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輕信, |
點評
奔騰有說法是抄的馬六
我念大學以后,才知道那發動機抄的最糟糕,完全沒有抄懂,要什么性能都沒有,加速能力非常差,鬼子稱'無產階級本茨',在國外使館使用時間非常短,以后用鬼子車了,我追究技術問各方面的家伙,從來不信一家說法
老紅旗不也是照抄的?就像998兄在另個貼說的,抄個60%,改改又成了50%。最后沒落下什么成果,然后跟外面一比較,發現全只能當扔貨。
都與紅旗沒有任何聯系了,都信了'德'
一汽奔騰B50,B70怎樣?是不是紅旗的變種?說是自主品牌,在我們這里賣的不錯,質量也可以。
紅旗是個政治標桿,與質量性能沒啥關系。 ====跟大煉鋼鐵時的鋼鐵產量一個道理,就是個數字而已,大部分產品是鐵渣。
紅旗是個政治標桿,與質量性能沒啥關系。
這個玩好玩不好也正常,沒見號稱只賣給貴族的勞斯拉斯也甩賣了。我到認為中國的汽車還是有市場的,畢竟成本和市場有優勢,但說要玩到頂尖,首先問有必要嗎?再問有實力嗎?
為什么一汽廢了?誰廢的?德國人?不是吧?你紅旗做漂亮了,賣德國去,他不讓?不會吧?怎么德國車可以賣中國來?紅旗不能出口?誰限制你了?
紅旗?不好啊。我大伯很早就有了。當時老版奧迪100就比紅旗好很多。紅旗的發動機就在那震啊震的。
紅旗要是可以,就輪不到奧迪當官車了,"家里紅旗不倒"這個起碼的底限也沒能守住
現在一汽已經廢了。
現在總有錢建立生產線了吧?總有能力改進了吧?自己的品牌,為什么還不玩?什么道理?誰知道?
另外即使價格降下來,紅旗這樣費油的車一般人也用不起啊。
我沒有說紅旗性能卓越。
另外當年建立組裝線要上面撥款才行。而且光有組裝線還不夠,還得建立各類零部件的生產線,這得一大筆錢。
閣下就象那些早年的專家,阿拉問他們,紅旗既然性能卓越,為什么沒有市場?難道國人都不愛國?他們說是因為不能成批生產,為什么?說沒有線,為什么不建立組裝線?他們無言以對!是如此嗎?你說是什么,
81年匯率為1.71,90年匯率為4.78。
你說出口,解放,上海,還有拖動炮的卡車,以前都出口過,車床也出口過,6、70年代都出口,只是沒有量,90年最大的一單是阿拉參與的,主體是阿拉設計的,也不說明什么,說明水平?還是能力?都不是,
67090
在網上看到的:“這臺平均百公里油耗為20升出頭的大排量V型發動機,對于重達4噸的車身來看其油耗未必算高的,當年國外同一級別的勞斯萊斯、林肯百公里油耗也要26升左右。”
紅旗設計的時候設計時速是多少?另外油耗‘巨大’有無數量概念?
紅旗在法國使館用過,跑過法國高速,德國不限速,本來想試一下,后來沒有去,我了解過這些,知道哪一部分仿的哪個車,加速與剎車都有問題,油耗巨大,有什么你可以補充,
| ||
| ||
評分 | ||
點評
國內的款爺都是土豪啊 看著老板大碗喝紅酒、開著卡宴帶著二奶兜風,好東西全讓他糟蹋了
咱的貴族不就是只有錢嗎。
之前去聊妹子的時候,聽過課。歐洲的貴族,很優雅;聽說路易16老婆上斷頭臺的時候,仍然優雅。這是怎樣的氣場,望塵莫及啊。世界大戰的時候歐洲貴族大量戰死,也許這是為什么歐洲現在還有貴族。而咱們,嘿嘿。
這資料初中沒有,深刻學習了!感謝九俠!
研究生考試復習材料?
| ||
點評
民國能造飛機也是真的,馮如,北航院里還有雕像呢。中正式可是不亞于三八的。
是誰在告訴我們“勝者為王”
俺就比較贊同。攘外必須安內的做法。
120毫米迫擊炮??我記得裝備最好的東北解放軍,解放戰爭時期還普遍使用鬼子遺留下來的88毫米榴彈炮。當時 共產黨還發動部隊大規模搜炮,搜到一門就算大功了
八路抗戰時都能生產120毫米迫擊炮,說說這段話的出處,別成天指責國民政府,你是不是認為抗戰全是共產黨的功勞啊
1946年至1949年5月間,江南造船廠共建造各種船舶34艘,總排水量9557噸,平均每年造船10艘,排水量2734噸。——這就是國民政府的功績
民國前期我國已經有飛機制造,奉系東北有完備的工業體系,我們底子不差
八路抗戰時都能生產120毫米迫擊炮=====這個有些強悍啊!我只聽說八路軍最多就造到幾十毫米的擲彈筒。
不良信息原來是“子~~彈”兩字。真弱啊!
