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6369|回復: 19

做生活小設備的,怎么樣?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11-5-2 21:19:22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最近買了幾個小家電,今天網上訂了一個手動面條機,發現一個月居然賣出了1000多個。

有社友做生活小設備的么,這個行當怎么樣?中國人口多,市場還不小吧。當然,競爭也激烈。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表于 2011-5-2 21:45:30 | 只看該作者
沒有活路,尤其是對于念過書的家伙,
假如你炒概念,暈銀子,就可以玩,不是這個,就沒有意義,沒有成功的道理
算一下產業鏈,分解整個產品結構,就明白了

點評

關于高科技的解釋高明,佩服!  發表于 2011-5-2 22:13
難道都非要高科技才能有出路?其實高科技才真是害人不淺,所謂的高科技就是那些專家教授不能闡釋清楚的,然后讓你覺得很高深的東西而已。  發表于 2011-5-2 22:07
3#
 樓主| 發表于 2011-5-2 21:51:2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2266998 的帖子

剛和那個小企業聊一下,說利太薄。看來沒有技術含量,很難做。

2套正在說水泥行業產能過剩。中國各行各業都產能過剩。看來,一要擴大內需給低級產業增加一些生存空間,二要提高技術含量,轉型升級,減少低水平競爭。

點評

死亡是對于個體的,即張老板死了,李老板死了。大蝦的泛指是不會死亡的,明亡了有清,大清滅了有民國,但這種生生不息,對個體沒有意義,個體的窮困是個體的事情,  發表于 2011-5-3 11:27
水泥行業永遠不會死。只要蓋房子,就要用水泥,就得有人做。萎縮不等于死亡。經濟活動慣性大著呢,里面的水深著呢。  發表于 2011-5-3 11:20
那個東西利潤你無法想像,水泥行業基本死了,救不過來了,一大堆老板要倒,中國內需已到極限,再漲工資,制造業都得死,現在是有利潤的沒有人愿意干,整個國家的怪圈  發表于 2011-5-2 22:00
4#
發表于 2011-5-2 22:25:4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peace80 于 2011-5-2 22:26 編輯

呵呵,998大俠,把這個世界看的太透了,生活很無趣啊。

點評

一根均線穿透所有方差。這么說來,股票的漲跌似乎毫無意義。然而現實并非如此。模型簡單,將失去許多東西。  發表于 2011-5-3 11:24
哈哈,大蝦,不是看透了,是玩透了,說的這些阿拉都玩過了,無論大小,無論賣到世界哪里,一個小東西,到底成本多少?攤模具,攤材料,攤海運,俺能計算到每一分錢,看周圍無數老板倒閉,怎么倒閉的,俺分析每個  發表于 2011-5-2 23:19
5#
發表于 2011-5-3 09:36:56 | 只看該作者
做什么不重要,關鍵是把自己的產品放在一個什么位置。是把產品作為主體然后為其營造適合的文化氛圍配合其銷售,還是把產品做成配合主體文化的附屬品。前者需要長時間的宣傳和市場鋪墊,費時費力,不過一旦成功利潤也是驚人的,代表作就是中國房地產和汽車。2000年以前沒什么人會覺得這兩樣是必須品吧,大多數人還認為是奢侈品呢,現在幾乎已經是人人力爭獲得的必需品了,尤其是未婚男士,呵呵。后者圍繞主體文化打造與之配合的產品,代表作就是保健品市場,中國人幾乎小時候都聽過白蛇盜仙草、秦始皇找仙丹的故事吧。這就是我們傳統的主體文化,進補是中國文化里的一個概念,不可動搖的,所以配合這種主體文化保健品應聲而漲,賺的驚人利潤。

國外的產品在投放市場之初,都在概念上很下功夫,這點是國內很多廠商不愿意投入的。因為看不到利潤,看不到近期能產生的作用,而成本的支出卻一下就增高了許多。
6#
 樓主| 發表于 2011-5-3 09:44:3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安忍不動如大地 的帖子

小商品估計難以與文化掛鉤,新型的消費,時尚的消費,與美有關的消費,比較適合做概念。
7#
發表于 2011-5-3 09:50:0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老鷹 的帖子

我不這么看,我在網上購買的ACA面包機,就是以營造家庭文化氣氛的產品。隨機贈送的手冊無不傳達如何讓人更好的營造家庭氣氛和親情。其實就是一個面包機,但是下足了功夫也會不一樣的。

點評

我可不是因為他會煽情才買的,主要看實際功用。那些煽情的東西我一般都不看。  發表于 2011-5-3 09:55
8#
發表于 2011-5-3 10:16:4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安忍不動如大地 的帖子

你不看不代表這種文化本身就不存在了,把面包做好后,家人一起吃自然會評論產品,也會在親朋好友間傳遞這種消息。你不知不覺就已經為他們推廣了。你不看煽情的有什么用,從你嘴里說出來的話,比煽情的宣傳手冊更有效。你覺得好,覺得給孩子和家人做面包比外面買的好,這話你肯定會和你朋友說,這就是廠家希望的。再說了,煽情的手冊上印著面包的配方的呢,不看怎么會做面包呢,呵呵。很多東西都是潛移默化的。正所謂:潤物細無聲,王道無近功。
9#
發表于 2011-5-3 11:18:04 | 只看該作者
做高科技的,為盈利愁眉苦臉;雜貨鋪賣臉盆的,養家糊口其樂融融。
經濟結構調整,馬克思政治經濟學中就有。有人在調整中獲利,有人在調整中死亡。
經濟活動從來都是動態的,不管是時間還是空間。
總體過剩不等于處處過剩,只要你能賣出去就不存在過剩。

點評

哈哈,大蝦,典型的北大學者的言論,而現實的過剩是對于個體的,溫州過剩,溫州難熬,東莞過剩,東莞難熬,而學者,誰給銀子了,就替誰說話,他們的概念里沒有過剩,無論是石油,是地產,他們從來沒有認為過剩,  發表于 2011-5-3 11:34
10#
發表于 2011-5-13 15:56:07 | 只看該作者
其實,豆漿機剛問世時,我覺得這玩意兒有人要嗎?后來自己家也買了,就想著,這玩意兒大家都買了,以后造出來的賣給誰啊?后來自己家又順著電視廣告扔了舊的,換了新的,才理解,市場是需要廠家自己去培養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17 01:00 , Processed in 0.078892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