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3126|回復: 9

中央部署新一輪刺激經濟措施 較"四萬億"內涵更深,這會不會又是一場災難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12-5-28 21:43:59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5月18日至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武漢市就經濟運行情況進行調研并主持召開河北、遼寧、江蘇、湖北、廣東、陜西六省經濟形勢座談會。這是5月19日下午,溫家寶主持召開座談會,與河北、遼寧、江蘇、湖北、廣東、陜西六省負責人一起分析研究當前形勢。新華社記者姚大偉攝

    編者按:最新數據表明,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在增大。中央再推出一系列刺激經濟舉措。本輪措施,較之“四萬億”為主的刺激經濟措施,減稅、擴內需、向民資開放更多準入領域等政策內容更具新意,穩增長兼顧轉型意味濃厚。中國網財經中心推出一系列解讀文章,為您詮釋新一輪穩增長措施中的內涵與新意。

    中國網5月28日訊(記者楊威)在全球經濟長期難以提振,中國經濟自去年底起面臨越來越大的下行壓力之際,中央再次部署一系列刺激經濟的舉措。分析人士敏銳地發現,這新一輪刺激經濟的措施,與此前面對全面襲來的全球金融危機時祭出的以“四萬億”為標志的刺激經濟措施相比有較大區別。在本輪措施中,減稅、擴內需、向民資開放更多準入領域等帶有轉型意味的政策被擺在更重要位置,可以說,此次中央將“穩增長”放在更顯著位置的同時,并未忽視“調結構”的重要使命,“穩增長”、“調結構”雙策并舉。

    經濟下行壓力在加大中國經濟盡快“筑底”非常必要

    2012年年中,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經濟形勢面臨調整“關鍵期”。4月份,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測,由于去年下半年和今年上半年經濟活動疲弱,全球增長率預計將從2011年的4%降至2012年的3.5%,其中,歐元區危機的進一步深化以及油價上漲的風險將成為全球經濟復蘇所面臨的最大障礙。

    盡管報告認為,由于美國經濟的改善以及歐元區的政策調整,全球經濟出現急劇下滑的危險已有所減輕。但是,對“希臘病人”的擔憂彌漫全球,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近日在《第一財經日報》撰文指出,如果希臘退出歐元區,將對全球經濟造成較大不利影響,同時還會加大我國經濟放緩趨勢。

    而據《南方日報》報道稱,最新的消息表明,聯邦外匯公司首席市場策略師認為,對于希臘,該國將擁有五成的幾率來繼續留在歐元區。

    與此同時,八國集團峰會在美國舉行。經濟增長,而不是“解決債務危機”,成為此次峰會的關鍵詞。今年的輪值主席,美國總統奧巴馬一再呼吁歐洲領導人采取更多行動刺激經濟增長。

    反觀國內,值得注意的是,一系列經濟數據表明,當前經濟仍在下行,內需回升依舊緩慢,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步伐集體趨緩。4月出口同比增速降至4.9%,進口增速降至0.3%,幾近于零。工業增幅驟減至個位數:4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3%,為2009年5月以來最低。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4.1%,創2006年11月以來新低。1-4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0.2%,也低于預期,其中房地產投資增速下滑最大。

    另外,企業利潤下滑,銀行新增信貸投放大幅減少。4月外商直接投資FDI偏弱,資金流入規模降低,外匯占款再度出現負增長,人民幣貶值預期強化。受歐債危機的影響,市場避險情緒上升,導致外資流入力度明顯減弱。

    上周匯豐銀行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5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預覽值為48.7,較4月的49.3明顯下降,創下兩個月以來新低,表明繼四月增長下滑以來五月經濟仍在繼續放緩。

    對此,根據世界銀行5月23日發布的報告,預計2012年中國經濟增速將達到8.2%,比上一年實際增速下降1個百分點左右。

    從目前的增速看,仍然在年初7.5%的預期目標區間內,經濟運行總體平穩,但經濟下行壓力在加大。據此間媒體分析認為,如今的中國經濟不追求高速度,但仍然需要比較穩定的增速,以增加就業、改善民生、壯大國力。而考慮到經濟運行的巨大慣性,以及嚴峻的世界經濟環境,盡早為中國經濟“筑底”非常必要。

    穩增長成為重中之重“后4萬億”時代提振經濟凸顯新意

    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23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穩增長”成為我國今年重中之重,會議要求貫徹穩中求進的總基調,正確處理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和管理通貨膨脹預期三者的關系,堅持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

    2008年,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我國出臺了“4萬億”等一系列“保增長”的政策措施。《經濟導報》日前指出,4萬億投資帶動經濟走出低迷的同時,也帶來了通貨膨脹和產能過剩等一系列“后遺癥”。

    因此,相比“保增長”,此次國務院會議明確提出“穩增長”,凸顯出在“國內外環境更加錯綜復雜”的形勢下,中國應對這場經濟減速的政策“新意”。

    在擴大內需方面,國務院常務會議一方面提出完善促進消費的政策措施,抓緊落實擴大節能產品惠民工程實施范圍;另一方面又部署推進“十二五”規劃重大項目按期實施,鼓勵民間投資參與鐵路、市政、能源、電信、教育、醫療等領域建設。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咨詢研究部副部長王軍在接受《南方日報》采訪時表示,國務院常務會議宏觀調控大方向并未改變,依然在去年三季度明確的預調微調范疇,只是針對當前經濟增速不穩定、經濟偏冷跡象明顯的現狀,中央將加大預調微調的力度,積極擴大內需,穩定經濟增速。

