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9931|回復: 4

我國制造業現狀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06-4-19 10:50:59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物質基礎和產業主體,是富民強國之本,是國家科技水平和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制造業是國民經濟高速增長的發動機,是以信息化帶動和加速工業化的主導產業,也是發揮后發優勢、實施跨越戰略的中堅力量;制造業是科技的基本載體和孕育母體,是在新科技革命條件下實現科技創新的主要舞臺;制造業是國家國際競爭力的重要體現,是世界產業轉移和調整的承接主體,決定著中國在經濟全球化格局中的國際分工地位;大機器制造業的發展,將有助于塑造工業文明的道德基礎和市場經濟秩序。因此,本世紀初,在中國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加速實現現代化的進程中,我們必須以堅忍不拔的精神、持之以恒的奮斗,依靠科技進步,開拓出一條發展制造業、通向制造強國之路。
我國制造業有一個發展勢頭良好的今天,而明天將會更好。
(一)現狀
表1給出了50年來我國制造業增加值的變化及占GDP的比重。
表1  歷年來我國GDP與制造業增加值
年份
當年價(億元)
GDP
制造業增加值
制造業的比重(%)
1952
679
89
13.07
1978
3624
1279
35.29
1985
8964
2840
31.68
1995
58478
20578
35.20
2000
89442
32255
36.06
注:1、1952~1995年GDP數據和制造業增加值數據來源于《中國統計年鑒》。
2、2000年的GDP數據來自2002年《中國統計年鑒》,制造業的增加值是根據國家統計局“全部國有及規模以上非國有工業企業”的數據用《IOSD模型》推算出的。
 
 
 
 
 
 
圖1  歷年來我國GDP與制造業增加值(現價)
 
中國制造業經過50年發展,已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表現為:
第一,制造業工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超過1/3。2001年制造業工業增加值為36243億元(全部工業)[1],占國內生產總值95933.3億元的37.78%。
第二,制造業工業增加值約占全國工業增加值的4/5。2001年制造業工業增加值(當年價)占工業的77.61%。
第三,制造業企業上交稅金成為國家稅收和財政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2001年制造業工業企業上交稅金4398.17億元,占工業企業上繳稅金總額的79%、占同期國家稅收總額的近30%和財政收入的27%。
第四,制造業成為實現就業的重要市場。2001年中國制造業全部從業人員8083萬人,約占全國工業從業人員總數的90%,占全國全部從業人員總數的11.1%。
第五,制造業企業產品出口占全國外貿出口總額的90%,吸引了外商投資的大部分。2001年中國制造業出口約為2398億美元,占全國外貿出口總額的90%;2001年制造業外商實際直接投資額占全部外商實際直接投資額的65.9%。
第六,制造業增長快于國民經濟的增長。中國制造業工業增加值的年均增長率,1952~1980年為14.4%、1980~1998年為12.65%左右,而GDP的年均增長率,1952~1980年為6.2%、1980~2001年為9.97%。2001年制造業工業增加值(當年價)比上年增長13.2%,GDP同期增長為7.3%,制造業名副其實成為帶動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發動機”。
第七,制造業已形成相當大的生產規模,工業增加值居世界第四位,約為美國的1/4、日本的1/2,接近德國。
(二)我國制造業的SWOT(優勢、劣勢、機遇、威脅)分析
21世紀的前20年,我國制造業的發展面臨十分難得的機遇,也將遇到嚴峻的挑戰。
優勢(S
●較低的勞動力成本
●廣闊的潛在消費市場
●政治穩定
●比較完善的制造業基礎
●經濟持續健康協調快速增長
●社會主義可集中力量辦大事
●以改革開放為核心的政府政策支持
威脅(T
●礦產資源短缺、水資源危機、生態環境嚴重透支
●發達國家通過制造貿易摩擦和設置技術壁壘,抑制我國制成品的出口
●龐大的人口帶來巨大的就業壓力
●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接軌,競爭加劇
機遇(O
●世界制造業大舉向中國轉移
●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高技術與制造業的融合提供了制造業實現突破甚至跨越式發展的機遇
●我國城市化建設加快,人民生活水平和消費能力持續提高
●許多發展中國家政局不穩定影響制造業發展
劣勢(W
●技術開發與技術創新能力薄弱
●管理落后
●高級技工缺乏
●條塊分割導致不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依然沒有根本改觀
●國有企業總體活力不足
●基礎設施依然薄弱
●缺少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和具有總成本能力的工程公司
圖2  中國制造業SWOT分析圖
(三)中德日美四國制造業近10年來發展比較
1990~2001年中德日美四國制造業的增加值變化如圖3所示。從圖可以看出,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十余年間,德國制造業的發展處于低迷狀態,增加值始終在40000~60000百萬美元之間小幅振蕩;日本制造業的發展在1995年達到其頂峰之后,大幅下挫,1998年雖有小幅反彈,但始終難以擺脫增長乏力的態勢;只有中美兩國制造業的發展一直處于上升態勢。特別要指出的是,美國在過去的10年中,經濟增長率保持了較高的水平,制造業增加值年均增長率超過了GDP的增長率,達到4.3%,僅比中國的增長率低。可見,就是把高技術產業和服務業作為發展重點的美國,仍給予制造業的發展以足夠重視,一直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
圖3  中德日美四國制造業增加值變化情況
(數據來源:世界銀行《世界發展指標數據庫》。)
 
 


[1] 本部分工業數據的統計口徑未加說明的均為國家統計局提供的“全部國有及規模以上非國有工業企業”數據。2001年制造業工業增加值及其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數據均來源于國家統計局上報國務院的數據。

2.GIF (7.01 KB, 下載次數: 4544)

2.GIF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表于 2006-4-19 12:26:29 | 只看該作者

Re: 我國制造業現狀

沒完了吧?圖3呢?

謝謝LZ分享!
3#
 樓主| 發表于 2006-4-19 13:57:13 | 只看該作者

Re: 我國制造業現狀

呵呵,樓上大蝦一定認識我啦:)
4#
發表于 2006-10-31 11:29:42 | 只看該作者

Re: 我國制造業現狀

頗有感觸,其實有些問題國家也明白,只是現狀如此,暫時解決不了
5#
發表于 2009-3-16 14:36:45 | 只看該作者
老鷹有沒有最新的資料啊?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14 12:38 , Processed in 0.076178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