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eddyzhang 于 2012-10-26 21:46 編輯
" S4 h' _$ z1 R' c. h: d0 f( x. H7 a! Z+ _! p+ z
BS 7608-1993 Fatigue design and assessment of steel structures.pdf
(2.06 MB, 下載次數: 69)
2012-10-26 21:46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下載積分: 威望 -10 點
: ~: U+ c' h* m
5 ^2 n1 I3 c. U I s h% a
. E0 v! k7 D* }( H結合本人的工作,現討論一下關于焊接件分析時的網格劃分和單元使用問題。
, k9 S4 x8 P i4 c/ I8 f5 ` n/ L5 }$ R& t
大家知道焊接結構件的靜力學分析,宏觀考慮結構的剛度和變形;局部考慮結構焊接接頭的應力與應變。
2 }0 P* _3 k4 B; B9 v4 s/ R: G9 F
. M- x; L8 \( `. c) y/ {那么,我現在只談局部接頭的分析,目的是將所得結果與相關的標準作比較,而評價接頭的疲勞壽命。6 }5 ?# l) M- m/ S% h6 h
5 k( [% O# G0 F/ G評價焊接接頭的疲勞壽命,可采取三個應力量:S,Kg*S,Kg*Kw*S。/ G9 M- \3 m6 V
! _/ O% s( j" z4 L( H. K V
因為三個量都可以拿來評價疲勞壽命,所以,在焊縫處理上就存在差異。
3 R3 V s& ]0 X7 y' c' c; [
. q P( T* L) l% b2 N3 X; e1,用S,S是距離焊縫一定距離出的正應力。若用此方法,那在網格劃分時,相對容易。但是結果不夠準確。不能反映結構和焊接工藝對結構強度的影響。
+ v: h; J1 F) Q W; D) [7 E+ e1 B8 w F
2,用Kg*S,Kg是結構應力集中系數,焊接結構件局部焊接接頭的尺寸與整個構件比較,尺寸較小。很多人喜歡將焊縫忽略,采用殼單元。雖然可以節省運算規模。但是,殼單元無法模擬出焊縫的特征。當然,這樣也不是無法評價接頭部位的疲勞壽命。一些標準就是通過選取焊接處的集中應力來評價。在分析時,不能直接得到分析結果。必須參考相應的標準,查詢系數,而后得到結果。5 a2 M& l$ I/ |3 a H
% L9 S. P$ m0 ?& j5 G" b3,用Kg*Kw*S,Kw是焊接引起的應力集中系數,此參數與焊接的形狀有關。若用此參數,必須將焊縫的局部特征建立出來,并采用實體單元。至于建立的方法和網格劃分要求,我曾經上傳過相關資料。因為實際焊縫的截面尺寸是變化的,而分析時是理想的。所以這種方法所評價的結果,有一定出入。- j# }8 R) j$ X, o; g4 U# Y
4 h3 I( G; Y; t% B; B
- ]) j) O6 p. w+ ^ O考慮到分析結果要與實際測試對比。綜合來說采用法3是比較合適的。當然有些是采用法2的如果關心的重點不在焊縫處。( e F! J/ k4 i( }
( a2 }7 ^# L# T以上觀點更詳細的內容,大家可以參考相關標準,比如歐三,BS,和船級社的標準。
6 t! ~0 J& ~5 k4 P! b" I5 R3 Y- Z1 z$ {6 x R. }
. z, W/ F& T' A+ A* J
, a" E o, p/ A) s/ e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