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11386|回復: 15

伊利諾理工學院設計學院:全球頂尖設計的搖籃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11-9-19 23:07:30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后由 brianshao 于 2011-9-19 23:08 編輯 - W% K, v0 t: y( @3 R2 Y( u
1 F" Q$ j% ?( \, U6 p* W
對話伊利諾理工學院設計學院總監 派屈克-惠特尼教授(Patrick Whitney)
  伊利諾理工學院設計學( Institute of Design,簡稱 ID) 的前身是 Laszlo Moholy-Nagy 于 1937 年成立的新鮑豪斯學校, 1949 年與伊利諾理工大學 ( IIT) 合并。ID不但是全美最大的具有設計專業研究生教學資格的學校,同時它也是第一個具有授予博士學位資格的設計學校,被譽為全球頂尖設計的搖籃.
  現任 ID 院長的惠特尼教授(Patrick Whitney),不僅擔任白宮設計委員會的一員, 并曾任美國設計中心主席,并于1995 年獲總統設計獎。他對對設計的理解是: 設計是人類創造產品的一門藝術.他一直致力于對設計本身加以改良和完善, 并且始終堅持功效重于樣式、實質大于形式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作為新鮑豪斯的ID,正是憑借這一理念,在設計發達的西方仍然領全球設計學院之風騷。ID的 畢業生在高手濟濟的西方設計界占有一席之地.他們大多就職于像艾德奧( IDEO )、奇巴( Ziba ) 之類的設計公司,以及像 Ebay 、微軟、摩托羅拉之類的科技巨頭。僅在 1999 年至今的 5 年中, IDEO 和 ZIBA 中的 ID 畢業生就在美國工業設計大獎賽中獲大獎 7 次。
  而企業管理者通過 ID 設立的設計方法碩士學位(Master of Design Method)課程,將企業的創新戰略由技術創新逐步轉向設計創新。正如惠特尼教授指出,在當今風云變化的商界,設計已成為了成功的關鍵所在。
  本次新浪有幸在由設計學院所舉辦的芝加哥設計峰會上與惠特尼教授對談。以下為本次對話的全文:

