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對于主要的液壓設備,液壓缸上最好設有排氣裝置,以排除系統中的空氣。
, [1 ?" s5 E" `9 Q; w6 b+ Z& Z) i7 f 系統中流量不足的原因及解決措施
+ S# N% p; j. ^7 c0 y0 V! p 1、由于液壓泵流量不足,致使系統中流量不足時,應檢查液壓泵零件是否有損壞情況,及時地更換或修復損壞超差件;如果因泵內吸入空氣影響了液壓泵的流量,則要采取措施,防止空氣吸入,變量泵由于變量機構工作不良影響泵的流量,應對變量機構拆卸、清洗或修理、更換;
1 M, v7 ~; @( u; ~, h 2、壓力分配閥工作不良引起流量不足時,應修理或更換; M& L. J% E$ Q8 w/ u/ F3 L
3、因油液粘度不合適而影響流量時,要更換粘度適當的油液,并注意油溫對粘度的影響;# l0 b @0 t. o" A& K7 t2 @! R
4、溢流閥工作不良影響流量時,應采取措施,使其工作正常;
9 [" \. Q' r5 N! W, _ 5、由于液壓缸、閥等元件泄漏嚴重,造成流量不足時,應針對不同情況采取相應的措施;# {" h% l) x1 r8 f+ c
6、流量控制閥的調節機構工作不正常時,應根據零件損壞情況予以修復或更新、或拆開清洗,使調節機構動作靈活,工作正常。2 t E7 a5 o; y5 {) Y# o7 z
液壓系統中噪聲產生原因及解決措施: W; K: a1 ?+ Z) V
1、空氣侵入液壓系統是產生噪聲的主要原因。因為液壓系統侵入空氣時,在低壓區其體積較大,當流到高壓區時受壓縮,體積突然縮小,而當它流入低壓區時,體積突然增大,這種氣泡體積的突然改變,產生“爆炸”現象,因而產生噪聲,此現象通常稱為“空穴”。針對這個原因,常常在液壓缸上設置排氣裝置,以便排氣。另外在開車后,使執行件以快速全行程往復幾次排氣,也是常用的方法;
3 Y4 `; E% L$ K; Y4 B$ {" } 液壓泵或液壓馬達質量不好,通常是液壓傳動中產生噪聲的主要部分。液壓泵的制造質量不好,精度不符合技術要求,壓力與流量波動大,困油現象未能很好消除,密封不好,以及軸承質量差等都是造成噪聲的主要原因。在使用中,由于液壓泵零件磨損,間隙過大,流量不足,壓力易波動,同樣也會引起噪聲。面對上述原因,一是選擇質量好的液壓泵或液壓馬達,二是加強維修和保養,例如若齒輪的齒形精度低,則應對研齒輪,滿足接觸面要求;若葉片泵有困油現象,則應修正配油盤的三角槽,消除困油;若液壓泵軸向間隙過大而輸油量不足,則應修理,使軸向間隙在允許范圍內;若液壓泵選用不對,則應更換;
9 e" U4 [4 n2 _- \2 _0 X8 e 3、溢流閥不穩定,如由于滑閥與閥孔配合不當或錐閥與閥座接觸處被污物卡住、阻尼孔堵塞、彈簧歪斜或失效等使閥芯卡住或在閥孔內移動不靈,引起系統壓力波動和噪聲。對此,應注意清洗、疏通陰尼孔;對溢流閥進行檢查,如發現有損壞,或因磨損超過規定,則應及時修理或更換;: N1 T' z- ]4 j! p& W: K- S
4、換向閥調整不當,使換向閥閥芯移動太快,造成換向沖擊,因而產生噪聲與振動。在這種情況下,若換向閥是液壓換向閥,則應調整控制油路中的節流元件,使換向平穩無沖擊。
% z3 G1 x# ? [7 j1 k4 W 在工作時,液壓閥的閥芯支持在彈簧上,當其頻率與液壓泵輸油率的脈動頻率或與其它振源頻率相近時,會引起振動,產生噪聲。這時,通過改變管路系統的固有頻率,變動控制閥的位置或適當地加蓄能器,則能防振降噪。$ C+ _. l. G$ `! q2 [) w3 J/ ]
5、機械振動,如油管細長,彎頭多而未加固定,在油流通過時,特別是當流速較高時,容易引起管子抖動;電動機和液壓泵的旋轉部分不平衡,或在安裝時對中不好,或聯軸節松動等,均能產生振動和噪聲。對此應采取的措施有:較長油管應彼此分開,并與機床壁隔開,適當加設支承管夾;調整電動機和液壓泵的安裝精度;重新安裝聯軸節,保證同軸度小于0.1MM等。& ~. A% ]; g7 s1 b; |$ p
在液壓系統中安裝油管、液壓元件、液壓泵的注意事項6 I) B8 K `, m- s H" L. c
在液壓系統中安裝油管的注意事項:, H3 J- K. @) E8 s1 i4 }. y) p: M
1、吸油管不應漏氣,各接頭要緊牢和密封好;