八路抗戰時都能生產120毫米迫擊炮,九一八前奉天兵工廠能生產150毫米重炮,并正在試制240毫米重炮。國民政府真是丟人。
| ||
點評
鈑金專家說的沒錯
其實就象LZ所說,現在的國人很容易極端,其實好多人也不清楚過去是什么樣子;也難怪,一個沒有誠信的那個啥讓大家明白了的太多了之后肯定是全盤否定,人之常情呀
不要打擊,都怪那個啥導致信息的閉塞和扭曲。知道的多點的大俠給點資料讓我們開開蒙
這個回帖值5塊!
俺一哥們,以前也挺憤的,現在簽名檔這樣寫:做好自己就是最大的貢獻。
汗啊!說說歷史真相,成反共了,原來你心里的中共就應該是這樣的?
反共可以理解,反共反到捧國民黨就讓人無語了。
他只相信我黨的宣傳,哈哈
其中,最顯著的工業成長分別為中國電力工業、煤炭工業及鋼鐵工業。
1930年-1936年間,中國工業成長率已經達到7.7%以上,社會經濟狀況也呈現蓬勃發展的趨勢。相較于其他現代化國家的經濟大蕭條,中國工農業產值達到了清朝末期、民國肇建以來的最高水平。其中,最顯著的工業成長分別為
黃金十年無黑鐵http://www.liushangting.com/read.php?tid=21209
這說明你太不了解歷史了。知道黃金十年嗎?
| |
點評
另外閻錫山和劉湘都比南京國民政府重視重工業,成就也比南京政府大。閻錫山能造105毫米重炮。
晚清和北洋時期的重工業比國民政府時期強。
“一九二○年到一九二二年,江南造船所陸續建成美國定制的4艘“官府”號型萬噸級遠洋貨船,滿載排水量1.45萬噸,航速11節。”——《當代中國的船舶工業》1992
有人說中國歷史教科書真實內容只有5%
許多東西都被后來否認了,我也以為62年才能造這個規模的,后來上學才了解到,其實飛機早年也不特別落后
| ||||
點評
照這么兄臺所說,動車組絕對不是國產的,因為照著外國圖紙生產的,還得外國人監造
躍進號與20年的官府號類似,都是來料來圖組裝,東風號才是真正的第一艘國產萬噸輪。
這也是阿拉要說的,隨便信什么,特別是輕信以前玩過什么東西,什么性能,有時發現不是那回事,
宣傳材料和真實歷史的差距那不是一般的大。
| ||||
點評
哈哈,當然可以有,但是和我沒關系,無言以對。
針對“真正做技術的人一定要誠實,口不對心的人肯定不適合做技術,還是改行更合適”這句,有意見嗎?這個可以有。
我原意是講,面對同樣資料,大家的看法也不會相同的
牛都已經被吹上天了,還有什么可吹的
直接說吧,您具體指哪塊兒,我比較愚昧
可以當領導嘛,技術是個屁啊,吹吹就散了。
再說一遍,真正做技術的人一定要誠實,口不對心的人肯定不適合做技術,還是改行更合適。
我不知道誰吹捧了,如果有我覺得吹捧這個其實是為了貶低另一個,未必是真的覺得所有的地方都值得吹捧。中國盛行這樣,一張口就已經不是自己的意思了,這種文化造就了如此狀況。
但前30年的本質不還是抄嗎?
你說哪段,前30年嗎?誰否定了,倒是有些人,有些勢力恨不得把前30年吹捧上天,上得了天嗎?
盲目自大肯定不好,水平和素質就在那兒擺著的。可如果沒有那段現在會好多嗎?我只知道如果沒有那段兒,像我這樣的比現在農民工都不如的出身,是不會有現在的生活的,這點別人不肯去肯定,我得肯定。
您說的很對,對待技術和知識就是要這樣。把后半段去了,只留前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同樣的東西,不同的人由于不同的位置和側重看到的未必相同,結論可能相差更大乃至相反。
一個踏實的技術人員,必須是誠實地對待技術和知識,想做到誠實,則必須有能力尋找真相,如果沒有這個能力,則想誠實也做不到。
| ||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23 11:05 , Processed in 0.091766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