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18308|回復: 36

一位工程師自白,不知是真是假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06-12-29 12:46:12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工程師=掃地的×2。
  這個等號劃起來比較沉重。
  常來逛網的兄弟姐妹多半是比老夫小的年輕人,按說老夫不該寫這篇文章,老夫也本不想寫這篇文章來掃興,但老夫最終還是寫了這篇文章,為什么?郁悶吶,不吐不快呀,前車之鑒呀。
  文章這東西是表達思想的,是會對看文章的人產生影響的,有時甚至會對人的一生都產生影響。
  老夫于1987年7月19日畢業于華東理工大學,在本公司工作已經19年了,早已經是生產中獨擋一面的骨干力量,這是不爭的事實,用不著假惺惺地謙虛。
  本公司屬于典型的制造業,連續大批量生產,在同行業曾經赫赫有名,原先是國營企業,現在“改制”了。
  我所在的車間成立于1991年秋,我是當初的七名元老之一,一直負責全面的技術工作至今。在本行業開展這項業務的我們在全國不是最早的也差不多,我們的產品占了全國同行業的大半壁江山,最多時曾達到過八成。我可以說許多人甚至大多數人都見過或用過我們車間的產品,這是老夫至今仍引以自豪的。
  在車間里工作,尤其是連續生產的車間,哪個環節出了問題都不行,機器一停流水線上半成品馬上就會堆積如山。修機器,換品種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每個二十四小時里隨時可能發生。大周末、節假日、黃金周、休閑、旅游……,那都是別人的事,與我無關,老夫九年沒休探親假了,車間忙啊。
  老夫1992年成家,先租房住,房子里面僅能放下一張雙人床和一臺電視。1993年到1999年住“對面房”。可能有人不知道什么是“對面房”,“對面房”就是一套房子給兩戶人家住,那真是放個屁都能聽見,可想而知是多么別扭,沒辦法呀。屬于我們的那間房子面積10.3平方米,在陽臺上做飯。這種情況兩家打打鬧鬧不可開交的有的是,打到公司打到工會的不少見。不過我們兩家鄰居都很自覺,相處得很好,臨分別時還真有些難舍難分呢,這在住“對面房”的當中也可以堪稱楷模吧!老夫又不謙虛了。
  1998年底,公司要解決一些住房,這可不是分房啊,得自己掏42000元啊,區區四萬來塊錢,有錢人直接從口袋里就掏出來了,可老夫硬是從老爸老媽那里刮了30000才把這事辦了。老夫的老媽沒工作,老爸是教師,他的工資是以前全家的全部生活來源,供我和弟弟讀完了大學。那時的教師可不是現在的教師,區區幾百元的工資曾經有一次半年沒發下來,可想而知這30000元是怎樣攢下來的!
  房子是毛坯房,還得裝修呢,否則沒法住。沒有錢,只好能自己干的事盡量自己干,沒有時間,只能下班抽空,裝修過家的人尤其是錢不寬裕的人都知道是什么滋味,我的房子裝修終于成了“跨世紀工程”。
  或許有人會有疑問:你怎么那么窮?莫非你吃喝嫖賭抽占全了?
  不瞞您說,老夫這五毒一樣也不沾,不抽煙、不喝酒、不打撲克、不穿衣裳(不是光腚呀,是指從不打扮,衣服能遮體能保溫就行了,由此曾得過“老八路”這個光榮外號。1992年7月5日找對象“看人”時穿的還是1983年上大學臨走時老媽給買的那件好像是尼龍的“港衫”呢!還別說,人家硬是傻乎乎的跟了我了!并且夫妻感情甚篤,嘻嘻)。
