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心中的承諾 于 2012-1-27 14:13 編輯
; c) `, c% H+ l# j0 d7 i/ B
# l6 @4 G4 d" G! C! P謝謝 998
3 P( M8 J% L/ C# I" H% q) |我不是山寨別人的,也不是想組裝,我自己玩車很多年,自己改裝過很多減震器,當我與客戶溝通的時候客戶要求價低耐用上量,我說我有改進型(其實是拿人家的產品使用時候出現的弊端去改進的缺點得到了彌補),價格稍稍高點,客戶說不需要,就這樣就行,如是說我是按照客戶的圖去做,這種情況在市場中遇見很多,其實我以前都是轉手把這單子給別的人了,今年我另外一個廠子已經穩步不需要我操太多心,所以我想入手減震器,我不知道市場格局和市場情況,在搞技術的來看山寨別人的不好,但是市場是無情的不會考慮你的技術是否山寨,只是考慮目前所需,其實我前面有句話不知道你們看到沒有,市場有需求才有技術去施展,也就是說市場第一技術第二,現有需求再有技術,技術反過來再去刺激培育引導市場,很多技術大俠們我不是說你們不對,從技術層面上說是對的,但是從市場來說是錯的,還有就是自視清高的那位大俠以及我身邊一起看帖的減震器廠的一個總工(國內一家汽車廠配套的廠子)也在我身邊剛巧他看到,他也是說此人不是真正的行家,只是愛耍嘴皮子標新立異了罷了。不恥下問,也不怕他去譏笑,我問的是:減震器生產市場前景? 9 _1 v1 Z1 @) Y2 L) _' o6 D) X
- b- V( E, q9 Y9 h' w$ a減震器的機理是如何?
- C o6 H6 k3 P( l; G( D. B 減震的原理是否理解?5 C2 k, f" G5 d: O, H. w2 s+ u- `- `( c
機構是設計還是山寨?
9 \: l9 C7 p& q 這些決定閣下產品的市場以及前景。
' C' D/ I: f6 w3 W+ G
A9 u5 Y3 V# i; W* q這第一條明顯就是說我不懂減震器的機械原理 ,第二條也是說 技術你懂嗎? 第三條也是說是技術上的, 第四條說前三條覺定市場及其前景。 明顯是偏重于技術,試問很多專利或者自主知識產權(不局限與減震器)為何推銷不出去? 為何連有人愿意投資都不愿意?
4 y+ r e: Q4 M' M縱然是你世界第一 如不被人們接受你也是沒有市場的,假設我用一根鐵棍當做減震器能成交,說明什么? 如果有了能把鐵棍當做減震器賣給買家的營銷技術或者關系用作自己的產品這又說明什么? 能把梳子賣給和尚的人 ?
/ Y5 V: u4 V& m4 e存在即合理,等到不合理的時候在變之,又是一個 存在即合理 。
+ K! P" f: d! T一個創業者很多人都是先代加工起家的,當然也有依靠專有技術和資金結婚兒孫滿堂的,這些說明代工的他們低下嗎?說明他們無知嗎?
7 d8 k0 ~9 g% w [/ @, g代工就該死沒有出路嗎? 廣大機加工的朋友們你們多少是為人代工的? 我不看好那位貶低代工的說法,代工就是實戰演習的好機會,至于說山寨,談不上,技術稍微消化后改動上市難道有錯嗎? 那位大俠你每天使用的文字也是別人發明的難道你不用嗎?( t7 I$ M' j4 a4 z+ S+ ]$ c
要是想抬杠,咱們可以抬到底也可以成立中國機械社區的抬杠協會,大家去辯論,無妨,但是禁止詛咒與 辱罵的趨勢和傾向,自從我創業以來,始終是自己的改進產品從結外觀到結構到工藝,只有改進才能有出路和生機,外觀改進除了美觀大方就是與眾不同一眼就從眾多同類中認出來,結構的改進簡潔和實用結合,工藝的改進能促進生產效率,我們人類的發展不都是在前人的積累基礎上去變革創新嗎改進嗎? 還是那句話你是一個自視清高 紙上談兵的人 我是市場實戰派,弄到最后看吧,我開始就是五萬塊,我2008年至2010年沒有自己的工廠,就是小作坊,從零開始的賺了150萬,轉而投資土地和自己的廠房建設,設備購置,土地投資9萬,一年后我三十萬把他轉了(買方自己繳納租金我只是收取轉讓費,)加上而后2010至2011年十一月我七個人的小廠賺了的錢合計一百七,對于某些大老板來說這不算啥,但是對于我剛起步來說,我很有信心的說我干啥都能干好,不是你說的什么龍年龍攆,嘴皮的沒有用,要腳踏實地的去干,例如我要是建廠我先有單,有單可以養活工人和技術,在我生存的基礎上我才能說去開發新技術,如果你先上新技術你得去培育市場開發市場,再沒有但把握有單的情況下風險很大,工人要工資技術要工資,說不定沒等到你有客戶你的工人就離你而去,而你還落下一個欠薪的罵名。
! \0 c! ?, n( D 我是一個很直率坦誠的人,不是想和你斗嘴,實在是你自大了。
6 d+ J# O2 O, t: F! \7 Y( A5 n我不恥下問有什么錯呢? 你知道這創業怎么玩的嗎? 一味的牛角尖鉆的津津有味還自我陶醉,你是一個意淫磚家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