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密歇根大學2008年曾宣布研發出一種高效節能的“鳳凰處理器”,今天這種實物終于被制造出來,它的外形極為小巧,僅有大約1平方毫米,密歇根大學的科研小組已經將其應用到一種生物醫學傳感器中,用于監測青光眼患者的眼壓,將來還可以用許多這樣的微型芯片形成一個傳感器網絡,用于監測空氣和水源等。另外,還能將其置于混凝土中,用于監測建筑和橋梁的結構變化。
, i. O- Z8 |; T/ s" y6 n密歇根大學的新聞公報曾表示,這一名為“鳳凰處理器”的芯片創造了低耗電量的新紀錄。在“睡眠模式”下,它的能耗僅為30皮瓦(1皮瓦為一萬億分之一瓦)。從理論上講,普通手表電池的電量足夠這個芯片運行263年。
: B! ]! I7 S$ p) q, r! X; l
4 U9 t, B/ I& j1 v3 G: A密歇根大學電子工程和計算機科學系的戴維·布洛烏介紹說,大多數情況下,處理器的電池都比處理器本身大很多。例如筆記本電腦的電池要比電腦處理器大很多,卻只能提供幾個小時的電力。由于“鳳凰處理器”耗電量極低,因此電池尺寸及整個系統的尺寸大大降低。3 e! f I! }$ f$ B* H$ [
7 ~% K$ f0 P) l. ^
bb.jpg (24.92 KB, 下載次數: 4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1-2-23 14:29 上傳
7 c! Y+ m7 u'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