國市場能夠更為有效地進行資源整合并發揮協同效應。同時,他在中國市場的長期經驗,將幫助公司加深對中國市場的理解,使得山特維克業務與中國本土市場更加契合。山特維克對未來在中國市場的加速發展充滿信心。”
* j- I6 r3 Q1 M! s9 p# I 張志強曾服務于西門子公司超過25年,后擔任合并后的諾基亞西門子通信公司大中華區總裁,曾主導數起企業并購整合,具有豐富的中國市場經驗。& Z7 a3 [: M5 E6 i, R! |
記者問他:“中國人的身份,是不是這次履新的一個重要原因?”
5 a- v/ v- [% Q+ g' ] 張志強開玩笑說:“也許是惟一的原因。”5 l! v, I/ B; @
其實,早在1985年,該公司就來到了中國,是較早進入中國的跨國公司。
# k2 ^. a7 A6 v* G 近年來,山特維克在中國的本土化策略進展神速。; D: @, p& m" ?8 v* x7 n
“今年5月,山特維克與中國五礦公司簽訂了訂單合同,與中國合作伙伴建立了更加緊密的合作關系。此外,山特維克硬質材料中國應用中心已在無錫正式落成,在洛陽的礦山工程機械技術服務中心也已開工建設,還與山東能源機械集團共同投資,成立了合資的中瑞礦山裝備制造有限公司。同時,與山寶的業務整合進展順利。”張志強介紹說。
" B0 T0 Q3 m5 N5 Z" v: H) w. @4 S9 A 2011年,山特維克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的銷售總額達69.21億元,10年來平均增速超過25%。
' Q+ r& H& ^& s, v' u1 M# i: u 目前山特維克在中國擁有員工3600多人,有65個辦事處和15個生產基地。
8 H e, Q8 n6 z 一斑可窺全豹。山特維克掘金中國固然證明了中國市場的重要性,同時也可看出其全球抱負。經歷了150年的發展,山特維克早已從瑞典公司的標簽中脫離出來,成為一家真正的跨國企業。; c0 B9 G. L3 c+ a9 U
對此,奧洛夫表示:“挑戰和困難是永遠都有的,但是因為我們是一個面向高端市場的供應商,對于我們來說怎么能提高我們的研發一直是一個挑戰。怎么能快速而且連續的推出我們新一代的產品、新一代的研發成果,一直是在全球層面上公司最大的挑戰。延續到中國,包括怎么能在中國建立我們本土的研發機構,來更加貼近客戶的需要,也是在中國面臨的一大挑戰。”2 W4 q, J( O2 |- b6 N" \
1962年,山特維克成立100周年時,派駐瑞典以外的員工僅約1000人,到20世紀90年代,該公司在瑞典之外的員工達到25000人。如今,其五分之四的員工分布在瑞典以外的國家。
6 z( E$ b9 n3 [& P 在公司內部刊物《遇見山特維克》的“CEO寄語”欄目中,奧洛夫表示:憑借優質的產品和品牌,山特維克已在許多新興市場成功地推動銷售。然而,我們遍布全球的員工和資產并沒有隨著銷售轉移到新興市場。2 y$ C. S7 Q+ K; t
在山特維克的投資歷史中也可以發現相似的情況。從2006年到2010年,在山特維克集團所有資產中,約有63%投資在歐洲和北美。相比之下,盡管凈銷售額增長的主要份額是在亞洲實現的,但是資產總額僅有約20%投資在該地區。
1 B/ \/ E- [! q# u2 s3 r 可見,投資向新興市場傾斜正在成為該公司可以期待的動向,或者說,正在實施的過程中。+ N& @* a5 t) ^! \& ~: t) D
匠心布局
; \1 o O3 x a' b5 f1 H4 ` 在外界看來,山特維克集團是一家多領域運營、多品牌運作的企業。在現今五大板塊的布局中,山特維克礦山以銷售額排在首位。
