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30人的公司,所有的結構設計都有我自己來完成,包括機加工、鈑金、塑膠件。
1 R+ w7 }+ Z4 y 常常感到孤立無援,有問題只能自己找解決辦法,費心費力,自己的能力得不到太大的提高。4 ?0 f3 o1 f% ^& v k9 g4 p
困惑!無奈!
3 M3 q6 R; r0 p0 F0 \
& S) ^7 |3 L2 ]1 a/ G9 g8 M 前兩天去拜訪一個外協廠的一位60多歲的老專家,目的是討論要加工的鈑金件,更重要的是想他學習。收獲頗多,感慨頗多。
2 E: o l/ G8 Y; f- D* \ 先介紹一下這位老專家:從一個核工業相關的國企的處長職位下來,不甘寂寞,自己開了個工廠,繼續從事核工業相關設備的生產制造、同時承接一些外協加工。
" @8 K4 p2 J" [: V, j/ f: a
0 @0 m1 |# Z4 w: ~9 F% I* l 早7點出發,9點到外協廠。老專家很和藹,給我泡了一杯帶枸杞的茶,然后拿出2張A3的紙,上面密密麻麻的寫滿了從95張鈑金件圖紙中發現的問題。好感動。老專家開始詳細的給我介紹他的想法,一條條的進行著。從下料、折彎、焊接成型到電磁干擾注意事項,甚至還給我講解了一下我馬上要寫的工程師答辯用的論文。0 v) F$ j' U3 V, ]8 t8 Q B# a8 T
1 {: P+ N+ e; e$ g- Y% \ 用心的在本上記著原來不了解的知識點,雖然在商業上來說,咱是甲方,他是乙方,但是現在他是老師,我是學生,雖然他說是互相學習。 " i! Q4 l. A, }% Q) e1 Z
, ^' u, e! \. j8 S
“好的工程師,必是好的工藝師”。這是老專家在一張A3紙上重重的寫的一句話。/ b! H3 {+ A+ m. }: M9 p% ]$ W K
8 ]! U5 n: x* g0 A6 w3 A. [ 感謝老專家的用心良苦。
& W/ f9 {0 {8 v" R; k, f
: M- h; w9 B% v+ \ (寫的太粗糙了,以后完善、修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