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體稱專家官員普遍贊成延遲退休 多數工人反對- 5 x" k, J) m: l9 h+ U7 f
! d/ i5 _* [) C4 P- F' q. @6 D; I5 x% i; i) t( v" j
/ Q! p& h; E& g+ g* y
' @' l; P, s% W4 H+ ]
近日,商報連續推出關于退休年齡的報道,讀者反響強烈。
8 e# ^ T! ]/ Q6 G! @5 b/ J. a 其中,最牽動人們神經的就是“延遲”二字。6 S4 H6 M \4 j- O4 u: t/ V6 _1 m
一定得延遲嗎?還有沒有其他的路子?如果真的必須延遲,又要注意些什么呢?
, Z' U8 `& G; [* ? 延遲退休
% l% Y+ e" }8 O5 R, \% z4 I% k/ J 專家認為這是必然趨勢! A- h0 z5 t- O- j O( d. Q3 E
延遲退休年齡,是一個敏感話題。
w* F$ e8 p; l: c1 Q7 ` 進入新世紀以來,國家有關部門已多次放出退休年齡延遲口風,每次都引起軒然大波,引發國民討論。! u' G9 e" ^+ n: }
贊成者與反對者皆有,但反對的永遠占絕大多數。
5 D& g# I1 p' e; S2 R; q5 u 反對聲如此強烈,為何還要討論?
: `6 x" W8 L# K, L 河南商報記者采訪中發現,不管民眾怎么反對,受訪專家以及政府官員都認為這是一個必然趨勢。
Q, b. [* |3 _% _) J 當然,這個“必然”背后,也有兩個不同的理由。; G7 v- @/ A6 |+ j
理由1
a6 k% F! l- n, w, V) t# S 養老金支付壓力論
2 |5 ~% E2 `. {& j; j/ U/ @- b 討論最初是由國家養老金面臨巨大缺口,出現支付壓力引起的。代表者是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
/ x& l/ Y2 Q# Q) K 他接受商報記者采訪時說,目前我國的法定退休年齡,導致退休人口比重加大,威脅到養老金制度長期的財務可持續性和支付能力。
$ A* g) R: j+ ]9 m 他甚至稱,由于退休人數增多,長期來看,目前的養老制度是絕對不可持續的。“一切參數假定都不變,我們的制度將在若干年后陷入財務風險,影響退休人老年生活。”+ o& @9 J2 i/ c Q# E
作為學者,他必須指出問題并呼吁改善。怎么改善?延遲退休年齡成了他的唯一選擇。
3 E) r9 y$ h& n& X3 m6 j. { 鄭秉文解釋,在現收現付的養老金制度里(中國的統賬結合因為個人賬戶基本都是空賬,可以看做現收現付),有三個參數是最重要的:替代率、繳費率和退休年齡。
5 a1 n, g% l$ ]2 T- t 替代率是勞動者退休時養老金領取水平與退休前工資收入水平之間的比率。替代率越低,養老金支付壓力越小。鄭秉文說,目前養老金制度中的替代率已經比制度設計時低了許多,不能再降低,政府正在想法提高。 B; u& r s7 m5 c) H
上調繳費率是一個辦法,國外一些國家曾用此辦法解決養老難題,但這不適用于中國。中國職工的繳費率為8%,高于絕大部分發達國家的繳費率;單位的繳費率是20%,與發達國家相比也是名列前茅,這兩個提高都不容易。
4 ]: F! n, T1 W: q9 N1 q* Y2 K “剩下的只有退休年齡了。”他說,“經過比較后發現,在中國人預期壽命增加后,只有這個參數是有調整空間的。”4 H9 _. N' k5 A2 W2 y/ Z3 l: F
理由2
0 ^( M$ I5 c/ m6 m, } 老齡化社會養老壓力論
( w7 i0 J8 _' } Y" Q# z 在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樊明看來,錢,并不是國家養老金制度改革的主要問題,缺錢可以通過國企紅利來彌補,老齡化社會的到來才是根源所在。我國退休制度制定時人均壽命40多歲,考慮到社會生活水平提高,壽命會延長,當時政策制定者很有信心地把退休年齡定到50歲和60歲。+ R& A# C7 C% u1 x M. y m4 w; x- Z
而現在,我國人均預期壽命為72歲。& Y. S& ^5 F2 j+ i( A/ f
“中國未富先老,新世紀以來,已進入老齡化社會,并將長期處于老齡化。”他說,帶來的一個嚴重問題就是社會養老負擔不斷加重。
9 R& M ?- G; Q/ ^ o5 z3 n8 G 樊明說,這意味著國家要花更多的錢來養老年人。而目前的法定退休年齡又加重了中國的養老負擔。因為退休年齡低,退休人口的比重就大,需要支付的養老金就越多。
3 i% M% _# v8 r$ s( U, Q' n 如果不及時延遲退休年齡,降低退休者和沒有退休者之間的比例,中國的養老將面臨日益嚴重的問題,會出現一個工作者養活一個或多個退休者的現象,社會競爭力減弱。