" D/ A) D! |* z
    問:伊利諾理工學院是一所工科學校。在這樣一個以工科為主的教育環境里,你們的設計學院有什么特別之處嗎?
  答:推動創新的力量有三種,一個是科技,一個是商業,還有一個是用戶體驗。有了這三種因素,才能不斷創新。對于伊利諾理工學院而言,設計代表了用戶體驗的創新,而這其中可以融合商業和科技因素。
  問:在工科學校里開設設計學院是不是挑戰比較大?
  答:這個倒不是問題,我們的院系其實比較全面,除設計學院外,還有法學院、工學院、理學院、建筑學院、心理學院等。
  問:我是斯坦福大學工學院畢業的,我知道斯坦福花了很長時間籌備自己的設計學院,目前還處于最后的準備階段。而且它將開設的只是證書課程,還不是學位課程,而伊利諾理工學院早就有設計專業的博士學位課程了。我想知道你們是怎么做的?
  答:通用電氣在多年前給我們捐了筆錢,用于設立美國第一個設計學博士學位課程。現在,除了伊利諾理工學院外,卡內基•梅隆大學、加州州立大學和日本的筑波大學都能授予設計學博士學位。
  問:那么目前設計領域的博士研究有哪些潮流或者方向?
  答:目前的方向有:項目計劃流程、互動式媒體,還有互動產品,就是研究在互動情境中產品的變化,有點像唐•諾曼從事的領域。博士學位課程注重的是新理論和新方法的建立,而碩士課程注重的是發展應用。
  問:現在,設計好像越來越偏向心理學和團隊創新是吧?
  答:設計學界注重創新的重要性,以及人類心理學的重要性,并將這些領域的知識運用到產品和媒介中,以解決特定的任務和問題。
  問:聽說您已經與中國的設計教育界進行接觸。對于新興市場的人才教育,您認為他們所面臨的挑戰是什么?您可以給他們一些有用的建議嗎?
  答:設計有三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對工程的輔助。第二個層面是造型和美學設計。中國目前處在第二個層面上。設計學校面臨的問題是,在這樣一個瞬息萬變的環境中,人們對于設計教育的要求也在快速提升,但這些學校卻難以跟上變化的步伐,它們限制了設計人才的成長。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除了為輔助工程而設計,以及為外觀風格塑造而設計,第三個層面是為更佳的用戶體驗而設計,中國的設計人員在這個層面上還罕有作為。以我與中國設計教育界的接觸經驗來看,注重外觀塑造的設計人員已為數眾多,而我們應該培養更多的專注于用戶體驗設計的人才
  問:作為今年芝加哥設計大會的主辦人,您能告訴我們今年大會的主題嗎?
  答:這是一個“關于設計的商業大會”和“關于商業的設計大會”。
  問:這次會議提出了一個新的熱點概念--“為金字塔底層而設計”(編者按:金字塔底層BOP (Bottom of the Pyramid)— 指當今看似低收入的經濟消費底層,由于規模巨大,是藏有高度營收潛力的新市場。)“金字塔底層”被國際設計業界視為一個新的巨大的市場層級,而中國和印度是“金字塔底層”的重心。聽說今年12月您將在北京舉辦一個設計會議,你會在會上討論這個概念嗎?
  答:當然。這次會議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了解中國,我們將安排關于知識產權問題的討論以及關于中國文化環境的議題
  第二部分的主題是設計的力量。我們將邀請一些跨國公司的首席執行長和首席運營長出席,請他們與大家分享西方公司在進入中國消費市場時獲取的寶貴經驗。
  問:這次會議的重點是“為中國設計”還是“由中國設計”?
  答:其實,這次會議是“為新興市場設計”主題的一部分。我們首先選擇了中國。如果我們在北京取得了成功,就會在印度再舉辦一次。中國市場的變化速度飛快,我們不斷聽到人們討論中國省與省之間的差異。中國是一個單一的大市場嗎?不,它是由30個區域市場組成的。成都、杭州、上海、廣東,這些地方的現代化程度和人群特點各不相同。
  問:正如你所說,設計有不同的層次,在中國,如果你問10個人什么是“設計”,你會得到10個不同的答案。那么你認為“設計”的最佳定義是什么?
  答:如果談到“以用戶為本的創新”,我們會想到
蘋果電腦;如果談到以科技為本的創新,我們會想到Google;如果談到以商業模式為本的創新,我們會想到戴爾。
  一般公司只關注商業和科技,其實還有第三個方面——就是以用戶為本的創新。三者缺一不可。
  問:我們應該如何評估設計的價值,或者說我們怎樣才能知道一項對設計的投資是合理的?
  答:這是個復雜的問題。
  人們需要了解這方面的經濟模型。比較接近問題答案的是一個叫作“新增長區域”的東西。它是模型中惟一能夠顯示出創新價值的因素,通過它我們可以了解巧妙的設計、效率、規模等因素帶來的增長。要證明設計的價值的確很困難。
  另一方面,我們知道有些高科技或低科技公司的利潤率要遠遠高于沃爾瑪,因為他們在用戶體驗方面有著更好的設計。
  因此,設計的價值并非體現在經濟模型當中,而是體現在利潤上。
  
  隨著中國成熟消費者消費理念的日趨成熟, 中國的企業也開始了對設計的關注。同樣在地球的另一端,許多定位于向中國新興市場銷售產品和服務的外國公司逐漸意識到:他們必須開發出適合中國文化和生活方式的產品來滿足中國消費者的需求。很多人都認為,中國今天的經濟發展水平和設計理念所處的階段就相當于日本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或者韓國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所處的水平。從某種意義上說,它們的確有一定的可比性。但是有一點非常不同的是:中國有著巨大的與日俱增的中產階級消費者群體,在不遠的將來他們必將會成為產品和服務的主要消費市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注冊會員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表于 2011-10-4 18:19:24 | 只看該作者
了解一下了,呵呵,很好的學校呀
3#
發表于 2011-10-10 14:24:48 | 只看該作者
不錯不錯。很好啊····
4#
發表于 2011-11-16 14:30:23 | 只看該作者
介紹的這么好,好像攢足錢去鍍鍍金啊
5#
發表于 2012-6-16 22:55:42 | 只看該作者
他們說在 用戶體驗 這一點上下工夫。是一種新穎的觀念。
( F0 _" ]0 B! q. z' T2 Z8 I2 M- B不知道在中國市場這種思路是否同樣吃得開。

點評

游客
  發表于 2012-6-20 22:38
會越來越受關注的  發表于 2012-6-20 22:38
6#
發表于 2012-6-29 06:02:39 | 只看該作者
dftgfw44h
7#
發表于 2012-7-8 08:27:51 | 只看該作者
我向往亞琛工大
8#
發表于 2012-8-25 16:20:43 | 只看該作者
了解一下了,呵呵
9#
發表于 2012-9-10 12:45:01 | 只看該作者
了解
10#
發表于 2012-9-12 20:56:45 | 只看該作者
麻省理工比它怎么樣{:soso_e132:}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8 20:58 , Processed in 0.074410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