4 E0 G( n) M+ y Q. A 2、吸油管道上應設置過濾器;' v% {' K+ U& f7 S" S S6 I6 p
3、回油管應插入油箱的油面以下,防止飛濺泡沫和混入空氣;
: _( q' h S# g! M* H 4、電磁換向閥內的泄漏油液,必須單獨設回油管,以防止泄漏回油時產生背壓,避免阻礙閥芯運動;& A: c0 a! A* o/ B
5、溢流閥回油口不許與液壓泵的入口相接;- I" V8 s K) V& J8 _4 g
6、全部管路應進行兩次安裝,第一次試裝,第二次正式安裝。試裝后,拆下油管,用20%的****或****溶液酸洗,再用10%的蘇打水中和,最后用溫水清洗,待干燥后涂油進行二次安裝。注意安裝時不得有砂子和氧化皮等。
4 ^; ~( Z7 C) R G( Q 在液壓系統中安裝液壓元件時的注意事項:
3 g, t+ t1 Z% i8 k" k( Y0 \$ e9 a 1、液壓元件安裝前,要用煤油清洗,自制的重要元件應進行密封和耐壓試驗,試驗壓力可取工作壓力的2倍,或取最高使用壓力的1.5倍。試驗時要分級進行,不要一下子升到試驗壓力,每升一級檢查一次;" l8 s+ A1 b# O, @& h
2、方向控制閥應保證軸線呈水平位置安裝;
; Y0 X: a3 L7 D0 c, u; U p 3、板式元件安裝時,要檢查進出油口處的密封圈是否合乎要求,安裝前密封圈應突出安裝平面,保證安裝后有一定的壓縮量,以防泄漏;
; |2 Z: A# ]4 m( k. z6 ]/ i 4、板式元件安裝時,固定螺釘的擰緊力要均勻,使元件的安裝平面與元件底板平面能很好地接觸。
, l# k1 p8 ~$ X9 G$ B Y6 J* l, { 在液壓系統中安裝液壓泵時的注意事項:' B4 ]) p8 J k
1、液壓泵傳動軸與電動機驅動軸同軸度偏差小于0.1MM,一般采用撓性聯軸節聯結,不允許用V帶直接帶動泵軸轉動,以防泵軸受徑向力過大,影響泵的正常運轉;
f2 m# T7 [9 m5 R3 c 2、液壓泵的旋轉方向和進、出油口應按要求安裝;
) h$ p5 F1 u0 j: e8 Q 3、各類液壓泵的吸油高度,一般要小于0.5M。
5 H: E- K6 u; L 如何清洗液壓系統$ G9 i# }/ t4 n/ ?2 q4 Y {, R1 {' i
液壓系統在制造、試驗、使用和儲存中都會受到污染,而清洗是清除污染,使液壓油、液壓元件和管道等保持清潔的重要手段。生產中,液壓系統的清洗通常有主系統清洗和全系統清洗。全系統清洗是指對液壓裝置的整個回路進行清洗,在清洗前應將系統恢復到實際運轉狀態。清洗介質可用液壓油,清洗時間一般為2-4小時,特殊情況下也不超過10小時,清洗效果以回路濾網上無雜質為標準。
2 V+ j2 ]9 C9 j! p" Q 清洗時注意事項:$ @3 D- @* g# L9 r% o" O7 k
1、一般液壓系統清洗時,多采用工作用的液壓油或試車油。不能用煤油、汽油、酒精、蒸氣或其它液體,防止液壓元件、管路、油箱和密封件等受腐蝕;
& b9 c/ l& y6 T. t% ~+ a7 C) q 2、清洗過程中,液壓泵運轉和清洗介質加熱同時進行。清洗油液的溫度為(50-80)℃時,系統內的橡膠渣是容易除掉的; c8 R3 n$ r. r5 i) b0 e: u/ T# a
3、清洗過程中,可用非金屬錘棒敲擊油管,可連續地敲擊,也可不連續地敲擊,以利清除管路內的附著物;
1 S, O" |- h& R+ P. i6 R$ V" _ o 4、液壓泵間歇運轉有利于提高清洗效果,間歇時間一般為(10-30)min;6 h9 m" A) Q' ^: H5 z
5、在清洗油路的回路上,應裝過濾器或濾網。剛開始清洗時,因雜質較多,可采用80目濾網,清洗后期改用150目以上的濾網;1 h, x7 }- v8 o
6、清洗時間一般為(48-60)小時,要根據系統的復雜程度、過濾精度要求和污染程度等因素決定;# }3 A4 d% Q) G! T
7、為了防止外界濕氣引起銹蝕,清洗結束時,液壓泵還要連續運轉,直到溫度恢復正常為止;9 h) U- W3 o; h3 F- t+ g
8、清洗后要將回路內的清洗油排除干凈。
! L1 Z5 m" M" ]( A. P; W" 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