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7393|回復: 10

這些年輕人如何獲取現場經驗?美國硅谷也存在此問題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12-8-24 09:50:27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現在不少公司進駐科技園區甚至市區寫字樓,往往沒有自己的車間,機械件一般全部外協加工2 \4 [" Z" P% L$ r6 Q8 k4 z2 X
每年這些公司都有招收應屆畢業生補充進設計隊伍,這些年輕設計師很難得到一線加工實際經驗,致使極大影響設計質量
. K" F7 ~) q1 B# x- u+ |& \似乎美國硅谷也存在同樣的問題
' l* x' ]4 `- p$ `5 G* h" \) ]如何解決?
' [) H* N0 k' Y1 E$ s' t3 K6 U" J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表于 2012-8-24 10:00:36 | 只看該作者
大饑荒~可行不
3#
發表于 2012-8-24 10:04:08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辦公在寫字樓,但可以常去合作伙伴或供應商的車間去啊。

點評

走馬觀花體會不一樣  發表于 2012-8-24 11:15
老鷹這是老板的思維,一般的普通的員工,而且還是剛進公司的員工,整天跑外協單位,自己又不負責項目的,公司其他同事怎么辦,老板怎么看。  發表于 2012-8-24 10:09
4#
發表于 2012-8-24 10:23:07 | 只看該作者
米國是不存在我們現在的問題的,這個與我們截然不同,也就是所謂國情不同,你看那個火星車,在國內是絕不可能搞出來的,只能山寨人家的東西,這就是設計體制的限制,沒有辦法,0 ~) g* i  j4 B

8 f# k6 L# i+ [/ m3 o8 U& J米國沒有設計院,設計院是蘇俄體制,米國沒有,米國大的機械設備公司與設計所是在一切的,從來沒有分開過,設計與加工是一體化的,沒有明確的所謂‘加工工藝’,這是蘇聯的東西,最害人的東西了,但我們全盤學了,必須先否定掉這個‘加工工藝’國家才能進步,! p1 Y3 I3 R7 k8 M$ i: X. v* H
3 q3 y9 t" a2 X
米國有我們沒有的東西,比如‘工程設計’,比如‘工業設計’,我國這兩個東西剛學起步,要30年以后再看了,現在完全沒有規模,
" ]% M- O8 `; W3 ?4 B' k
0 \9 M3 `! S6 l" _4 d7 D) i( Q米國自己開工程公司的,一定是一個身經百戰的家伙,什么都知道,并且作所謂‘技術設計’直接交給制造廠,而我國有‘詳圖設計’,我國的‘詳圖設計’是在設計院完成的,必須要有從工廠過來的強人,所以難以為繼,這個很正常的,
4 X" r' B' C4 a4 A
/ }, ]) K' u- ?國人走蘇俄的機械化道路,把自己走死了,
/ B% k2 e, S- Z7 `3 M  ~; x2 O  F% H, |: ?* ~
硅谷有‘工業設計公司’,有‘工程設計公司’,有材料設計公司,都是分工的,你產品公司只要知道你玩什么,像蘋果,把思路玩對的,其它有人給你玩,可以玩到極致,關鍵的是思路,思路打敗所有對手,! k2 l& u& r1 w3 Z9 ^- H9 f
' O3 a1 u# f# I, w' i. k7 t$ V. {3 i
另外,米國有大學,大學厲害,舉世無雙,二戰時期最厲害的雷達是MIT搞的,水平之高是生產廠不能比的,% D; v; p& G# m& P1 U1 N
  \8 e2 _: Z/ n  T4 e: j
中國現在不是年輕人如何得到經驗的問題,而是用什么辦法可以使他們在板凳上坐住的問題,每年都跳槽,看什么都不屑,一輩子都不會有經驗,到50歲依然沒有任何水平

點評

美國大公司內部也是分工精準,各種人才角色齊全,每個人都能獨當一面各司其職,就像一臺精密高速的大型機器。日常工作依靠規范的作業流程很順暢,項目型的工作也因為人才完備所以隨時成立一個強悍的小團隊是不難的。  發表于 2012-8-24 14:23
98蝦云游回來了?五年后我還想看有機會喝茶沒呢  發表于 2012-8-24 13:58
或許大俠該出本書,或論壇連載日志,講講大俠眼中美國的機械行業,機械公司,機械人...  發表于 2012-8-24 13:02
說得好,中國的民營企業也是中國社會的產物,離不開中國模式。  發表于 2012-8-24 11:46
民營企業是與蘇俄沒有關系,但與米國也沒有關系,中國民營企業是找人胡亂抄圖,走的就不是世界工業化的道路,也沒有培養人的環境,這個與硅谷也沒有什么聯系,中國年輕人與硅谷年輕人兩個概念,也沒有任何關系  發表于 2012-8-24 11:26
民營企業是改開以后的產物,似乎與蘇聯什么的扯不上關系  發表于 2012-8-24 11:16
大俠一說就是點兒上!  發表于 2012-8-24 11:07
5#
發表于 2012-8-24 10:31:30 | 只看該作者
也很關注6 Q* d" b7 i5 ?) o7 r6 `
標記細細讀
6#
發表于 2012-8-24 10:46:00 | 只看該作者
2266998 發表于 2012-8-24 10:23 : j' a: d8 a- X+ s4 B; ]! f0 b$ G
米國是不存在我們現在的問題的,這個與我們截然不同,也就是所謂國情不同,你看那個火星車,在國內是絕不可 ...
0 E" C- J$ V  j- d, q# r
老師說的好?。。。。£P鍵是在一個位置靜下心來。這樣才能學到。不過生活壓力太大,年輕人總想著去追求更高的工資,更好的工作~~~以至于技術沒有太大長進~~時間被浪費。
7#
 樓主| 發表于 2012-8-24 11:20:31 | 只看該作者
美國佬是人不是神,似乎美國佬在大學一樣沒學過鈑金加工工藝,所以不少剛出來的美國技術人員設計的機箱一樣的工藝問題不少

