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7月21日,當阿特蘭蒂斯號航天飛機迎著黎明的曙光降落到肯尼迪航天中心時,人類的航天史正式終結了一個時代。不過,這并非人類探索太空的休止符。隨著航天飛機的退役,政府也逐漸轉換航天科技壟斷者的角色,將更多空間讓與民間,一個積聚草根力量的“后航天飛機”時代正曙光初現。本月19日,太空 公司SpaceX有望發射一艘與國際空間站接軌的民間貨運飛船――神龍,并借此創造歷史。1 a9 t5 ^' M7 S' g* L4 N( A4 e8 c; {
+ G7 s+ T U6 g# S1 g 美國加州南部,有一個坐落在沙漠旁邊的小鎮――莫哈維,在小鎮入口有一塊地標牌,上書醒目大字:“歡迎來到莫哈維:通往太空的通道!”
. t6 B$ B' h9 t4 I7 `, e c3 v% N* q9 S
這兒距離硅谷不遠,二戰時,這里曾有一個空軍基地,但今天,它卻成為了“新太空運動”淘金者的天堂,并有了一個新的名字:莫哈維航天航空港。
7 Q J8 ^1 i+ O5 \/ j* `* K; Z+ L3 G3 ?
在莫哈維,一群新的太空公司正在聚集,這有點類似當年IT人士往硅谷聚集的場景,更有趣的是,這兒聚集的太空夢想人,一大批都來自于IT業。' r) w7 A9 p, p. y& k: X
. H" f- l J: _3 ^ “這很像當年的硅谷效應,”莫哈維航天航空港首席執行官斯圖亞特・韋特說,今天,這兒已經聚集了10多家太空探索初創公司和他們的靈魂人物,除了維珍公司的大老板,著名的太空迷理查德・布蘭德之外,更多的是IT業的大亨們。其中,有在車庫里開創了惠普的比爾・休利特和戴維・帕卡德,也有開創了微軟的保羅・艾倫。
8 u( y+ C6 |# ]/ c7 Q- c4 g+ o& ]7 z; {
這一草根的太空港創造了不少人類航空的歷史。2004年,第一艘私人載人飛行器“太空船一號”就在此發射。0 y5 }3 |( q1 T( I' F+ e
' a: X# |% O# a8 d. T
IT行業的背景,讓這些草根太空公司的航天創業充滿了“硅谷范”――敢想、敢做!
: R( r& N# E! w& V# q3 c' O- D' R. z$ a" {
在莫哈維航天航空港,微軟的保羅・艾倫開創的太空公司就專門立足于開發一種新型的雙機身航天器,它的機翼長度超過一個足球場的長度,可以攜帶一枚火箭進入大氣層,再用火箭自帶的推動器繼續將其送入軌道。若研發成功,就可以不再使用龐大且昂貴的火箭發射臺了。
% K" t( {2 B; \: W# u3 i* ]
1 ^/ S3 @. o* M5 F% J 亞馬遜公司的創始人杰夫・貝佐斯則開創了商業太空公司“藍色起源”,該公司致力于設計一種類似膠囊的新型輕便火箭――“新牧羊人”,以便花更少的錢,讓普通人也能進入太空。' j( _7 L( w& [- w* \9 R/ o
9 ~' h; [4 `8 {* ?7 O' z, |
ID游戲公司總裁約翰・卡馬克曾經設計了《雷神之錘》等著名電腦游戲。不過,如今開發游戲已不是他唯一的愛好,卡馬克迷上了火箭發射器。他開創了太空公司“犰狳宇航”,研發如機器人般的可循環火箭。目前,這種火箭已經進行了上百次試飛。
5 G" i$ P) u0 H$ `; n" B# n+ o- J$ m! @3 j" Y% m$ Z$ x$ c# _
更為引發媒體轟動的,則是谷歌公司創始人拉里・佩奇、艾瑞克・斯密德,以及大導演卡梅隆一起投資的“行星資源公司”。
& S& Q- m, w% ? c6 g( }+ {; l. t h
在大膽創新這個角度上,這家公司比別家走得都要遠――去小行星采礦。卡梅隆的電影《阿凡達》,講述的正是人類在潘多拉星球上采礦的故事。' q0 h5 C! A5 P; J+ w
* w7 f8 Z4 m* X% y5 K9 o
