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
. z( ]$ u8 n2 w5 q. F2 l 按照慣例,先亮身份,這樣便于大家了解我看待問題的角度。我是機械專業,大四應屆生,公司已簽,7月份報道,目前在學校做畢業設計。; Z3 ~9 e$ C8 [! S+ A2 E* Q) u7 V) e
8 r1 ^1 Z9 ], f0 \% c4 O 自半月前網上偶遇本社區注冊會員到今日,雖時間不長,但每日一有時間就習慣性的看看社區的帖子。可能是目前身份和個人性格的原因,使我更偏向關注社區里探討“非技術”的帖子(社區里專業技術的東西感覺現在的自己插不上幾句話)。從前些日的成功人士、基層職員從自身角度結合親身經歷給我們這些年輕人的建議忠告,以及一些師兄學弟們深陷迷茫尋求幫助,到這幾日關于大學教育的話題,每一篇帖子我都認真的用心去看,在這里,我首先向那些發帖分享自己觀點希望大家共同進步的社友表示感謝!7 s# _$ k6 K" D
" G; P# O c# u7 E1 x 當然,看了他們的帖子之后,一直有種想談談自己看法的沖動。但自知肚中無半點墨水,而且又無經驗拿來當談資,所以在此只想把自己從自身角度看待問題的一些觀點拿來與大家分享一下。就從剛看到的幾個關于大學教育的帖子談起吧。1 z7 L4 h% A: d+ W
一、大學制度
# E) d2 P' L6 a; F0 y! e& f( N9 L9 J2 y, t1 K5 B p8 e, n/ A
“無論如何批判大學制度,但不可否認它是目前草根階級改變命運的最大平臺”,這是前些年一個學者在大家瘋狂批判大學教育制度時說的。針對大學教育制度,這個話題很大,可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深刻見解,在這里我不想深談,我只想結合自己的經歷說說。- G! a. f8 t$ v% T8 U! K. x+ o
3 A* d5 E, ?! A, D1 h9 g 之所以對上面文引用的那句話記憶深刻,可能就是因為自己深有體會的原因吧,我覺得自己就是一個草根,雖然我不知道大學能否真正能改變我未來的命運,但是至少我覺得大學已經給了我這個改變命運的平臺。時下,抱怨我國大學制度的不在少數,甚至有了“大學無用論”,“越學越傻論”,連很多身邊的同學也發表一些這樣的言論。前些日在老家經常聽到別人在談論現在的大學到底有沒有用?有人說現在上大學還不如直接出去打工,我發表的看法是,現在的大學生和非大學生的區別就像前些年識字和不識字的區別,至于“大學有無用論”,我想這和大學本身沒有必然關系,因為這要具體到每一個人來看,但不可否認的是,一個國家只有知識教育水平的提高,才能說明這個國家在進步,這個社會在進步。
* }2 `3 Y& R) u! ?) o* W# b4 J# w& v
9 ]- f9 l3 w1 F5 h, \ 其實,正像上面所說的,大學是我們改變命運的平臺,而非是改變命運的機器,所以說主動權在我們自己手中,就算一個在智能化的機器也要人來啟動開關是吧。+ X ?, f# v6 D" @2 n
& P: t: @# ^% C$ x' t
二、大學教育
/ ^; B, I; n) X* a7 E
- C6 X N- y% S5 k4 F2 k6 ]" s" d 眾所周知,大學的教育完全區別于小學至高中的教育,大學里更強調主動性,而且學習也不是學生的唯一任務。正因為如此,有些人就玩笑的說,大學在哪只能決定你在哪打DOTA(一種游戲,前面有個帖子提到過),我承認大學里確實存在著一些這樣游戲人生的同學,但就我們班來說不超過1/5,而且他們中基本沒人是因為上了大學才染上這個毛病,所以我認為這一類人的所作所為應該是中學時代的后遺癥,而非大學教育所導致。
1 R( x) b7 g" s
