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為客戶選刀過程中筆者總是遇到這樣的情況,很多客戶無論是加工盲孔還是通孔習慣上都一律采用螺旋槽絲錐(通常認為螺旋槽右旋)。當然,這句話不是說不能使用。問題是合理不合理呢?一開始我以為這只是一點小問題,給客戶提醒一下就行了。可是近日來隨著選刀客戶越來越多,我覺著這個問題還是廣而告之一下為好。無則加勉,有則改之嘛!如有不妥的地方,還請同行專家斧正。+ V H; K: ?' h$ \4 q1 x) q& d
在盲孔加工過程中牽涉到退刀的問題。退刀過程如下圖示:
; O+ s' }# K" f9 G( r3 I
01.jpg (49.93 KB, 下載次數: 8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盲孔絲錐退刀
2011-3-11 10:06 上傳
7 s: }& \7 i* r" G+ q# w
在螺紋末端會有殘留的切屑:7 s1 `' g& J$ e1 q( X. ^% i
01.jpg (35.05 KB, 下載次數: 7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殘屑
2011-3-11 09:12 上傳
5 { R8 L! u+ W/ r' V" @; [殘留切屑在絲錐反轉退刀時最容易使刃口崩刃甚至是絲錐斷裂:
1 {6 g. b9 v5 k' S; ~
01.jpg (38.56 KB, 下載次數: 8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崩刃
2011-3-11 09:15 上傳
; n+ C# O* n% w. x- V i不要小看退刀時的這一點擠壓,這個沖擊載荷是整個最大切屑力的70%甚至更多。若絲錐只單純強調硬度而沒有合理兼顧韌性的話,極有可能就出現崩刃。" V; n( E! ~7 r* `: c6 g
理論上絲錐不應該留后角。這樣在盲孔退刀的時候可以切斷殘屑。但是,后角為0的話摩擦會很大很大,所需扭矩成倍的提高,刀具磨損嚴重??紤]到實用與安全的合理兼顧,因此一般應留有適當的后角。
+ I3 M: ^/ N. r$ N+ F @3 V# J, R所以說,螺旋槽絲錐是一款很有問題的絲錐,天生就有缺陷。但是目前加工盲孔又沒有比它更好的設計(螺紋銑刀和擠壓絲錐除外)。權衡一下,加工盲孔還得用它。 ]5 q$ b8 r/ D* ]9 z" T) p/ A
但是通孔就不一樣了。雖然也會有退刀,但是不會有殘留切屑,無沖擊載荷。所以會有螺尖絲錐和螺旋槽左旋絲錐這兩款優秀的設計。當然直槽絲錐也可以。
4 k9 K; t$ A0 r' Q+ d9 X4 q: u; [# s所以,針對通孔加工,最好不用螺旋槽絲錐。盲孔加工那是迫不得已,不用沒辦法。
* V' {. Q" a% q
2 `$ h- R" W4 V另外,再想補充一點。雖然絲錐用料是一方面,但是合理的設計也尤為重要。因為前幾一個客戶說他的焊達450耐磨鋼OSG的硬質合金絲錐干兩個孔就廢。我說我的鈷高速鋼能干,他不信。哎~其實他不知道,我給他選的那款加工鎳合金的左螺旋槽絲錐都可以干到焊達500和威達1100。正適合他的通孔用。因為之前有客戶拿它來攻威達1300。+ S# ^' W" z7 Y* T& |3 j
最后附加的這點不是做廣告,只是有感于斯。做進口絲錐這么多年了,我覺得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拿的是把好刀,而是你明明知道是把好刀卻裝作視而不見。==- H! \! y% R) m8 `% ?& \
: r C& R9 d# Y; E ?4 R%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