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3588|回復: 7

新技術利用病毒發電,日常小動作均可發電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12-6-20 22:20:46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新技術利用病毒發電
% h8 X! C0 T4 O7 a3 m作者:熔桓 發稿時間:2012-05-15 09:06:29 點擊:2627% Q, W) R* _# }' h: |
把電場施加到M13病毒薄膜上,螺旋蛋白質涂在病毒表面,會扭曲和轉向,這就說明壓電效應在起作用。
' \# k; t1 W5 c  D; N0 r% V8 _ 8 ]; w8 b& \9 k% [5 r

* e) b* ], H0 F$ o# x  e想象一下,一邊走路一邊給您的手機充電,這是因為有了紙薄的發電器,而且可以嵌入鞋內鞋底中。這一未來化的情景現在正在進一步走近現實。美國能源部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的科學家們已開發出一種技術,發電時,可以利用無害的病毒,把機械能轉換成電能。1 [' m0 j! C: q2 L

8 g5 I+ B8 j" G1 S5 U4 X8 v
1 |) \3 e. V5 h+ R$ o壓電材料M13噬菌體的結構4 [8 T7 Y) g+ [2 s: E/ B
來源:伯克利實驗室; J1 L) s. m4 }6 p5 o5 b
科學家測試了他們的技術,他們創造了一個發電機,可以產生足夠的電流,操作小型液晶顯示器。這個發電機運行時,需要用手指拍打一個郵票大小的電極,電極上涂有特別設計的病毒。這些病毒可以把拍打的力量轉換成電荷。! N) h1 j  F4 v5 M6 ~

, _) _0 ^0 M, `9 D他們的發電機第一次在發電時采用了生物材料的壓電性能。壓電就是在固體中積累電荷,以響應機械應力。6 M" m/ t" `/ w
$ r- D. N, D, V8 m2 C9 Q  n
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會帶來一些微型裝置,可利用振動電能,這些振動都屬于日常活動,如關門或爬樓梯。
% c7 i7 }3 z% O4 C& u) ^. k: \0 m/ Q$ M$ r% R" v+ {5 u% V% Q
這也指出了一條簡單的途徑,可以制作微電子器件。這是因為這些病毒會自發排列成有序的薄膜,使發電機可以運行。自組裝是很受追捧的目標,因為這是在挑剔的納米技術世界。
0 b. b' d3 d( H- g8 [+ C7 Q7 h5 l* y% l. b  y; {  `9 j+ |5 \
科學家們介紹了他們的研究,5月13日提前在網上發表,就在《自然•納米技術》雜志上,題為《基于病毒的壓電能量生成》(Virus-based piezoelectric energy generation)。% B( h! _  j% u* O
" X$ f! F# o/ k- ]2 ?3 M

2 [' d' G5 D3 M) ^. H9 L* t
4 k- \) `  d. R( F& X; n+ @. _單層噬菌體薄膜的壓電屬性。來源: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 K; L! c8 k# A$ `* n- x5 d+ l& r1 J
) {) a0 l4 s3 f# b9 I+ q
% K$ f3 [, J; ]" d( Z
- G& J+ d, ]  P8 u& I4 M
“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但是,我們的研究很有前途,這是邁出了第一步,可開發個人發電機、驅動器,用于納米器件以及其他設備,采用的是病毒電子裝置。”李承旭(Seung-Wuk Lee)說,他是伯克利實驗室院物理生物科學部的科學家,也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生物工程學副教授。2 P7 R% {6 y. T, A6 F. A4 Z

: Q! \0 Z8 u' L% D8 I9 [8 T他進行這項研究的小組中,有拉馬姆提•拉梅什(Ramamoorthy Ramesh),他是伯克利實驗室材料科學部的科學家,也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材料科學、工程教授和物理學教授;還有伯克利實驗室物理生物科學部的李秉楊(Byung Yang Lee)。
& f. u3 u+ x1 ^/ }5 H0 f4 N( a' N; c( ?! Y+ d# R% o+ L5 p

9 e, q/ w. A: O; |2 {
$ f6 x* F  r2 k多層4E噬菌體薄膜的壓電屬性。來源: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 [# x' s* ^  K& D' ^  z* v- ]

# H0 `& K9 K* `% T% @ 7 f& k9 N. {; y  g
6 z7 u  R8 j1 O& L
壓電效應是1880年發現的,至今已見于水晶,陶瓷,骨骼,蛋白質和DNA。這一效應也已投入使用。電動打火機和掃描探針顯微鏡(scanning probe microscopes)要運行就不能沒有它,這只是舉幾例應用。9 y+ h0 p6 j9 \1 a1 z

