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14789|回復: 52

失去日本制造的日子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11-4-19 13:45:20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個美國女人寫過名為《離開中國制造的一年》的文章,用親身經歷告訴讀者,沒有中國商品,每天都像露營一般艱苦、凄慘,讓美國人因此驚嘆于中國商品的無孔不入。


  這樣的方式帶給我們一個啟示,要看清一個國家在全球產業鏈的坐標,不妨設想失去它后世界將會怎樣。
  那么,我們的近鄰,日本的企業與經濟到底怎么樣了?

  對于日本,我們有著太過復雜的情結,它既與我們一衣帶水,但又時時兵戎相見血淚飛濺,它在一百多年里三次入侵中國,打斷了我們的現代化進程。我們近在咫尺,卻充滿了隔膜與誤解,時時感覺遠隔天涯。

  在地震之前,日本就已經危機四伏。財經評論員葉檀(專欄)曾預言,日本將會破產,因為過去20年,日本國債平均每年以40萬億日元的速度增長。日本的債務總額與GDP之比,已經接近200%。以這個速度下去,2018年日本就會破產。而日本制造也似乎光芒不在,素以質量為王的豐田陷入召回門,全球皆為蘋果而狂,遮蔽了曾經風光無限的索尼、東芝。日本已經“失去10年”,還將再失去多少年?日本經濟會伴隨著地震、海嘯與核幅射而沉沒?

  失去日本制造,世界將會怎樣?

  日本地震,正在讓我們體驗真實版的“失去日本制造”。殘酷的地震總會讓震區的鐘表指針定格,汶川地震定格在2008年5月12日下午14點28分,而日本地震定格在2011年3月11日13時46分,從那個時候起,眾多日本企業的運轉紛紛中止,全球各個產業在不同程度上感受著失去日本制造的陣痛!

  世界并沒有真正地失去日本制造,產業鏈撕裂的傷口也必將彌合,但暫時的“失去”以及由此產生的無限聯想,讓一個真實的日本制造浮出水面。
  
  在產業鏈移植時,日本一定是掌握最高端的一段,把核心技術和利潤緊緊地抓在手中。在許多東道國的合資企業看似生產工廠,實則是在日本布下的銷售網絡。在這個過程中,把許多東道國的品牌也納入了日本經濟的共同體中。許多品牌其實只是有名無實,核心零部件都是日本的。于是,眾多發端于日本的產業鏈條紛紛撒往全球,縱橫交錯。日本人苦苦地將鏈條的一端攥在手中,不像美國那樣,時常會慷慨撒手。日本人不能輸,也輸不起。
  
  隨著世界經濟的新一輪發展,日本制造遇到了新的挑戰。美國的以資本和市場為導向的經濟模式逐漸占優,快速研發、快速生產、快速消費的大規模生產模式成為全球化的主導模式,日本曾引以為傲的軍團式作戰受到挑戰。價格高品質高的日本貨受到了價格、品質適當的美國貨的沖擊,更受到了廉價中國貨的沖擊。
  


評分

參與人數 5威望 +14 收起 理由
小平boy + 1
李澤 + 1 文筆不錯
andyany + 1 似乎未完待續。
老鷹 + 10
huahua22 + 1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表于 2011-4-19 14:19:02 | 只看該作者
恩,有獨到的見解........
3#
發表于 2011-4-19 14:56:2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郭華男 的帖子

離開中國制造的一年
這本書哪位可以分享一下。
4#
發表于 2011-4-19 16:18:13 | 只看該作者
呵呵,說的挺不錯!~~~
5#
發表于 2011-4-19 16:31:09 | 只看該作者
想起一句話:美國人是把世界上沒有的東西給制造出來,賺取專利費用;日本人是把世界上已有的東西給制造到最好,最精,賺取產品的增值費用;而中國人則是把美國、日本已有的東西給山寨,賺取工人的剩余價值。

點評

說的太好了,這就是我們的軟肋  發表于 2011-10-25 11:07
精辟,許多私營企業就是干這活的  發表于 2011-10-23 23:08
說的有見解,我們賺的就是人工費  發表于 2011-10-19 13:26
榨取 工人的剩余價值  發表于 2011-4-19 17:28

評分

參與人數 2威望 +2 收起 理由
haoxuesheng + 1
chntod + 1

查看全部評分

6#
發表于 2011-4-19 16:42:20 | 只看該作者
美國日本發展多少年了?中國才幾年?所以有差距也是不足為奇的,應該清醒的認識到,中國追上日美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包括技術上的以及制度上的,不過相信在吸取消化日美技術的基礎上,一旦中國在制度上取得進展的話,那么我們的前途將會非常光明。

點評

樓上說的有理  發表于 2011-10-23 00:52
中國好像從來不缺少制度,取少的是將制度嚴格的,毫不打折的貫徹執行下來的精神。  發表于 2011-10-19 12:36
7#
發表于 2011-4-19 17:43:34 | 只看該作者
這個中國人需要反思,
8#
發表于 2011-4-19 18:09:28 | 只看該作者
日本為什么會停滯,為什么會有現在的現象?
米國與中國都研究了,其研究結果竟然一致,一點偏差都沒有,
小鼻子的創新不足米國的1/10,這就是最根本原因,但比起我們,依然是有創新的,
在歷史的每一個十字路口,都最終落后,蘋果稍微玩一下,都打垮,這就是差距,
我們其實是懂得自己的,

點評

記得還在念書那會兒,老師說日本和美國創新的不同,比如傳送文件,日本人在傳真機上不斷改進,美國人卻發明了電子郵件  發表于 2011-11-8 13:10
9#
發表于 2011-4-19 19:28:5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老鷹 的帖子

離開中國制造的一年
離開中國制造的一年doc.doc (205 KB, 下載次數: 65)

點評

可惜不是全本,這里只是該書的前四章。  發表于 2011-4-20 08:53
你太有才咯  發表于 2011-4-20 00:06

評分

參與人數 1威望 +30 收起 理由
老鷹 + 30

查看全部評分

10#
發表于 2011-4-19 20:32:07 | 只看該作者
這也算個循環吧,沒有一直占位不動的,時間是一切,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17 01:08 , Processed in 0.075044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