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子子61961 于 2012-11-4 10:07 編輯 3 }! `+ H1 p6 B/ F# o
打鐵的 發表于 2012-11-4 00:25 % Y. N; M$ U2 A. M$ Z/ m
這句話只是從某個角度說明群體性消費觀念從基本消費向追求品質消費的轉變。: C' s5 N$ E- {6 @. Y$ H
中國的山寨機為什么沒法銷 ...
7 h S+ L' ^( F/ c5 q9 p
' w- d3 B( G7 t( U, H0 R4 Y這句話只是從某個角度說明群體性消費觀念從基本消費向追求品質消費的轉變。
$ K2 I l9 I# ^& c' H$ l中國的山寨機為什么沒法銷到歐美呢?如果國內大部分人對山寨貨沒有興趣,那么山寨就沒有市場,山寨沒有市場那么就等于保護了知識產權,知識產權受到了保護,那么創新環境會不會更好呢?群體的消費觀念可以主導一個市場的生態,市場導向型的企業發展必然會受其生存環境中大部分人消費觀念的影響。只有超一流的技術導向型企業才能引領消費觀念,比如蘋果。為什么中國人更信賴進口的東西,這就是消費觀念。 6 l. g& @6 d6 T; n" a* N9 H
謝謝您的詳細回復。
$ B/ P( D" f7 ]# @4 N* _' V: i9 ?9 f6 g& A
新一代人寧愿花四五千去買Iphone ===》如果都是這個觀念的話,那么國內大部分人對山寨貨沒興趣 ===》那么山寨就沒有市場 ===》中國企業做的山寨賣不出去 ===》中國企業就會想辦法做一些優質高級的產品。* m- G+ e' j2 s$ U+ |* W
5 r3 z: C3 j' N& H+ I2 |$ U貌似是這個推理關系,% I. M* u- z! F Q, b: x: B3 t; p
1 p' |4 j2 ?4 d8 e; f( Y. z$ @
但問題是兩點:一個是推理的開頭,花四五千去買Iphone的人,占消費者的比例,其實并不大;而且他們為了買Iphone,有時候是需要在其他地方買點便宜貨來省錢的,買Iphone的消費出發點有三個,而對山寨貨沒興趣只是其中之一。如果說他們肯買Iphone就說明他們對山寨貨沒興趣,感覺似乎多少有一點點牽強。, ~1 r1 T( ]( y! a0 o
; @9 q L: Y) o/ Q
另一是推理的結尾,貌似是說如果有了前因才會有最后的結尾,中國企業會想辦法去做一些優質產品。但是,事實上,即使沒有前因,結尾這個事情一些企業也在想去做,如果用Iphone舉例的話,很多企業也希望能開發出那樣的好產品,但不是一下子就能開發出來的,如果用車床舉例的話,中國企業也想做高精度的車床,如果做出來,成本也會比德國的低一點,但是有些技術問題不是一下子就能解決的,所以才沒有做出來。$ M+ H4 O- D _+ K& T
$ M! c6 [+ w. W( D' x基于以上考慮,對這個推理關系有一點點注意的地方。
) s6 j3 p; ~% s, W8 c+ E- K$ ^
: U: c* s. o# ^9 H& ]: ]$ `8 z, E( @) [+ q V' L4 e* p
* s8 `# Z& Q" l
------------------------------------------------------------------------------------------------------------------------------------------------- u2 E4 r* ]. F
制造業的希望來源于什么?主帖中貌似說是來源于 需求,如果有了高端的需求,就會有制造業的發展。+ w2 l, N! M4 M# c3 D Y8 e
+ q9 e1 r- G/ }- N6 r; I6 f& F但是,高端的需求一直在有,即使國內沒有國外也有。, F0 M! o$ M# K7 \
“因為有了需求,所以才會有發展”,不是這樣的,在二者之間還有一個因素。
1 U L5 N1 l' `- e- m ?: p' t4 p ?( s/ O9 i( h
制造業的希望來源于什么?來源于工作方式的轉變和思考方式的改善,這兩點進行一些改變之后,制造業的發展將會是一個自然而然的結果。" a, ~$ ]1 @( N* L
6 t# r8 E1 S2 \* J; j" }& 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