  老夫在上海上了四年學,這期間沒在校外下過一次飯館,沒在校外看過一場電影,只穿了一雙上海步云牌運動鞋,只穿了一雙涼鞋,您完全可以不信,但我發誓沒說瞎話,我也沒必要在這里說瞎話,對吧?對什么發誓都行。那雙涼鞋是泡沫底的,剛買時鞋底有4厘米厚(老夫當時還真是看中了這點,嘻嘻!),離校時最薄處腳尖部位是4毫米,真不舍得扔啊。
  老夫起碼在本公司應當算是多少有點資歷,收入應該是可觀的,令人羨慕的。告訴您吧,老夫工資去年“改制”后大漲了一下,現在每月工資是16380毛,偶爾有點獎金能拿到20000毛,就這些了,去年過年公司還給了10000毛的壓腰錢。這還是因為老夫去年官拜了車間副主任才給了這么個數,如果只是個工程師,哼哼。
  可能有的兄弟姐妹又要問了:“大漲”是漲了多少?我還可以告訴您,漲了將近一倍!也就是說老夫這樣一個堂堂的重點大學畢業生,十多年的工程師,拿的是三位數的工資!(注:以人民幣元做單位)剛參加工作時每月50元,兩位數的工資也拿了好幾年。現在以元為單位的話,好歹也拿到四位數了。
  公司里拉車的臨時工和清潔工每月工資可達七、八百元,同樣是拿工資的不是當官的員工,開車上班的,沒有一個是在車間里干的。
  老夫開竅晚,比一般人能大約晚十年,老夫年屆不惑才想明白:工程師是什么?工程師是給商人打工的,工程師在中國雖然不再被稱為“臭老九”,但仍然只是個臭干活的,注意是“臭”干活的!是能者多勞、干一輩子窮一輩子的人!是忙忙碌碌一輩子混好了只能得個溫飽的人!是宴席散后從不敢說‘這單我買了’的人!也許老夫是個坐在井底下的蛤蟆,但我周圍的工程師有一個算一個,都是這個德行!跟宣傳的不一樣!老夫比他們還是不錯的呢!
  士別三日,刮目相看。當初一起讀書的同學們現在干什么的都有,百萬富翁、千萬富翁早已不乏其人。2002年10月26日是母校的50周年大慶,在上海的老班長組織同學聚會,同學們打了無數遍電話叫我去,我實在是動心了,我實在是想念他們啊,有無數次在夢里又回到了母校,能不想見他們嗎?但是,最后我還是沒去,為什么?同學們很多都是開著車去的呀,而我呢?當時連手機還從來沒摸過呢!相形見絀,自慚形穢,丟人現眼,去干什么?!
  中國的制造業比以前總還是有所進步的,但同發達國家相比根本不在一個層次上,做不出高級的東西來,您可不要跟我說什么神五神六的,那的確是高科技,不簡單,但你能說那不是貢品嗎?零件造了一萬個,挑出一個合格的來用。批量生產試一試!看看能上天還能再下來的能占多大比例?“集中力量辦大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就體現在這里。
  “窮則思變”,這是真理。中國為什么造不出高級的東西來?到工廠里呆一段時間就知道了,試想一下,工廠里的產品是誰制造出來的?除了工程師和技術工人還能有誰?難道是老板做出來的?難道是管理人員做出來的?如果工程師一個個窮困潦倒,產業工人一個個朝不保夕,都在“思變”,人心浮燥,誰會一心一意地把全部精力用在工作上?工廠會是什么樣?能生產出什么高級產品來?
  不幸的是,這是普遍現象。
  老板們的心態是:能少給你一分我就少給你一分,少給你一分我就多剩一分,要是能光干活不要錢才好呢!最好是能拿錢來買活干!什么什么?您聽錯了?您沒聽錯!您沒聽說過?比老夫還井底之蛙!
  這就完全可以理解有人統計過我國的民營企業一般壽命只有六年左右的原因了。
  所以,老夫在這里要恬不知恥地以過來人的身份告誡一下年輕的工程師或即將成為工程師的兄弟姐妹們:如果不是愿意安于清貧的話,如果沒有把握當上高層的話,打死不要進工廠,進了工廠打死不要下車間,如果不幸下了車間,老夫再送你兩個字:倒霉!
  工程師不乏有拿到高薪的,但我說是鳳毛麟角恐不為過吧?在工廠里但凡是個小頭頭就比工程師拿的多,老夫就是個典型,老夫現在拿如此“高薪”是因為當了個小頭頭,不是因為老夫是老板多次當面稱的“技術大拿”。
