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政府把科技和工程教育放在關系到國家安全的重要戰略地位。據統計,2000年在全美科學和工程職業領域中,38%擁有博士學位的人出生于國外。2009年,工程專業的外籍博士生也占了半壁江山,達到53.5%。美國人擔心自己的科學與工程教育成為外國人的天下,政府開始從國家安全的戰略角度重新思考和審視工程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因此開始調整人才政策,將實施多年的依靠外國科技人才的政策,轉為培養和依靠本國人才與繼續吸引外國科技人才并舉。而且,也開始在學科專業領域對外國留學生和專家赴美有所限制。1 m9 q! [! v8 R- M, x0 b
) g3 V% m6 ^: P5 U% ~0 w
第二,將工程及工程教育納入到國家科學基金會的范疇。1980年前后,美國國會通過修正案,把“工程”加人國家科學基金會的使命中來,并提出了科學與工程并重,使美國在科學、數學和工程等領域都處于領先地位。此后,國家科學基金會也開始關注工程教育,設立了基金支持實時工程研究中心的改革。在基金會的推動下,大學與企業密切合作,建立了許多工程研究中心,并要求學生參加研究中心的工作。學生一邊學習工程專業基礎課,一邊進行工程實際操作,這使得學生們的工程實踐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畢業后能快速適應實際工作,提高了工程專業畢業生的質量。
! g6 y7 [2 b+ b% R
* O' x8 @" A/ F第三,大力推進職業技術教育。2005年,美國政府啟動了一項新項目“初級技術教育計劃”,撥款10億元對社區學院等提供職業教育的學校進行改革,為青年學生提供重要的工程技術職業培訓和學術準備。: P# T6 {, J3 h4 Q- M" ^+ G% v
0 n6 t9 s0 v5 F! N5 J" H 信息技術革命和經濟全球化加劇了世界各國對人才的競爭,各國政府都相繼出臺了各種政策以吸引人才,其中移民政策為美國吸引國外的優秀工程人才發揮了重要作用。美國政府從上世紀30年代開始就推出了向技術移民傾斜的優惠政策,放寬了對各國優秀人才的移民限制。1990年,布什政府又頒布新的《移民法案》,重點向投資移民和技術移民傾斜,鼓勵各類專業人才移居美國。2000年,美國參議院又通過新法案,增加了“外國人技術人才”名額。新法案將現行的該名額上限由每年6.5萬人提高到19.5萬人。2006年5月,國會參議院通過了一項移民法案,其中重要條款包括增加11.5萬個H-1B臨時工作簽證,并增加29萬個名額。同時,決定給所有在美國大學接受碩士學位以上的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教育的外籍學生免除臨時工作簽證和綠卡配額的限制,只要這些外國學生畢業后愿意留在美國,可以讓他們迅速獲得美國公民資格。
1 V( x$ I& B& x1 b$ P& u |3 G; u, r" k1 s, k S
這些對技術移民所實行的優惠政策,大大地增加了美國的外籍工程師數量,為美國節省了大量的培養費用的同時,也為美國本土工程師進行國際交流提供了更好的平臺,促進了本國工程技術的進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