    王軍認為,這些政策與此前的全面刺激經濟不同,力度相對溫和,且政策支持并非全面開花,而是有針對性地圍繞調結構來出臺的。

    于此同時,民間資本破除“玻璃門”的時刻也將到來。在年初國務院做出5月底前出臺“民資36條”細則的要求后,進入5月,包括衛生部、鐵道部、國資委等多部委連續出臺民資進入各領域的細則,特別是在5月26日,銀監會出臺《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的實施意見》,宣稱“在市場準入實際工作中不得單獨針對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設置限制條件或其他附加條件”。

    《京華時報》分析認為,4年前金融危機爆發時,政府出臺4萬億刺激計劃,令經濟在半年內實現V形反轉。但是,政府主導的投資計劃“剛不可久”,民資接棒順理成章。一個簡單的例子是,由于高鐵的跨越式發展,鐵道部背上了2.4萬億債務。因此,站在更宏觀的角度看,壟斷領域對民資的開放亦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

    據高華證券為中國網財經中心提供的一份最新分析報告,宏觀經濟學家宋宇指出,行業調研的多組微觀信息顯示,發改委已在4月份加快了基建項目審批,表明發改委較早的對經濟增速放緩引起了重視。需要指出的是,新項目審批的重要性沒有許多人認為的那樣大,這正是本輪放松政策和2008年末至2009年初4萬億大規模刺激方案的明顯不同之處。

    宋宇認為,當時至關重要的一點是啟動眾多新建項目,否則就無法將如此之多的流動性注入到實體經濟之中。現在,中國有很多在建項目因為資金不足而處在停工狀態或進展遲緩。因此,雖然新項目的審批無疑的會帶來重要支撐,但其重要性比從前有所降低。(中國網財經中心)
(責任編輯:馬常艷)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表于 2012-5-28 22:12:57 | 只看該作者
頂一個。。搞機械的其實對經濟也要有敏感點的。。
3#
發表于 2012-5-28 22:37:17 | 只看該作者
少設點門檻少瞎指揮就可以了
4#
發表于 2012-5-28 22:58:28 | 只看該作者
現在還沒感受到影響,不知會成什么樣。上次我廠子就發了幾年財
5#
發表于 2012-5-28 23:17:54 | 只看該作者
還在建新鋼廠,武鋼不是養豬了么?
6#
發表于 2012-5-29 08:32:17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只提民間資本,不提民營,呵呵

點評

游客
  發表于 2012-6-9 16:44
俺爹說,現在就是不斷的向老百姓搶錢。不斷的借錢。直到老百姓無法承受,就經濟破裂。  發表于 2012-6-9 16:44
俺爹說,現在就是不斷的向老百姓搶錢。不斷的借錢。直到老百姓無法承受,就經濟破裂。  發表于 2012-6-9 16:44
7#
發表于 2012-5-29 13:41:22 | 只看該作者
意味著多印鈔票,意味著物價上漲,意味著你口袋里的哪張老人頭馬上就只能當硬幣花了

點評

游客
  發表于 2012-5-30 09:35
人民幣日元化g與你口袋里的鈔票變少有什么關系,不要天真了  發表于 2012-5-30 09:35
人民幣日元化,是目前中國經濟的唯一歸途。  發表于 2012-5-29 19:03
8#
發表于 2012-5-29 14:37:05 | 只看該作者
哈哈 鋼鐵產能過剩 還要上馬鋼廠 真是瘋了
9#
發表于 2012-5-29 19:32:54 | 只看該作者
我賭5毛,會出現全國人民喜迎通脹的喜感場面
10#
發表于 2013-12-16 15:15:12 | 只看該作者
如何評價四萬億,這將是未來數年中國各界難以回避的話題之一。支持方往往認為這一政策抵御了金融危機、保證了經濟增長、創造了就業機會。但是,這“看得見”的成功的背后并非沒有“看不見”的代價,須知每一項政策推出,除了立竿見影的短期效果,更伴隨著中長期的潛在效應。   筆者認為,當前看來,四萬億有三大弊端難以回避。首先,這一政策使得過去兩年中國經濟飽受通脹之苦,直到最近官方CPI才跌至5%之下。通貨膨脹,本質就是政府掠奪私人財產一種合法手段,隱秘而惡劣。在當前負利率以及投資渠道匱乏的格局之下,更是一種財富的逆向再分配:不少家庭財產以及民間財富因此縮水,在官方低利率之下,每年銀行存款中暗含的通貨膨脹稅就超過萬億;其次,這一政策導致了大量“國進民退”行為,大量擠出民間資本。過去的天量信貸,更多低效率地分配給體制內勢力,造就了一度風靡全國的地王等現象。   最后,這一政策最為致命的敗筆,在于再次鼓勵了中國地方政府的投資狂潮。中國中央財政看起來只投入四萬億,卻以乘數效應撬動了地方政府不知凡幾的“四萬億”,導致新一輪投資大躍進。前些年曾經有所收斂的地方政府債務情況,也因此徹底走向惡化。僅官方統計數據就高達10.7萬億,各級政府總負債保守估計將占中國GDP70%以上;進一步審視未來國有銀行的壞賬預期,其對于經濟全局影響也令人戰栗。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29 16:45 , Processed in 0.071301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