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討論限于數控車床: - u8 g. F( y1 I" {2 \
1. 刀尖半徑補償的核心是為了提高最終的加工精度而設的;
% e7 u) Z" ?2 Q) }% e2. 鑒于實際加工過程的多樣性,刀尖圓弧/中心尺寸的測量比較困難;
$ j2 F/ ^ Y q0 s3. 假想刀尖是解決上述問題的一個方法,有了假想刀尖的編程理念,就不需要樓主那樣的對刀方法啦; 反之也可:正是有了樓主那樣的想法, 5 }5 ~! [3 j. I$ {1 W: J% B
但鑒于實現時的困難,才誕生了假想刀尖的思路.
! U. {8 Z, c8 Y, D1 U/ {0 l, x) g4. 作為思路上的局部理解,刀尖半徑補償其實可參考數控銑床上的半徑補償的概念.
* ]; k) U& S; {$ S5. 補充第4項:實際加工時,半徑這個數的補償值是隨著加工的軌跡方向變化而隨時變化的,僅僅不象銑床控制系統的有那么完善G代碼罷了. " O0 C n% X+ U% d9 D7 K
6. 由第5項而推理,不難理解有那么多的假想刀尖方向的選擇. # b+ i& L4 f# t: n
樓主不要靜態的理解刀尖半徑補償這個概念,要放在實際加工過程中去分析,因為實質原本就是這樣. , ?- l' D6 a9 c( \1 L% }#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