行星資源公司高層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近地小行星比其他任何地方都更適合采礦。他們將主要立足兩類資源:水,以及鉑金、鈀等稀有金屬。這兩者在地球上都很有用,也可以減少未來太空旅行的花費。比如,水可以分解成可做燃料的氫,可呼吸的氧,鉑金可以用在電子組件上。
( U" l2 d: i* [6 Z: E1 o3 r" z/ b6 O n3 h" F( n- p
如果說卡梅隆的目標還很遙遠,預計于5月19日發射的人類首艘民間飛船“神龍”號,則是民間力量開啟太空之門的最近曙光。% q8 q. f6 u1 c5 n! E% P2 n5 L
9 M- @4 a# p2 e1 ~$ [) g
這是來自加州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設計的無人太空艙,如果發射成功,它將是與國際空間站對接的首個民間太空飛行器。自美蘇開始展開太空競賽以來,人類歷史上所有的太空飛行器都由政府推動制造。" q3 f( s8 Y, U8 I: A
$ P, c( K# y5 d$ ?& {% { SpaceX公司的老板艾倫・穆斯克也是一位IT精英,10年前,他將自己的網絡支付公司Paypal以15億美元賣給eBay。
& V; y( e' c7 d/ ?0 ^& L x" M1 Q% m/ z7 d& I% q9 e1 \+ b2 Z
按計劃,“神龍”號將在一定時期里承擔從地球往國際空間站運送貨物的任務,這給美國宇航局省下了一大筆租用俄羅斯飛船的花銷。不僅運貨,今后“神龍”也可以載人,將宇航員送到太空。) X7 [, w& A# ~ ^& t3 \# `
7 T" p6 S, L6 H1 } q2 B2 Q “神龍”號的研發與之前的航天傳統完全不同。此前的航天飛機等飛行器,或者由美國政府直接研發,或者政府出資外包給要價昂貴的承包商。而成立于2003年的SpaceX公司則完全從零到有,自主設計了引擎、火箭機身和電子信號系統。
% M& G1 v+ b. e9 W6 u9 {2 R
) \+ X5 f7 I) x% b N& P 這家民間公司的航天發射成本要比之前的政府主導時代的低得多,搭載“神龍”的火箭“獵鷹”號售價僅六千萬美元,是傳統政府承包商要價的三分之一。" \* f/ c% w+ v
! b9 A$ ]4 P2 J “神龍”的設計也充滿了創新,其既可載人,又可無人飛行。返回地球時,還有一個巨大的降落傘助其平穩降落。1 R6 q c) U9 A5 X. y
! E1 H1 f _6 i5 F, D: G 事實上,SpaceX的雄心還不光只在替代航天飛機上,他們正計劃開發新的技術,希望有一天,宇航員或游客可以登陸月球、火星甚至更遠的小行星。( j ]! V1 Q4 G! t4 J
) y% r0 ~4 R/ Z8 y! N
“如果政府沒有放手航天業,就不可能有今天活躍的私營航天業發展,也不可能有今天的‘神龍’號。”穆斯克說。* y }9 `1 d/ u9 q% Q
: i& J E/ U. }0 w! e' R/ P' M “在政府控制下,發展太空項目總是有人過于擔心,新的技術如果不成功,是否會影響他們的前途。”
/ H! H/ x8 A2 G/ ~/ L0 F 事實上,硅谷的發展也有類似軌跡。互聯網和萬維網最初都從軍方等政府部門中發展起來的,但步伐一直緩慢。一直到90年代中期,政府開始放手互聯網的發展,商業公司紛紛入駐硅谷,這才引發了互聯網技術的跳躍式發展,硅谷也成為了“創新”、“開放”、“探索”的同義詞。而今天,或許這段成功歷史將在私人化 的、充滿創新精神的航空業中重演。
4 d+ b c+ w8 l) \/ S% T
! |1 x) T0 p' X8 J( Z0 P( m感想:美國IT精英轉行賣飛船,中國IT精英轉行做豬倌
& R& L7 n0 V2 r$ Z! D+ A7 F我們現在玩的,都是人家以前玩剩下的;現在人家玩的,是我們無法企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