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產品空間上看,A并不好,像你說的,一旦產品下馬你就被駕空,其實產品穩定了你還是會被卸磨殺驢邊緣化,我就經常干這事.$ c* Z+ ^! T$ D! g
; ~( C$ N- P$ p 對于B,汽車零部件現在都是靠走量賺錢,一個給二線車企(量還真不算大)供貨的制造企業把工廠開在上海這種高成本的地方,我想不出這是出于什么考慮. Z; c/ B' ~3 I/ B1 z
而且B的零部件單件成本和利潤率是多少,你心里有沒有數? 目前比較賺錢的零部件,如電控系統里的ECU,控制系統變速箱,轉向系統里的轉向結,剎車系統里的剎車鉗,或者發動機的5大件,如果你們企業是做這些的,利潤空間還是不錯的,如果是一些誰都能做的小部件,純靠關系網打價格戰,省省吧,你總可以碰到比你們關系更硬價格更低的.
; O# k/ O! O- ?, K& { 如果你以后想走管理路線,B可以成為一個跳板.
8 w6 E8 I& _2 @" X3 z) O* q1 x 這個行業還可以紅火幾年,國內汽車市場實際是由國外企業間接操縱,如果你是莊家或者炒作游資,你會放真消息給跟風的散戶么?
: I3 @3 F/ f, u8 K# s" c! ^8 @2 _5 @& N2 N/ N5 M6 F/ A
C的話在國內基本只有2條發展路線,1)應用類,包括應用,維護,本土化降成本之類;2)市場類,銷售(含售前),渠道(含采購).你想像上面兩個那樣走開發路線,機會比較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