  中國自古以來知識和技術就不值錢,現在仍然如此,現在直嚷嚷重視知識重視技術重視人才,也只不過口頭上瞎嚷嚷嚷嚷,真正拿錢來體現價值的時候就完了,想掙錢還是得想方設法當官,要是能成為國家的公務員,當上人民的公仆就更好了!“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啊!
  現在雖然不再是‘知識越多越反動’的年代了,但的確是‘知識越多越吃虧’的年代!
  因為收入與能力和貢獻嚴重地不成比例。能力與貢獻大的人比小的人收入在絕對數上能稍微多那么一點點,看上去你比他工資的確高呀,但是不成比例。像老夫這樣資歷的工程師工資相當于兩個拉車的臨時工或清潔工,成比例嗎?在任何一個企業里,一個工程師的貢獻僅僅相當于兩個拉車的或掃地的工人嗎?老夫如果是個拉車的臨時工或清潔工,給我那么多工資不會有那么多牢騷。有人說你怎么老是拿拉車的和掃地的說事呢?老夫并非看不起拉車的和掃地的,車必須有人拉,地必須有人掃,拉車和掃地也是工作,拉車的和掃地的也是在憑自己的勞動吃飯,也是光榮的勞動者,老夫拿這兩個工種說事是因為在所有的企業里,拉車的和掃地的都是最簡單的勞動,都是拿最低檔的工資,這種活兒是只要四肢齊全,頭腦傻得不是很厲害,是個人就能干的活兒。這種活兒的復雜程度僅是工程師的一半嗎?
  我要告誡老板們一句話:當你拼命地壓低工資時,你也同時在壓低你的利潤,也同時在縮短你企業的壽命!當然我說也是白說,當老板的一般是看不到老夫的文章的。
  那位兄弟說了,新聞里不是聽到過某企業工程師或技術工人工資比老總還高嗎?老夫要問一下:什么是新聞?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對不?這事為什么能成為新聞?稀,而且少,且不說有多大的炒作成份在里面!
  在中國社會里技術不值錢,工程師不值錢,沒多大價值,或者嚴格地說是實現不了價值。
  什么?價值不能用金錢來衡量?都什么時候了還用這個來忽悠人?站著說話不腰疼,這句話的價值跟屁差不多,不用金錢來衡量用什么來衡量?老夫都懶得抬這個杠!
  工程師的收入真的趕不上個要飯的!
  看看社會上,六十年代參加工作的工齡四十多年老老實實、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地干了一輩子的老工程師、高級工程師,每月拿五、六百元退休金艱難度日晚景凄慘的有多少!而同等資歷的在機關、事業單位的退休人員則是每月幾千元的退休金,高工老了連掃地的都不如!
  這幸虧是喊了這么多年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提高知識分子待遇才尊重成這樣,才提高到這程度,否則工程師們老了恐怕只有流落街頭、沿街乞討的下場了!多么可悲呀!!!
  老夫在此又要告誡一下想成為工程師的兄弟姐妹們:一個工程師等于兩個掃地的。當工程師僅能糊口而已!餓不著就不錯了!想讓老爸老媽老婆孩子日子過得不那么緊巴在親戚朋友當中在社會上活得有面子得想別的辦法,否則將來孩子讀書恐怕都供不起呀!沒啥出息,前車之鑒,三思啊!
  悲哀呀,實在是悲哀!這不僅是工程師的悲哀,更是國家的悲哀!沒有穩定的工程師隊伍,何談發達的制造業?沒有發達的制造業,何談國家的崛起?基礎在哪里?還什么科技強國,做夢么?
  工程師,在老夫心目里曾經是個神圣的字眼,它也確實應該是個神圣的字眼,應該是個令人向往、令人羨慕的職業,然而,當了這么多年的工程師后,老夫的心啊,“那是拔涼拔涼的啊!”
  老夫現在要說:工程師,算個屁!!!