( ]/ X0 `# o/ t$ q# ~ 學生固然以學習為首要任務,但大學里,學校也努力發展我們的第二課堂,比如協會、學生會、各種活動,所以大學也有半個社會之稱。這些東西到底好不好?到底對不對?不管別人如何評價,我只想說我是從中受益者,從班級組織到學校組織,從班級活動到學校活動,我都選擇性的積極參加,四年下來,回首過去,我自認受益匪淺。當然,和大多數人一樣我也看到,大學里的很多東西流于形式,太官場化 ,對此我也持反對意見,也希望中國的大學教育在這方面能有所改善,但放大了說,這是中國大的社會環境所決定的,這方面這里我不便多說,我想大家都有自己的看法。當然,隨著社會的進步,相信這些東西都會有所改善的!& @( ~) S2 w \9 T" m
* G- c2 a. ?5 G( ~三、大學老師5 \8 R" W }$ O4 u5 ~
+ C6 f' f5 x; f% p4 @8 Y6 { 本來沒想把“大學老師”拿出來單講的,只因看了前面幾個關于大學老師的帖子,在聯系身邊的事情圍繞大學老師也談談自己的感想。4 Z' W# w' M- H9 Q6 x5 _
% a3 K. \7 h% s' ^0 U3 F; u" i" f/ E 大家都明白理論結合實踐才能發揮出最大作用,可是往往特殊的環境決定了你只能學到一樣東西,大學老師大多數都是畢業就出來教書,這也決定他們沒有多少實踐能力,但不能因為沒有實踐就否認理論是吧?愛因斯坦是個公認的理論學家吧,我相信,就是把現在一些建立在他的理論之上的先進機器讓他來操作,他都不見得會。上學期參加一次招聘,和一個做模具老板聊,他說那邊培養的很多老工人其實手藝都很好,但因為理論欠缺導致當他們接觸一些新東西時感覺還是很吃力,所以他想招一批大學生去培養。說這么多,我只想說理論和實踐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而且基礎理論要走在前面。
/ H* a" }: p7 [* X
+ Y2 v% Y$ u6 {' l9 c( Y 說到先進機器、先進教材,我想先引用以前和老師的一個對話。我們學校的機械專業在大三都有一個兩周的工廠參觀實習,基本每年都選擇到河南洛陽的中國一拖,當時我就問了我們的帶隊老師,為什么我們大老遠的要跑到那里去參觀實習(坐火車要做一夜)?是不是因為那邊的機器很先進?老師當時笑笑說,“恰恰相反,去那是因為上世紀的西那地方都有”,老師看我不明白,又補充了一句,“如果把現在先進的機器比如加工中心讓你們看,回來之后估計你們只知道它是個立方體的”。是的,在先進的東西我們都要先總最基本的學起。至于教材,除了一些新型技術方面的,其他的特別是一些基礎方面的我更偏向以前的,用我們老師說的一句話,“以前人編書是為了讓人看而編,現在很多人編書是為了編書而編”。
a6 C) d1 B) N. K
1 u0 \2 i6 d; B4 z% c 談到大學老師,還有一點呢我想說的是,我們不管對人對事,切不可以偏概全。因為個人原因,在課堂外,我和老師私下里接觸的機會更多一些,就我所接觸過并有所了解的的老師(基本都是我們系的)給我的個人感覺都是很不錯的,至少都可以讓我把他當做一名老師來尊敬,他們有嚴厲并死守學校規章制度的,有和藹并能與學生打成一片的,有剛畢業的年輕教師,有資歷深的老教授,他們也在為自己的職稱考慮,為自己的仕途考慮,雖然我們并不宣揚這些東西,但我覺得我們完全可以理解,老師也是人,他們也需要養家,都要求無私奉獻,拿什么奉獻啊?所以,只要老師能真心的傳授我們知識,我們就應該尊敬他們!說這些,我只希望身為學生的我們盡量不要對我們的老師有敵意,這樣才能使我們跟好的學習。+ i2 i- G$ w6 O- x
% E( x* O2 G" S9 k8 G9 y6 {3 B# F
四、社會和人生