# s4 r4 H; w- w! s 而延遲退休可以使大量有勞動能力的人繼續工作,減少資源浪費,減輕社會養老負擔。
- y7 O3 v0 { C1 K g 河南省人社廳社保處一負責人也告訴河南商報記者,社會上關于“退休年齡延遲是因為養老金面臨缺口”的說法是不正確的,真正原因是人均壽命的延長,我國的退休年齡不能再停留在幾十年前的人均壽命基礎上了。! c+ k7 V1 p+ c4 D7 f5 _! O
“有人說,我國養老金的個人賬戶虧空嚴重。”他說,“這是次要的,只要國家在,個人賬戶上的錢都能支付得起。”
# q9 q( ^) T8 n' G4 e# W1 `- o+ ? 兩難選擇8 L2 _9 F0 G6 n v) Z
不延遲有壓力,延遲老百姓不同意
/ N4 _, `3 z8 e4 _3 o 老齡化、就業壓力、養老金缺口,在眾多中國經濟關鍵詞困擾下,延遲退休年齡時隱時現。
7 _4 [- f5 h# `" \1 `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會保障研究中心教授鄭功成也公開表示,中國人均預期壽命延長,才導致延遲退休年齡成了一個必然趨勢,“人的受教育年限、工作年限、養老年限要進行合理的調整。”) e# n& z9 @2 s, u
反之,如果人均預期壽命不延長,無論國家養老金處于什么狀況,他都不贊成延遲退休年齡。# C; b/ {; Q' k" l! C
這和樊明的出發點一致,可民眾怎么還不理解呢?6 g2 A8 _6 I: F; ~( i0 W# l5 o K
樊明說,這與中國養老的雙軌制有關。河南商報受訪對象中,市民階層對現行制度的確表現出強烈不滿。! U& H! n3 M7 s) `; @9 A
鄭秉文稱,這是國家養老金制度碎片化的結果,國家對此要有心理準備。- m1 e0 C2 }! M, ~& Q
他將這里面的爭論歸結為“私人部門”和“公共部門”(包括知識分子)的爭論。反對延遲的多是“私人部門”如工廠員工,贊成延遲的多是黨政部門、事業單位或者知識分子,他們待遇好,工作出力少。
9 Z0 L' M- V& _ “事業單位、公務員待遇本來就好,如果又要延遲退休,會被認為‘公共部門’在制定一個利己政策。”鄭秉文說,“可事業單位、黨政部門不改革或者改革在后,延遲‘私人部門’退休年齡在前,外界同樣會反對。大家會說你坐在辦公室里不提高退休年齡,卻讓‘私人部門’的體力勞動者去提高。”' d5 D" ~4 ] c( ^' G
因此,在不統一、碎片化養老制度下,國家無論怎么做,采取什么延遲退休策略,都會遭到社會輿論的指責。
r' l4 P* p: J/ X; C 讓外界心存疑慮的還有延遲退休年齡會導致就業壓力增大,“該退休的不退休,擠占了年輕人的崗位。”2 |! S2 X% h' E$ M. W
展望未來
" z% ?$ Y" ?2 ^( {2 A" T i- y, v 合理的退休制度距離我們遠嗎+ g) U/ p* O) y7 l6 `6 d
不管反對聲多大,國家復雜因素促使下的退休年齡延遲還是擺上了有關部門案頭。8 B' [6 b* B/ b2 `- l
如果說這是必然的結果,那么,在必然道路上怎么減輕普通人的痛楚?3 ?+ |' c: w! P, C# G
樊明說,研究數據表明,延遲退休年齡不會明顯增加就業壓力。
6 X) R: `, b1 r) Z 鄭秉文說,一則需要國家加大宣傳力度,讓大家知道為什么要延遲,另外就是要繼續推進制度改革,讓延遲退休的人得到實惠,覺得公平。
" _- U1 T& h* q7 Q0 X( F& K 在四年前國家下文件推進事業單位養老金制度改革試點之后,千呼萬喚中,本月初,深圳公務員開始全國率先個人繳納養老保險金。* Y/ G1 [8 n/ n7 o% H! r
這被眾多專家看做破解“養老金雙軌制”的又一探索。
8 Z- R( ]) }8 h/ Z. |% N 不過,針對退休年齡延遲的方法,各界意見還沒統一。
% [2 m/ u2 w# ]: {: T) y7 p 國家人社部解釋,人社部關于延遲退休的研究重點,主要在階梯式退休方面。所謂階梯式退休,是指根據勞動者所從事的職業、工作性質和個人對工作的意愿不同,設定不同的退休年齡標準,但近期不會推行。3 m( k4 ^/ S$ w. S0 {
樊明說,對國家來說,要延遲退休年齡,最好實行這種彈性制度,各行業采取不同標準,不搞“一刀切”。
1 r4 N! V& z; E8 x6 ^. d" C' K) j3 y 但鄭秉文認為,基于國家養老金面臨的問題,在法定退休年齡這么低的情況下,最佳方案不是彈性退休,而是提高法定退休年齡。& `6 d! H8 D8 n
“因為彈性退休結果將使一部分受益者再受益,最后這項制度會成為全社會口誅筆伐的一個軟肋。”+ A& x) s3 Q& ~1 O: x
樊明也提醒,延遲退休年齡,應按照要贍養的退休人員規模,采取緩慢、漸進的方式,一年把退休年齡延長一點,讓民眾能夠慢慢適應,從而把贍養者和被贍養者的比例控制在一個合理水平。2 `( ]6 d5 x& x: V. ]0 |
2 P: \' h( U9 \4 g/ C* X& M: D0 |(責任編輯:王健)
7 y, }" C+ |/ n' W- ^2 h1 I$ n
" u: D. O! \8 x7 I'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