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自我介紹一下,2010年7月畢業于山東一所普通二本學校,專業是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實際情況是2010年初學校就沒什么事了,只剩畢業論文。于是大部分人直接找工作了。
0 G6 {0 R# u& Z
在學校的時候也去過幾次招聘會,總感覺工資低,離家又遠,就沒了在外工作的念頭。在找工作之前其實我有點猶豫,當地有兩個企業,一個是化工類,一個是機械類。本打算去化企上班,因為輕松,并且大量招人。但考慮之后還是放棄了,畢竟危險性還是有的,而且還不是本專業,那四年豈不是白讀了。
- y) X# R+ x( f5 }) u
3月初,決定去機械廠上班,但該企業只招操作工,就是干車床的,當然還有其他床子。當時考慮做這個可以先學點技術,畢竟學校里也接觸過這些東西。但最主要的是沒有自信,感覺大學白讀了,什么都學得不扎實,說說能知道,再往深了講,就說不明白了,一竅不通。還有一個不好的習慣,我不太喜歡聽講,總是自己看書,能看懂的就懂了,懂了再去請教別人。
3 S" w k7 |- g0 }
出于這個想法,我去報名了,跟了一名師傅學車床,普車cw6163c,俗稱30。身份就是一名操作工,和剛去的初中一樣,工資20一天,學徒三個月。這個時候,我其他同學都直接進技術部了,大部分是在制圖。說實話我也想進,但技術又實在沒有。 * x6 z3 E' D" w
剛開始是兩班倒,10小時。雖然只站在邊上看,但也不輕松。廠里本科生幾乎沒有,不幾天就都知道有個本科生在學機床,見面問得最多的就是“本科生怎么來干這個”,我只能笑而不語。 % P7 b0 Q0 M" E/ s+ d% @
慢慢的開始自己動手加工一些簡單的零件,看師傅磨刀。量具什么的還都會用,只是沒見過內徑表,等用的時候師傅也仔細的說明白用法了。隨后工件也難干了,要考慮加工順序等等。師傅帶徒弟說白了就是多了一個幫手,等他看你會干了,就會放手讓你去做,而他本人就去溜達了。好在師傅人還好,也不怎么說我,沒見過的活我仔細地看,有機會就自己試試,等學會了看看其他圖紙。當然也有脾氣不好的師傅,開口閉口罵罵咧咧。師傅教你東西,這我很感激,但隨后我不這么想了,車間里,利益總是第一位,你好心不一定有好報,相反反而會吃虧。 % d$ [3 p2 y6 N! ^; J A6 L
不知不覺就三個月了,期間磨刀次數不到五次,車刀開槽只見過沒開過,說白了就是,有磨好的刀,能干活。沒刀,干瞪眼。期間大約請假回學校待了半月多,實際學徒也就兩個半月。出徒后沒調崗,依舊在30上干,由兩班變成了三班倒。剛出徒最大的問題就是磨刀,當初學徒有師傅的刀,干著挺順手的活現在干不了。外圓刀還能將就著用,內孔刀怎么都磨不好,一天都干不了師傅半天的活。一天的時間都浪費在磨刀上了,崩刀,磨刀,如此循環。總是這樣也有點煩了,也在考慮這是何苦,干點別的說不定也不用這么麻煩。煩歸煩,但我從來不找別人幫我磨刀,慢慢的也能干了,速度也提上來了。 工資慢慢漲了,從學徒20,到現在2500左右。碰到新活也是怕,怕自己干不了,能干的了得速度也是慢,別人一刀能完事,我得兩刀,甚至三刀。一是刀磨得不好,而是不敢吃刀。
5 a0 D; D$ t8 X; s2 o0 ]
2010年下半年就適應了,也不怎么擔心了,也漸漸麻木,三班倒除了上班就是吃飯睡覺,再加上車間形形色色的人,也開始覺得厭倦。但看著工資還算可以,有時候也會覺得干這個也挺好。 7 Q0 R7 u# @+ d( A4 m
一直想進技術部,卻又一直沒信心。而我們的技術部也無非就是制圖,出圖。也問過辦公室技術部招人不,答復是:招,得看招什么樣的人。于是也沒仔細問。大學里的課程還是有用的,幾乎都能用得著,不明白了就回來查查書。但查明白了又怎樣,不過是個操作工。
; C, h! Q" O/ F) [0 b
新的一年,公司又招兵買馬,招聘機械制造專業人才,電焊,操作工。看到“專業人才”,我又糾結了,自己還是不專業,但要專業到什么程度才敢去應聘,卻也無從知道。只能慢慢等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