: u2 ~: H9 V* S9 `* N" L+ H' l' \* ~$ O/ ] h/ d( b
這兩個話題本來應該分開來談的,并且篇幅應該要比上面的大學多得多,可能也正是因為這兩個話題太大,我一個還未踏入社會、人生也才剛剛開始的小毛孩實在不敢在這妄言,所以兩者放在一塊,簡而談之。
; d5 T7 H) n! \$ u' d% {8 y- N* e! c. B$ w; K N2 D8 Z
社會,我個人感覺還是在進步的,我只是聯系自己身邊的經歷,以一個井底之蛙的視角來看的,至于更深層面還有待高人指教。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當然,在發展的同時這個社會也被注入了很多不好的東西,就像我們有時下載一個軟件偶爾會帶些病毒進來,但是不能因為有病毒我們就不下載軟件了是吧?對于時下的國策我在這里不敢妄言,自有國家高層來掌舵,還是那句話,我相信隨著社會的進步,那些不好的東西會慢慢消失的!
5 p( v. f: J1 _8 B' R" P0 m r: N4 d9 ~1 L
人生,太大,這里我就說說自己的做人價值觀吧。我感覺自己很普通,不管是自己的身份,還是自己的一些性格,既不像一個偉人也不像一個壞人,具備了一個正常人應具有的人性的優點與弱點,這樣估計大家更容易看到一名普通學生的想法。
* d: m; i6 {3 k& ^: l# @
( g! m3 {) @6 E# M; o- l2 @ 回首我大學四年,發過奮也逃過課,拿過一等獎學金也掛過課,偶爾搞點人際關系,偶爾泡泡圖書館,喜歡和同學談談人生談談理想,看到一些關于國家大事新聞的時候也喜歡“指點江山,激揚文字”一下,時不時的還有些“憤青”。我自知自己不是一個很優秀的學生,但我自認自己從未頹廢過,因為我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理想,而且也在為之努力(雖然我也很貪玩),我覺得這些年我對得起父母給我交的學費,對得起這四年時間!記得有句廣告詞好像這樣說過,“在乎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風景”,我從不反對最終結果的重要性,但同時我也希望大家能學會享受期間的過程,因為結果只有一瞬間,而過程是漫長的,所以我們人生大部分時光還是在過程中度過的。
- i9 U7 z' m4 T+ n* A) R. A5 {% h1 u2 V+ w
在做人方面,至于自己怎樣對待自己,我們無需過問太多,但當我們融入社會這個大家庭時,我想不需要大家多么無私的奉獻,只求在做自我介紹時能問心無愧像葛優在電影《非誠勿擾》里那樣的說,“總體來說,我覺得自己屬于那種對社會有益無害的那種”。
5 G9 {6 }& s$ i* ~! X/ r: Q: a; p: w/ e8 H! M& r* u
最后說明一下,為什么我由大學教育又引出了社會和人生(何況我自己又不太懂)?因為我認為要談大學教育就離不開社會更離不開人,社會是大學的載體,而人是大學的受體。這里我只想引出這兩個話題而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讓一些有真才實學的前輩給我們指點迷津,而非聽我這樣一個不學無術的人在這里“侃侃而談”。1 t: g7 J' N* n: D5 |6 n% r
: |* \' U: @. A0 d! P五、結語
7 E3 ^1 T5 q3 [0 t2 s: Y
" Y+ Z3 O3 q7 u- R9 ]) { 以上所言純屬有感而發,在這里斗膽發帖實有賣弄之嫌(因為我知道社區里有很多精英、前輩),還望各位前輩念在我年少無知,諒解諒解!: z# j, k( `+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