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低壓鑄造工藝表達方式的習慣性思維及其它ffice ffice" /> 3 n$ e7 {7 V, u4 y9 u
; F( ~- P& M+ n2 d
低壓鑄造工藝,其工藝原理從本質上說,是一種低壓強與低速度的充型鑄造方法。廣義地說,劃入低壓鑄造工藝范圍的,可以是金屬模鑄造、重力鑄造(翻砂鑄造)、真空吸鑄、負壓鑄造、差壓鑄造。用壓縮空氣作為充型動力的“低壓鑄造”,實質也是一種“差壓鑄造”。
6 M& `2 G) q2 v6 b- j6 R W $ t2 I+ L& L9 x( A: N
用壓縮空氣作為充型動力的“低壓鑄造”,比前列所有的低壓充型工藝,其差別僅在于充型壓強更高一些罷了。前者的充型壓強0.3—0.5MPa,后者的充型壓強可達1.5MPa。而簡稱為“壓鑄”的“高壓鑄造”,其充型壓強一般在3MPa—150MPa的范圍。
; m) V) H5 E! H ! \$ [* [7 ?1 Y- Q. p: B
1.第一個應消除的“先入為主”認識,是將低壓鑄造工藝等同于用壓縮空氣進行充型的工藝。 / U9 ~, j1 }/ b0 A. d8 Z
- R. {6 i ^5 N& r+ E; K行內不少人,一提到低壓鑄造,就立即反應是用壓縮空氣進行充型的工藝,而不能認識到,它只是低壓鑄造的一種表達方式。這種工藝系統,實踐已證明是一種比較落后,控制比較復雜,工人勞動條件惡劣,生產成本比較高的方法。 1 Z' m: d' _: N0 |3 c( t6 |: [
3 z, r+ P: \. u, C+ d要實現低壓低速充型,有多種多樣的方法?,F時成熟、簡單、可靠、低成本的方法是機械液壓式充型,近年新發展的一種充型方法是電磁泵式。 2 i8 z4 x8 r% O- P0 s
3 V5 @0 m3 o6 m2 \
2.澄清的一個認識是,采用了低壓鑄造工藝,不等于鑄件的縮孔縮松就可以消除。
9 O n8 P. M* v# i) ~
$ x* U3 t0 G6 Z: ?. }% ~( a- B) w 低壓鑄造工藝與所有的充型工藝都一樣,必須解決鑄造工藝必然出現的相變收縮問題,也就是說,其鑄造工藝系統中,必須設有補縮的工藝措施,否則,鑄件的縮孔縮松缺陷,必然是100%存在的。
, F. |5 L- P. j [5 f
) {, K. H: u7 {0 e9 |3.傳統普通壓鑄機具有實現低壓鑄造工藝的功能。 # L8 c* B. o2 g# }! E
( z; R w+ R1 F3 ]0 ^ 傳統的普通壓鑄機,一直都設有可實現低壓充型鑄造的功能。后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人們基本上不用壓鑄機進行低壓鑄造,國內不少壓鑄機的生產廠家,都將設備的這種功能去掉,壓鑄機就真的成為了一種只具有或只用來進行高速高壓充型的單一設備了。
/ a' Y! c- Q: E" H9 W2 y! Q % n; g, ^/ W6 A4 x" o% ?, h
現在,很多的壓鑄機生產廠新生產的普通壓鑄機,都恢復了的這項功能。我們買設備時,不妨留意這一點。
$ ?" @( Q* g; w! o W) x% u5 p; u 1 A2 c8 s: h4 D' c& i$ @, w
4.用普通壓鑄機生產低壓鑄造件要注意的事項。 8 ]6 Z$ K t( x& r
7 P7 e2 Z* C$ u; r
上面提到,不能簡單地認為,采用了低壓充型的鑄造方法,就能生產出合格的沒有縮孔縮松缺陷的鑄件。想用壓鑄機的低壓充型功能生產合格的低壓鑄造件,某些零件的模具設計(工藝保證措施)可能與普通壓鑄一樣,但對于厚大件,如果沒有補縮措施,就必然出現縮孔縮松現象。
5 X7 H1 T7 ^' b' p0 X( z1 ~% c
0 B" ]; S) H) p 要建立的一個觀點是,用壓鑄機進行的低壓鑄造成形,也只是低壓鑄造工藝的一種表達形式。對于某一些零件來說,某一表達形式是最適當的,但對于另一些零件來說,就可能存在局限性。 + g/ L! t- `7 Z2 k* C' [& Y2 t
9 s" a$ j+ i) J+ V( E7 t4 J
所以,工藝人員選擇在壓鑄機上進行低壓鑄造,不是說能不能的問題,而是好不好的問題,是否最佳的問題。
}- n; p$ ^7 k9 V# K$ |
6 M" I7 E/ {) D+ [; y K4 { 那么,在壓鑄機上進行低壓鑄造工藝的局限性又是什么呢?當然是補縮的特殊性。 0 h6 _1 M5 D( g0 S2 x
2 o/ a/ }! O S* N4 g
與一般的低壓鑄造、重力鑄造工藝表達形式的不同,在壓鑄模上進行額外的補縮措施非常困難。由于壓鑄的凝固時間相對比其它工藝短,滿足順序凝固所采取的措施更難實現。它最有效的補縮手段,就落在了用壓射缸的動力進行補縮上。實踐證明,這種補縮手段對局部有效果,但對不均勻件,鑄件的縮孔縮松缺陷卻仍然是存在的。
! C# ]1 {. g; P& n
1 j* E9 p* v4 q) D5.推薦一種“連鑄連鍛”工藝與裝備。
5 Z- R/ S' `6 g: A( d
$ l0 `+ w+ E) v 連鑄連鍛工藝,是一種“終極成形”工藝,現時能實現得了這種工藝的裝備并不多,實現得好的就更少了。 * O; F7 {/ @1 a0 \
- w+ f/ g# z9 h; ` 鑄、鍛分開的成形工藝,我們見得多,就有色金屬來說,銅合金算用得最好。工藝過程是,先用金屬模鑄造工藝生產基本成形的毛坯,再放在油壓機或磨擦壓力機上鍛一下,很復雜的零件都能生產出來。
$ x; e' x# l' _$ {( c1 X1 @' P7 T $ N% w: V2 h1 X3 ]2 x
鋁鎂合金是最適宜采用連鑄連鍛工藝的,現時的壓鑄模具材料,也能很好的做連鑄連鍛模具,模具材料的熱處理與普通壓鑄模的工藝相當。只是模具結構與毛坯結構的工藝性,要與鍛模及鍛造特點相適應。 , j4 @" m* H4 I9 H
# f4 [- D1 N- G7 r2 \( K O
這種新設備名叫擠壓壓鑄模鍛機,也有叫液態模鍛(熔湯鍛造)壓鑄機或壓鑄模鍛機的。設備的外形與普通壓鑄機十分相似,有立式也有臥式,一般推薦用臥式,只因該機的外圍設備如給湯機、取件機、噴淋機都與普通壓鑄機的設備相一致,有更多的選擇,并且鍛壓噸位已能開發出數千噸的規格。
9 C5 l% G9 l# w I. P6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