' x) \: |8 D4 h) V' A' P& }

 

: e0 W8 u4 O" V! u' q% a. |

一位工程師自白不知是真是假?不過這樣經歷我也有過。是因為從技術人員不夠圓滑還是清高,不會溝通?還是。。。。。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表于 2006-12-29 13:30:28 | 只看該作者

Re: 一位工程師自白,不知是真是假

這個老工程師應該反思一下自己,很多工程師致富了,發達了,而你卻沒有。這是為什么?不能把自己的失敗歸結為環境,那是不合理的,甚至是很可笑的。環境當然是可以批評的,但更主要是檢查一下自己和別人的差距。
3#
發表于 2006-12-29 14:08:45 | 只看該作者

Re: 一位工程師自白,不知是真是假

應該是真實并可信的。那個年代過來的人,多多少少都經歷過同樣的事情。只是社會在變啊,九十年代以前這樣的抱怨還有得聽,體制不夠活,后顧之憂多。現在這樣的社會這樣的報怨真的要怨自已沒有良好的選擇能力了,人真的要善于選擇自已的路,愿意節衣縮食做技術還是腦満腸肥作暴發戶,除了家人沒有人來限制你,完全可以依照個人設想來進行,只會一心一意做技術的人確實需要一個好老板來改善你的困境,選擇不好要么換,要么就只有受了。

點評

我想遇到這樣的師傅,向他們學習,完成他們做到到事情。拿到高工資。不信工程師賺不到錢  發表于 2010-12-30 16:16
4#
發表于 2006-12-29 14:21:39 | 只看該作者

Re: 一位工程師自白,不知是真是假

開口一個老夫,閉口一個老夫,笑死我了,哎,你的人生態度算豁達了,比我高呀!
5#
發表于 2006-12-29 14:31:54 | 只看該作者

Re: 一位工程師自白,不知是真是假

是那個時代的人,說的東西也都對地上,只是可惜了。
6#
發表于 2006-12-29 14:44:47 | 只看該作者

Re: 一位工程師自白,不知是真是假

可以理解樓主的心情。也同意三樓的說法。* z3 u7 J# ?0 u8 c9 \! m3 w8 ]$ P
目前的社會,最重要的還是自我的定位和選擇。人的目的和欲望各不相同,現實環境就是這樣,4 [$ ]2 |2 s* R
一時間很難去改變,那最可行的就是改變自已的想法了。
7#
發表于 2006-12-29 15:18:39 | 只看該作者

Re: 一位工程師自白,不知是真是假

我們也改制了( }8 y; i. G, ]+ \3 f
很多人走了
- Y; q& m$ i, I- T可很多人沒走
" }4 S$ F' I; L, z9 p等的是年終獎,新工資制度。
# Q1 y8 Y  r: D/ J給鬼子打工不給錢就閃
8#
發表于 2007-1-1 20:25:14 | 只看該作者

Re: 一位工程師自白,不知是真是假

絕對可信。
, C7 {; A7 F$ A4 [0 T6 X; m我今天發了一篇文章就是寫的我自己。感覺相同。
) X& S9 T! X. z# f輕視知識、技術不僅是黨內的傳統(毛在《紀念白求恩》 中就說過),同時也形成了社會共識,直接影響到老板認識問題的心態。所以重視知識技術,看來還要再過一代人。
9#
發表于 2007-1-1 22:21:33 | 只看該作者

Re: 一位工程師自白,不知是真是假

相信呀,在工廠里車間的就是“下層”
10#
發表于 2007-1-1 23:11:29 | 只看該作者

Re: 一位工程師自白,不知是真是假

   不管怎么樣,有技術在身,還是要踏實些,
: g" [' O8 v, @; [9 r) W' \  當然要看你的成果轉化率了,! `; X1 j: T4 X% f! h/ d
   以前轉化的MONEY可能比較少,人才沒有適銷對路。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6 23:27 , Processed in 0.092527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