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華斌:今天在商學院碰見某人力資源老師,她問我這次有什么感慨;我說本來沒有感慨,誰知見到你就想起了在華盛頓羅斯福紀念廣場的石墻上的文字,“沒有一個國家,不管多么富裕,可以承受對人力資源的浪費。-----富蘭克林.羅斯福”
2 M. A2 m, [% v, h# @& F. s5 w
* H0 U( {. V( s2 S我相信任何中國人看到這文字都會是酸溜溜的,因為我們國家剛好就是被羅斯福總統反對的樣板;雖然我們富裕了,而且我們有些人還真的是富了;然而我們是如何富的呢,并不是人力資源開發而富裕的;反而是對人力資源浪費才使我們富裕的,這就是我們當今中國的特色。也正因為如此,世界上最大人力資源浪費的國家叫“中國”。! A0 g- C6 F, W+ ~
( U9 Y1 f) S, T6 s1 y, z6 E
首先當我們的國有企業陷入困境時,我們是通過下崗分流而走出困境的;下崗分流是干什么,就是要造原子彈的去賣茶葉蛋;這就是我們全社會大下崗運動的目的。當初我單位下崗更有意思,就是要正規鋼鐵本科生下崗去搞第三產業;而把電大生留下來搞鋼鐵。這就是我們這個奇怪的社會,因為國家資源掌握在領導手里;他(她)說誰是人才,那么這個人就是人才;這就是我國流行至今的人才標準:“領導”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邦I導“說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而且還是“不服不行”。) a( p, b0 A' ?3 C! w
* l" M5 p7 n6 f' h, y是啊!當初我單位要我下崗時,我還據理力爭;說自己是人才,應該在國有管理崗位上“為國爭光”。我說自己在質量管理論文上就公開發表文章300多篇,而當時我單位的院士也只發表文章120篇。此外我單位當時推薦宣傳部門的一位領導為國家級人才,理由就是他公開發表了各類文章180多篇。所以我說即使不比自己的真才實學,僅從文章的數量與質量比較就能證明自己是人才;因為我的文章全部是不收版面費的國內外正規雜志。( _/ U8 B% \6 g0 p
0 K% s8 u/ `4 `7 o誰知我單位負責人是這樣對我說的:“你就是我們國家需要的人才,我們現在也要你下崗;我們現在是寧可生產力倒退,也要把領導的眼中釘除掉;這就是我們社會所需要的改革。今天要你下崗不是那一個領導的意見,而是所有領導的共同意見;就是鬧到中央,最后你還是必須下崗;這就是我們國有企業的改革”。事實也的確如此,后來安排了一位電大女生頂替我的崗位;同樣我單位還是全國質量管理的標兵。看來我們社會就是這樣的,并不是你創造成績;而是崗位創造你。所以我們社會才是伯樂識馬的社會,而“千里馬”是由伯樂創造的;不然千里馬根本就不存在。我們社會誰是伯樂,當然“領導”就是伯樂嘛。所以“領導”說在企業寫小說的是人才,而我這寫專業論文的竟然不是人才;這就是我們這個奇怪的社會,它完全按照“領導”的好惡來評價你。說你是人才了,哪怕你是文盲也是人才;說你不是人才,哪怕你是博士同樣也不是人才。1 d+ j, x( d; x! ^: j/ N
; E4 v1 R3 d! L' q# r1 @' Y" Q
看今天的中國大地,到處是經濟騰飛;然而相當奇怪,就是大學生就業越來越艱難;而且想按照自己的專業就業更是難上加難。所以我碰到一些到海外的中國大學生,他們竟然寧愿選擇到海外就業;為什么,因為國內要他們到體力勞動崗位上去與農民工爭飯碗。而且我們社會的輿論導向也是如此,說大學生是基礎教育;體力勞動應該是正常的。可是我在美國看到專業技術人員失業寧愿拿救濟金,也不與體力勞動者爭飯碗。這難道是觀念差異嗎,實際還是我們社會的就業機會不公平的原因。
- H8 w- a- u* T6 k. G8 K! Z" \ e9 e" A& l' W# v O2 O
我碰到一位東南亞的企業家,他說中國下崗人員中的確藏龍臥虎;他說他的企業本來要垮了,就因為招聘了幾個中國同行的下崗人員;誰知竟然創造出新的企業競爭力。最后企業不僅沒有垮,反而快速發展;從而使他認識到中國大陸真的是個人才聚集地。所以品嘗到甜頭的他,竟然每年都到中國大陸招聘那些被中國大陸遺棄的人才;而這些人才成為他企業持續增長的源泉。
# s% a4 B$ z9 J/ H8 ^6 B
# G( s g6 o9 `/ o8 w, w1 i是??!如果我們進行人力資源調查,發現中國不是浪費人力資源;而是根本不需要人力資源。如我們見到西方國家當官的全部是政治人物,而搞科研和技術的全部是專業人才;兩條平行線互不干涉。然而再看我們中國大陸當官的竟然清一色的工程技術人員,而這些人還是科研和技術的權威。最后帶給我們的是什么,是把浮夸當成創新的科學技術;也正因為如此,我們社會竟然把人家用的工業添加劑當成自己的科技創新成果;從而引發全世界學術界的笑話。- E# `( f2 J. x7 f; t. S, e2 u
! e: `8 K5 f/ k2 p看今天的中國大地雖然專業越來越多,實際所需要的知識就是一個;那就是吹牛拍馬,目的就是當官;至于當官后的素質是什么,同樣還是吹牛拍馬。而至于實際專業是干什么的,估計已經沒有幾個人知道了;因為只要你當官了,那么你就是你原來專業領域的權威。正因為如此,所以當大學生沒有工作崗位時竟然眾口一詞地“到體力勞動崗位去”;這就是我們今天的人才觀念。我百思不得其解,為什么中國大陸根本不需要人才卻能創造出富裕呢;這也是外國人想解開的課題。這就是中國大陸,一個不需要人力資源的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