# s% O4 p; r, M/ M4 z4 F 日前,山特維克宣布獲得來自澳大利亞地下鉆石礦的礦山自動化系統訂單。該訂單包括7臺電動鏟運車和2臺柴油鏟運車的自動采礦系統。8 g6 o& ?4 B( r H! X& e
迄今為止,山特維克礦山公司已經有超過10套自動化采礦系統應用于全球7個國家。中國工業報記者在山特維克位于芬蘭的礦山公司實地觀摩了自動化采礦設備的運作。該系統將操作工人跟作業面完全隔離,從根本上杜絕了安全事故的發生,同時也極大地提高了采礦效率。
7 k' j1 s' c' E g 據悉,自動化采礦系統包括裝載系統、運輸系統、鑿巖系統、流程管理、放礦管理和單臺自動化,目前世界上全面掌握該技術的只有山特維克一家,而阿特拉斯和卡特彼勒只擁有單臺自動化系統。
$ Y* b ~( n- \- E 在去年拆分之前,山特維克礦山和工程機械一直是該公司的“三駕馬車”之一。而這第三駕馬車組建的時間并不長。雖然早在1947年,山特維克就把自己打造成了配置硬質合金鉆頭鑿巖機的領先制造商,但該板塊的真正崛起得益于1997年的收購。
2 b0 o+ r) D# g$ {( C1 c! H, E 當時,山特維克收購了芬蘭湯姆·洛克品牌的所有資產,并著手建立新的機構。初期,山特維克礦山工程機械公司在盈利方面并不理想。新千年的到來成為轉機。得益于亞洲市場喜人的增長,該公司果斷地將重點放在了采礦和基建上。( q1 J6 j: G' l: y2 m3 z
目前,山特維克將礦山和工程機械拆分為兩個部門,足以顯示其強大的市場競爭力及單獨對抗風險能力。
$ ~$ j9 }9 B! L+ b 與礦山工程機械領域后來居上不同,山特維克可樂滿多年來雄踞刀具全球第一的寶座,可謂風光無限。令人驚訝的是,記者了解到,在上世紀50年代,該公司高管曾認為刀具將不再是硬質合金領域的發展重點。后來,刀具業務被獨立出來,業務重心更加明確,這一看家法寶才得以保留。
) x! L( l( { s* l 奧利·維克告訴記者,與可口可樂一樣,山特維克可樂滿在刀具制造上擁有不傳之秘。
: d: _0 D6 E( ?3 l/ w( s1 U4 T" I 山特維克可樂滿不斷研發能提高加工速度的刀具和加工方法,其在斯德哥爾摩新設的硬質合金生產廠和新的伽馬涂層都做出了突破性的貢獻,模塊化工具系統為縮短裝夾時間帶來了革命性變化,用于車削、銑削和鉆削的新一代可轉位刀片也相繼問世。
1 ?: ?+ U# h+ U" P 從集團層面看,山特維克在刀具市場成功運用多品牌戰略,成為經典案例。目前,山特維克的刀具品牌包括山特維克可樂滿、山高、瓦爾特、多馬等多個品牌。讓人吃驚的是,這些品牌都是獨自運作、相互競爭的關系。刀具部門建立了不同品牌的公平的內部競爭關系,每個品牌都是獨立的,為了避免各品牌之間通過相互壓價導致不良競爭,山特維克將他們競爭的重點引導至技術創新上。以技術競爭,就需要各個品牌發展自己獨到的產品優勢,滿足細分市場客戶的需要。
" W( T. @0 B. i! ?% G 這種看似不合理的策略卻以巨大的市場占有率堵住了蕓蕓眾口,最后,成為刀具行業的美談。
, ^1 L! G% |' r# g7 o 山特維克材料科技的業務以鋼為核心,但其產品都是利潤極高的特種鋼材。例如,核反應堆蒸汽發生管用到的無縫鋼管和海上采油業用到的臍帶管。這一業務部門在山特維克擁有最為悠久的歷史。
; |% M5 H" l) K 從歷史進程看,鋼材生產在山特維克集團業務中曾占主導地位,后來被不斷擴展并贏得市場領導地位的硬質合金業務取代。
+ k8 e+ e! t% i0 Y% R) Y! D 山特維克的業務領域看似紛雜,實則內在商業邏輯嚴密,奧洛夫·法克贊德一言蔽之:“我們一直都是以研發硬質材料科技為核心來引領我們新的產品。”
: w/ p; d' ~% S 該公司曾兩次入選《福布斯》雜志“全球最具創新力公司100強”,每年將近30億瑞典克朗的資金投入研發,總計已擁有約5000項有效專利。在各個業務領域,山特維克共有2400多名員工從事研發,每年推出數千種新產品。! ^7 L6 k* R+ a$ z: ^$ I* F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