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88| 11
|
鄙人的職業規劃是否合理 |
點評
本人上大學拿到錄取通知書(鍛壓專業)后,對家人說,啥時后能把易拉罐的拉深能作出來了,就是專家了。當時什么都不懂,只是感覺這易拉罐很有難度,那么薄,那么深,肯定很難。但是到現在沒見過生產,更別說搞懂了。
易拉罐滾上油漆,也不懂。上料下料方式也不懂。
之前看書介紹,易拉罐整個改進過程,有一個房間的圖紙。其他的不懂。
看到懂行的了,哈哈,尤其是方的,有楞有角的,玩好了是水平,因為各處變形率不一樣,怎么玩金屬的流動,學問在這里,哈,而不是說什么東西有多少圖紙,
提到拉深俺太有感觸,前些年玩鋁殼拉深,扁方的,就是手機電池殼子,那角、面、尺寸的保證,正在考量你對金屬受力、摩擦、流動、變形的深度理解!
看樓下就不懂,三步拉伸的模具,見過嗎?哈哈,三個沖桿是不一樣的,圖紙會堆一房間,你說廠家大橋呢吧?一個60萬的線材也沒有你說那么多圖紙,閣下看看人家說什么再接話題,哈
易拉罐的圖紙,有一個房間那么多。俺不信998玩出來了。
我玩過易拉罐的深拉模具,那個弧形底技術非常深,不是誰都懂,還玩過啤酒瓶蓋里面膠墊的那個滴膠模具,那個東西雖然小,技術挺高的,材料是一勝百的,皇冠蓋收口那個的花籃始終沒有全懂,技術非常深,很貴的
ε潺νС
說的很對,開模這個東西沒有好的師父是很難有進步的。
評分
| ||||||||
點評
有師父帶好過沒師父帶。癲子和天才的行徑很類似,俺一路走來和癲子不棄不離。(*^__^*)
| ||
點評
http://bbs.cmiw.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30787
| |
點評
是這樣的,理 本就是相通的。過程,就像實驗的條件一般,沒有做好記錄就歸納不出原因,于是這個過程就不通咯。
過程一玩通了,就全通了,為什么有人不行,就是這個過程不通啊,一輩子沒懂怎么玩一個東西,懂是最重要的,大俠說的不錯,
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路子,是別人走不來的路子。“讀書”是條捷徑,“驗證”是必需的過程。
998老師說了:和獅子一起玩,才有可能成為獅子;跟兔子玩一輩子,最終只能是一只兔子。
俺和同事們常說,每個廠都可以學到好技術,關鍵是在自己肯不肯去學,落實的去學。
沒事,薪資靠能力嘛,餓不死就成,
歡迎?。∥ㄒ徊蛔愕氖恰靶劫Y”不能滿足您。
大俠,俺跟您混去,收不?
評分 | ||
點評
大俠,你還沒有看無縫鋼管的模型呢?比這些都復雜,理論也更深,數學是必須的,
目前主要是理論就難住了,干設計還是需要學歷基礎的,那些延伸變形,力學公式,對我是天書,急不了,只能慢慢來。鐵匠大俠發了許多型鋼,圓鋼孔型,難得啊,都是高人!
孔型理論不難,有些經驗在里面,也不統一,比如你那個山寨軌難度就不大,重軌就不好玩,因為比較嚴格,難度大的是輪轂鋼,因為斷面變化大,流量控制難度大,鐵匠大俠玩這個的,比較精通,俺懂棒線材,其它不靈
俺玩了幾年軋輥,還搞不懂孔型的設計,一點摸不著邊,查過一些資料和書籍,完全看不懂,看來還得回學校再修幾年高數和物理。
大俠的思維果然不一般,佩服!受教了
這就要自己選擇一條路,不能讓人家把你放井里,我就時常反思這個,視野一定不能被人家限制住,阿拉少掙銀子都可以,但不能限制阿拉視野,世界玩什么,什么水平?俺必須知道,一定要追在鬼子后面,一點不能掉隊
當創意給加入縫鞋工后,就是位 鞋設計師
贊同!但也得有那個東西讓你玩,你才知道要翻哪本書,每天像縫鞋工一樣重復又重復著同一個工序,該翻哪本書呢?
理解您說“被逼的”意思了。成功的背后就是辛酸準備的過程。
哈,有些名氣太大的,咱也不便去硬攀,希望切磋技術,因為機會不多,必須一次全玩懂,假如人家那時肯收俺,那是求之不得,俺就是認真,與人家一談,人家就來了情緒,他就不能理解阿拉懂他熟悉的東西,他也好奇
一次就玩通了。那人是您的老師,但是他卻不敢說您是他的徒弟。 這就是所謂“自學”。
哈哈,是的,有'捷徑',阿拉要是捉住一個厲害的家伙就絕不撒手,以前見到玩某東西的世界一號人物,阿拉先把相關資料全念好了,做了筆記,畫好圖,全拿好去見,人家看你水平相當,就有情緒聊,一次就玩通了,
''úξ
998 老師就是曉得“捷徑”,和您一樣,俺也是走捷徑過來的。
大俠一開口,就知道模具水平不錯,否則說不這么地道,阿拉學東西有些是被迫的,一個東西必須玩,沒有退路,但因此結識不少厲害的家伙,只要阿拉逮到他們,絕不撒手,人家說一句沒懂,晚上立即翻書,第二天再細玩
評分 | ||
點評
sufacer也是一片好心,技術都可以玩深,但對大多數成不了爺的人來說,行動前還是要考慮性價比,畢竟中國人太廉價了,而生存的壓力又很大。至于往后走有機會了,肯定要全面發展的
呵呵,話不投機,我撤。
樂高做得好不好垃圾不垃圾跟你又有幾分關系?我也可以說做底褲做廁紙也有做得好的,也有做發達的,有意義嗎?
樂高的玩具跟國內那些產品完全兩個手感,我一個半截老頭子都玩得愛不釋手。那喜愛的感覺是發自內心的,純粹被產品精湛的做工、質感、設計給引發出來的,中國那些塑料垃圾能產生這效果嗎?
做人也要講個性價比吧?你們那些研究個三五十年也未必搞得掂,有個張老板,五十多歲了,十年前因為與華X公司的某些人熟悉,幾臺二手設備起家,發達了,客觀地說,這老家伙做的東西不怎么樣,而且主要只有兩家客戶,華X,愛XX
也不能這么說,大蝦,你偏見比較厲害,塑料齒輪不是塑料的?你把聚苯硫謎的齒輪精度玩上去,一樣有高價值,飛機上不少高附加值的塑料配件,論價值也不比服務器的殼子價值低啊,你說的那些殼子阿拉有些玩過,出口的
你要是能把高達的塑料模具搞出來,不是什么大科技吧?包你發財。
| ||
| ||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23 13:51 , Processed in 0.074943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