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88| 10
|
這些年輕人如何獲取現場經驗?美國硅谷也存在此問題 |
| ||
| ||
點評
美國大公司內部也是分工精準,各種人才角色齊全,每個人都能獨當一面各司其職,就像一臺精密高速的大型機器。日常工作依靠規范的作業流程很順暢,項目型的工作也因為人才完備所以隨時成立一個強悍的小團隊是不難的。
98蝦云游回來了?五年后我還想看有機會喝茶沒呢
或許大俠該出本書,或論壇連載日志,講講大俠眼中美國的機械行業,機械公司,機械人...
說得好,中國的民營企業也是中國社會的產物,離不開中國模式。
民營企業是與蘇俄沒有關系,但與米國也沒有關系,中國民營企業是找人胡亂抄圖,走的就不是世界工業化的道路,也沒有培養人的環境,這個與硅谷也沒有什么聯系,中國年輕人與硅谷年輕人兩個概念,也沒有任何關系
民營企業是改開以后的產物,似乎與蘇聯什么的扯不上關系
大俠一說就是點兒上!
| ||
點評
在米國,比如應聘一個結構公司,公司有一個‘產品室’,做機箱的公司有數以百計的各類機箱,副總裁隨便拿一個,問你一些基礎問題,假如一個都答不出,就不可能進這個公司,說對機箱不懂,怎么進這公司上班呢?
關鍵是美國的企業、大學等等是野生的,要生存必須適應環境;中國的是人工養殖的。
米國的工業是分工制的,作系統的公司絕對不可能做機箱,只有我國才什么都自己做,而作機箱的廠子一定是專業化的,不可能像我國江浙的‘作坊’一樣,他們要做就是規模的廠子,或者就不做,我做過出口機箱,了解它
別說美國一類的機械專業的學生了,就是美國二類的機械專業的學生都很忙,忙得沒有時間談朋友,
大蝦應該多去米國大學走走,有好處的,米國工科學院,都有一個有規模的工廠,設備門類齊備,只要想學習,條件充分,工科生許多在外面上夜校,專門學習操作技能,另外,畢業以后基本先去工廠了,怎么會不懂
| ||
| ||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29 18:47 , Processed in 0.071597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