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微博上一條關于健康的消息引發網友廣泛關注:北京一位23歲的女孩方言12月16日因急性胃潰瘍導致失血性休克而去世,年僅23歲。據稱,14日她忍著胃痛還在上班,15日被確診為急性胃炎,第二天去世。其生前更新的最后數條微博中稱“連假都請不出來”更直接聯系到“過勞死”。近年來白領過勞死的新聞屢有出現,調查數據顯示,13%的人平均每天加班1小時,16%的人每天加班2小時,11%的人平均每天加班3小時,35%的人平均每天加班3小時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與以往眾多的白領過勞死網友通過論壇和網站新聞與專題表示哀悼與關注不同,隨著自媒體的推廣和發達,本次北京白領過勞死的消息經微博爆出,網友更是自發的轉發和評論,并形成較為強烈的傳播趨勢,表達了對逝者的哀悼以及對生者健康的重視,廣大工薪階層狂呼“活著才是王道”。跟本次北京白領過勞死事件相關的微博超過310000條,當中最熱門的一條微博轉發達到64370次,評論超5000條。 一邊是白領過勞死,另一邊卻是數百工人圍堵公司門口求加班。20日,媒體報道稱廣東佛山一公司遭數百工人圍堵,究其訴求——要求加班。他們抱怨工資太低,只夠維持基本的生活開銷,根本沒有節余,“我們是農民工,只想多掙一些錢。” 乍一看來,相比此前常常沒日沒夜的超時加班,如今只需“每周5天、每天8小時工作制”,簡直堪稱農民工權利的歸位。無需再忍受超時加班之苦,更無需有過勞之憂的農民工們,按說也更應謝天謝地,并對十分享受于正常工時制和準點上下班的待遇才對。然而,多少有些吊詭的是,“無需加班”了,明明是農民工權利的歸位,卻反被當作權利受損,甚至還引發了規模不小的農民工維權行動。這樣的局面,實在是令人始料未及。莫非,農民工兄弟們“加班”還真的加上了癮,“不加班”了反倒渾身不舒服,無法適應不成?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這不,“每周5天、每天8小時工作制,活是輕松了,但心里反倒慌了。不加班,工資從3000元變成了1500元。我們是農民工,出來就是為了賺錢,一年到頭攢不到錢有什么用”,這位農民工兄弟的話應該相當有代表性。不難看出,與其說是農民工閑不住,非要去受超時加班的罪,毋寧說是正常工時制所得薪資根本無法讓農民工兄弟們感到滿意。事實上,放在廣東一類地區最低月工資1300元/月,即便是佛山所屬的二類地區也達到1100元/月的背景下,正常工時制的全日制工卻僅僅有1500元月薪,盡管并未低于最低標準,但是,當正常工時僅僅就是個最低工資標準的水平,農民工基本薪資的就低趨向其實相當明顯。而現實中,把農民工的基本薪資定得很低,從而使得農民工要想拿到滿意的薪水只能選擇超時加班,幾乎是個普遍的用工定薪策略,而這一策略的背后其實不過是用工企業利益的最大化。某種程度上,農民工之所以很少對“超時加班”說不,農民工的休息權之所以會被虛置,上述用工定薪策略,恐怕也正是根源所在。! _8 H( c- _& ^0 y0 I. `& e: g- o
只不過,相比國外勞工動輒既要減少工作時間又要增加薪水,“求加班”的國內農民工的確是太過憨厚和淳樸。無法去責怪白領在身體不適的情況下仍不惜身體堅持上班,也不能責怪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求加班”,在表示哀悼和同情之后,要考究的是強忍病痛堅持上班,求加班背后的制度,要需呼吁的是體制的制定和完善。部分媒體呼吁,如何保護勞工權益,如何保障最低工資實現,如何保證勞有所獲,如何加大對雇主違反勞動法規的處罰力度,是政府宏觀層面該當為勞心之白領與勞力之農民工保駕護航的當然使命。
/ L* T; Z" B/ M,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