點評

在米國,比如應聘一個結構公司,公司有一個‘產品室’,做機箱的公司有數以百計的各類機箱,副總裁隨便拿一個,問你一些基礎問題,假如一個都答不出,就不可能進這個公司,說對機箱不懂,怎么進這公司上班呢?  發表于 2012-8-24 12:10
關鍵是美國的企業、大學等等是野生的,要生存必須適應環境;中國的是人工養殖的。  發表于 2012-8-24 11:49
米國的工業是分工制的,作系統的公司絕對不可能做機箱,只有我國才什么都自己做,而作機箱的廠子一定是專業化的,不可能像我國江浙的‘作坊’一樣,他們要做就是規模的廠子,或者就不做,我做過出口機箱,了解它  發表于 2012-8-24 11:43
別說美國一類的機械專業的學生了,就是美國二類的機械專業的學生都很忙,忙得沒有時間談朋友,  發表于 2012-8-24 11:39
大蝦應該多去米國大學走走,有好處的,米國工科學院,都有一個有規模的工廠,設備門類齊備,只要想學習,條件充分,工科生許多在外面上夜校,專門學習操作技能,另外,畢業以后基本先去工廠了,怎么會不懂  發表于 2012-8-24 11:29
8#
發表于 2012-8-24 16:06:05 | 只看該作者
2266998 發表于 2012-8-24 10:23
3 ^) F0 @3 o! t6 `' O米國是不存在我們現在的問題的,這個與我們截然不同,也就是所謂國情不同,你看那個火星車,在國內是絕不可 ...
4 t' m6 X$ `: M6 F: k- }
"設計與加工是一體化的,沒有明確的所謂‘加工工藝’,這是蘇聯的東西,最害人的東西了,但我們全盤學了,必須先否定掉這個‘加工工藝’國家才能進步,"
8 ~- S7 y+ N2 Y/ _2 y' K2 J2 @7 D" n  C- }; q
998師父,看不太懂,能否舉例說明{:soso_e150:}
- ?8 k' L: F; G1 F3 u
9 s( s% m$ {/ o% `; `& x, \6 f+ x2 v2 _3 o; u# @
9#
發表于 2012-8-24 16:16:31 | 只看該作者
單車居士 發表于 2012-8-24 16:06 ' F8 A! _9 C7 c0 D! h7 ]6 v
"設計與加工是一體化的,沒有明確的所謂‘加工工藝’,這是蘇聯的東西,最害人的東西了,但我們全盤學了, ...

5 c* d7 ?, H5 j5 I: r- y國內的機械設計與制造工藝是分開的,蘇俄的體系,主要是為了防止叛逃用的,讓人只了解你自己的一點東西,大家湊在一起才可以生產一個產品,個體是不能了解全貌的,
& p: p5 j: N$ I: E9 Z& m9 v+ x+ P& P6 t* s
國內因為有設計院,大學畢業可以直接進設計院,有些家伙一輩子不懂加工,而工廠的家伙就只懂怎么加工,不懂這個東西是干嗎用的,而設計院作的‘詳圖設計’許多是驢唇不對馬嘴,受到工廠師傅的嘲笑,* B  c( q: d: s

+ D) |2 h8 Z( L, \當遇到疑難問題,設計的沒辦法,工藝的也沒有辦法,. B* w) z1 m. {$ A2 F. l* q
& w, S# j+ d7 Y8 Q6 U; b( n
米國這類制作單位是一體化的,設計做你的‘技術設計’也就是功能設計,比如用到軸套,畫出來,寫好要求,要求什么性能,不要你出詳圖,廠子給你處理,把最終采用的材料寫給你,這就是合理的,
" `9 j( A! T0 E1 M' U9 A0 e: {7 W2 \; f
當遇到疑難問題,設計與制造是一切會商解決的,比如大件,超出了加工能力,可能造一臺新設備加工這個,而在我國,工藝人員看到超出他加工能力了,就把設計退回來了,因為他已經無能為力了,他就考慮它自己的一點點事情,; D; `3 D' g2 h
10#
發表于 2012-8-25 21:29:19 | 只看該作者
每年我們這都有瑞士總部派來的實習生,直接去車間干活,和普通工人一樣。。。一兩年左右……
# N1 ~$ }$ F6 a  A" A想來美國也這樣吧。。
; s2 F3 y  p" p" z6 rCEO說了,只要愿意,我們愿意提供國外培訓機會,促進全球化交流{:soso_e104:}* i$ d/ e$ j0 b# `  G( ?
可惜輪不到俺啊{:soso_e109:}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30 11:14 , Processed in 0.072765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