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一下非標設計感受 亂說的,姑且聽聽,歡迎拍磚 非標設計是做出來簡單,做起來難,我也會,原來這么簡單,條條大路通羅馬,別人為什么就選那一條。非標最重要的是功能分析,它在什么環境,要達到什么功能?往往用戶是另外一個行業的行家,他只知道他要什么,他不知道你的設備是怎么實現的,甚至不知道你需要哪些參數,循循善誘之,你時常拿出點專家架子來,不要讓他看出來你在學習(非標這么多,哪能啥都懂哦),他就什么都告訴你了,一句話,去偽存真,要從紛繁復雜的表象、技術指標中提煉出它的核心東西,它到底要做什么,實現這些功能難點在哪里。功能實現的方法太多了,你比別人復雜辦法少,就在于你功能實現時的自我局限(這個時候經驗、工藝反而是大敵),一根桿的平動既可以是桿上兩點的相同運動也可以是一個點的運動加一個平行關系,不要限制,自由發揮。 對機構自由度的認識,轉動就是直線動動,直線運動也就是轉動,統一下來就是一個自由度,二自由度機構有很多妙用,如行星輪,建議大家仔細研究下,機構設計要弄清楚到底需要多少個,當然自由度越少越好,自由度分析也是進一步演化變形創新的基礎。接下來就是精度分析,載荷計算,就是建所有環節的數學公式,進行計算,現在一般這些都先不做,憑經驗判斷,粗細夠了,精度采用這種傳動足夠了,詳細設計時再做,呵呵,懶。要用到mathcad、cosmos等一些工具,有些例程。 非標做得越久,心里面越是忐忑,非標不提精度怎么都好玩,一提精度再簡單的機構也不容易,系統誤差有沒有,那還不怕,我補,隨機誤差你就只有干瞪眼,涉及到你的系統選型,器件選差了,可以選最好的啊,成本第一個不答應。見過圖紙周身都是公差的,好是好,沒人加工得出來,加工出來也是天價,再說一個零件關鍵尺寸形位公差就是那么兩個,怎么下刀都替他考慮好,其他的隨便整,能用卷尺判斷精度的就絕不用卡尺。老師傅牛不牛,遇到受力基準的問題,他還是得聽我的,我最清楚怎么不影響設備,但是人家拿出的手段那是相當的簡單可靠,你想都想不到,復雜的檢查設備整一大堆,我也會,人家從哪個疙瘩里拖根棍棍出來,兩下就幫你找正了,佩服,要尊重老師傅哈。夠用就行,達到這種境界還是不容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