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有這種情況
5 C+ a* x: s+ \. D- t+ W' m按正常講,維修是個利潤增長點,但由于國產設備本來穩定性不好,在保內都還常出問題呢.因此就收費的問題上一直不大有底氣.換句話說,維修是個賠錢的活,誰愿意干那.' s7 \ V* I4 ], T
再著,有些零件的購買和制造是有周期的,這廠家也是沒辦法,同時,首先滿足廠家正常生產需要是第一位的.因此,維修需要等就再正常不過了,最要命的是答應你一個月,等上3個月都是有可能的.& a9 w1 ?8 H7 A9 z# f
另外,維修人員的緊缺也是個原因,忙不過來是一方面.還有出差成本的考慮也是必須的,總不能收你1千,然后立馬從齊齊哈爾派人員去云南吧,車費都不夠.通常會就近派,假如就近沒有,就能拖就拖.
# h8 y: x# u" g/ j7 b T) A再看反例:) K6 m) H. u: }- v8 }' b1 F s
歐洲某公司,保內的壞了,要分責任在那方來決定是收費還是免費.保外的,人工收費是按小時計費,工作時間段440塊,加班,節假日翻倍.而且即使翻倍,廠家也有權利拒絕.非工作時間段400塊.機票要客戶掏的,住宿標準是400塊,也是客戶掏.注意,這還是公司在中國的維修人員的標準.至于零件,貨期比較穩定,說一周到肯定不會等8天,超過了,可索賠.
$ Q G7 N$ H: V3 A/ L: m$ C, ]再說一個事,某單位購買了臺設備,廠家來調試,到現場一看,扭頭就走.客戶有點懵了,問啥情況啊.廠家答復,按技術協議規定,設備要恒溫環境.然后請他們仔細看協議的內容,那可都是雙方簽了字的啊.于是建了個恒溫間,又叫廠家來.來了,問,休息室呢?廠家說沒有.又扭頭走.客戶再看協議,里面確實有啊.雖然一百個不理解,不情愿,還是照做.沒辦法啊.
$ V, \; o4 L+ X6 p8 B! Z總歸還是說,差不是差在某一方面,是都差.這么搞下去,無論是對設備廠還是客戶都沒好處.廠家有廠家的問題,客戶同樣有客戶的問題.但國內不是講和諧嘛,互相溝通理解就維系著這種怪狀.至于怎么溝通的,那就不多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