- h4 u. ~  ~  v. |9 l9 O/ A但是,有些材料可用于制備壓電器件,只是有毒,而且非常難以操作,這就限制了這種技術的廣泛使用。8 R( F4 P* h' m7 w# R3 ]) |
4 P3 d: X( K2 t" t8 O4 q$ f7 x
李承旭和他的同事們想知道,病毒研究實驗室在全世界都有,是否可提供一種更好的辦法。 M13噬菌體(M13 bacteriophage)只攻擊細菌,對人體無害。因為是病毒,所以,它在幾個小時內就可以自我復制出數以百萬計,所以,總是有穩定的供應。很容易進行基因工程設計。數量龐大的桿狀病毒會自然地進行自我排列,形成整齊有序的薄膜,很像筷子整齊地對齊,碼放在盒子里。
( ]3 a. ?# F, r
8 E6 M3 `, c2 g* W
: S6 o) F+ b9 _+ H2 {
" |8 ^' D- v* M3 o- J( N1 g) O, Q8 `! L噬菌體壓電能量發生器的特征,來源: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 N+ Z: V  m) q4 A, T

" m: i. T- x; E$ [4 Z這些特點就是科學家尋找的,見于納米基礎材料中。但是,伯克利實驗室的研究人員第一次必須確定,M13病毒是否具有壓電性。李承旭去找拉梅什,這位專家研究電性薄膜,是在納米尺度進行。他們采用電場,施加到M13病毒薄膜上,觀察發生什么,這要使用一種特殊的顯微鏡。螺旋蛋白質涂在病毒表面,會扭曲和轉向,以進行響應,這就是一個確切標志,說明壓電效應在起作用。" Q5 b( R* k( E! p) e% A
5 V3 _/ E2 ?" L
接著,科學家們增加了病毒的壓電強度。他們利用基因工程,添加4個帶負電荷的氨基酸殘基(amino acid residues),就添加在螺旋蛋白質的一端,這種蛋白質涂在病毒表面。這些殘基會增加蛋白質正負兩端之間的電荷差異,提高病毒的電壓。; s( H( O6 r8 W( N( H6 F3 F; i
! q- s1 @0 ^1 Y3 f
科學家們進一步增強了這種系統,他們堆疊薄膜,這些薄膜包含單層病毒,彼此堆疊起來。他們發現,堆疊約20層,會產生最強的壓電效應。
. P; q; ^( L7 ?4 b1 ?" f# R4 ~; C+ B' H9 x% G# Z
剩下唯一需要做的,就是示范試驗,所以,科學家制作了基于病毒的壓電能量發生器。他們創造條件,用遺傳工程設計病毒,使它們可自發組織,形成多層膜,尺寸約一平方厘米。這種薄膜隨后被夾在兩個鍍金電極之間,用電線連接到液晶顯示器。
# c5 k4 U8 l$ ~
; s' M) \; ]2 J7 c' o壓力施加到發電機上時,會產生高達6納安的電流和400毫伏的電勢。這電流就足夠多,可以在屏幕上閃爍數字“1”,電壓大約是一節三A電池的四分之一。# i# A& n0 E+ ^5 q  T3 X7 \3 p: x

+ }7 [6 h; \  {. O. c% I“我們現在正在研究一些方法,以改善這種原理循證示范,”李承旭說。“因為有這種生物技術工具,就可以大規模生產轉基因病毒,這些壓電材料采用病毒,可提供一條簡單的途徑,制備未來的新型微電子裝置。”
7 t' `5 b3 Q; E" u# I  x
/ ^* Q! W* u8 Q: x本文為麻省理工《科技創業》原創文章, ]: I7 ?7 V/ w) z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表于 2012-6-20 22:25:35 | 只看該作者
這些先進的東西沒留意
3#
發表于 2012-6-20 23:01:03 | 只看該作者
坐等享用別人的勞動成果!   {:soso_e113:}
4#
發表于 2012-6-21 09:21:02 | 只看該作者
強大
5#
發表于 2012-6-21 20:37:56 | 只看該作者
牛叉!
6#
發表于 2012-6-25 14:50:58 | 只看該作者
移動設備(手機、電腦)用的類似這種模式發電的電源的前景一定很好。4 o# q. R/ f# q1 u8 b( o/ W# u
( T8 B' m( W/ G# f. F+ G% l
美國已有一些相關的專利申請
7#
發表于 2012-9-6 10:10:53 | 只看該作者
別人花錢搞研究,我們的政府花錢搞吃喝
8#
發表于 2012-9-8 18:20:06 | 只看該作者
真先進啊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29 01:11 , Processed in 0.058784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