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19137|回復: 19

對國內數學的思考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11-1-3 14:23:46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源:http://lqtao99.blog.163.com/blog/static/429873072009913114137760/
) D% c- N+ g! C' E' H5 z$ O這個文章太長,我只摘抄感興趣的幾段,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 }( |6 f; ]  K; r( p/ B1 {7 P5 }' n% E6 ~7 S
“我們可以看看中值定理提出者的生卒年,這樣可以給我們重要的啟示。(依照邏輯順序排列) % k7 v3 x5 G8 r- F+ W% E
1 費馬定理 Fermat 1601-1665
% l! q8 |" W1 U8 J. V# s% O& ]4 r2 羅爾定理 Rolle 1652-1719(標準教科書證明利用了費馬定理)
4 v+ _3 l" {8 ?$ g3 拉各朗日 1736-1813(證明利用了羅爾定理)
" J4 K& m, m& a4 柯西 1789-1857(證明利用了拉各朗日 定理) # ~1 t/ H7 J, ^6 i, f3 L
5 洛必達 1661-1704(證明利用了柯西定理) 2 n/ l, }, a/ v% H) e# m
6 泰勒 1685-1731(證明利用了柯西定理) 4 ^" X$ K. y) d5 P/ q
現在我們能夠看到明確的問題了! ! h2 M' t5 u- x, |! i. s% v0 |- E
1、從羅爾定理到拉各朗日幾乎用了50 年以上的時間(由于缺乏詳細的史料,我們自能根據生卒年大致分析),從拉各朗日到柯西也大概用了50 年時間。 : K9 i! n7 X1 b, h8 N
啟發:我們往往驚嘆于數學教材的嚴密和體系宏偉,但是事實證明,就是這幾個中值定理,就花了人類100 年的時間(請考慮世界上研究數學的人的數目),我們所看到的邏輯嚴謹,周密都不過是對歷史整理后的假相。當然時代進化到21 世紀,我們不能用18 世紀的速度要求人類和自己)。
3 c+ D& x* u" U  F2、洛必達,泰勒出生都比柯西早100 年,何以他們提出的中值定理的證明卻利用了未出生的人的定理呢?
( L$ M+ [- I) {4 i" H: {對這個問題,我們可以肯定的是:泰勒的原始證明,洛必達的原始論證都沒有用到柯西定理!!而現在我們所看到的證明是數學史家在對歷史進行梳理后的產物!泰勒,洛必達所用的概念肯定比柯西原始,可能還非常不嚴密。
5 ]/ s- t0 `0 L2 }這兩點對我們的總的啟示是,即使是世界上第一流的頭腦,也難以在短時間內創造非常嚴密的系統的理論。我們中國的教材在物理,化學上提及了歷史但是在數學上卻忽略了。
9 q4 E  K  f! c  y' F當年我在學習數學分析的時候就非常自卑,為什么別人能夠創造這樣美妙的體系,而我們就不行。現在終于明白了。 ! F3 P* _1 N8 I6 D6 }
, T6 B; J# ~7 d3 l# L" V
' _; o# O5 C2 _# c3 Q8 I' q$ S
“三、在數學教材中,除了擺事實(用公里化的方法把文章做得花團錦簇一般)自能使學生成為可憐蟲,在事后諸葛亮們得整理下,本來令人佩服得天才成了高不可攀的神袛。嚴重打擊學生的興趣和自信。而對歷史發展進程的整理也歪曲了數學發展的真相,使得歷史發展的進程被抹煞,本來自然的,可以理解的idea 的發展成為高不可攀的絕妙證明。學生成為一個袖手旁觀者,而不是一個數學發展的見證人和參與者。而我們中國需要的更多的就是這種開拓性人才!! ”
0 A4 |" A- T8 ^3 {& E
; g2 `! r: E0 y1 X) _" r% Q# A( `敝人的感受:
3 i6 b0 E! E* l+ S) U# w; H要看書,別看整理過的,看大師的筆記,札記和草稿,看那種書邊邊上的注解。大師也是人,我就不信他們看到女人能想到公式!
3 d; t2 v4 D2 v) L& g# N5 m+ E" M* N看書莫想看全,別以為從頭到尾全掌握了才能干活。敝人看《結構力學》只學會了靜定桁架結構,后面的靜不定及剛架等根本看不懂,超出了直覺所能感知的范疇,純粹是數學推導。直覺不能把握的,敝人就感覺不可靠,既然不可靠,就不敢用。我看到有些人無論什么結構都打開軟件一通分析,見綠就減,就紅就加,還大呼簡單,連原始約束條件都沒弄對……我是沒這膽量。2 W3 k1 r! _* I2 G
我只會用自己掌握的東西去設計,也就是手里拿著錘子,看什么都是釘子。此處沒有釘子怎么辦?拿出錘子,新釘上一個釘子!) g; [7 D. \4 Z: f; W
從領會了桁架結構的妙處時,就對實腹結構沒興趣了,桁架多簡單,直來直去,棱角分明,男人的結構!一個大支重平臺怎么做?很簡單,找出三個支撐點,每個點用三根桿撐住,“化面為點”,哈哈……
' V, Z( O/ d5 }' {9 E兩種天車結構對比,有圖有真相。" b" Y' B) A4 z* N- a( J
- D6 v+ o+ g& ^: N; O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注冊會員

×

本帖被以下淘專輯推薦: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表于 2011-1-3 15:21:49 | 只看該作者
哈哈,厲害。
- }( x6 D/ \6 K2 i6 M去年到底受了什么打擊,更名為無能?

點評

當時我拒絕為之更名無能,五更雞生氣了,我才改的。  發表于 2011-1-3 15:30
3#
發表于 2011-1-3 16:13:15 | 只看該作者
哈哈,大過年的,哪里有討論繁復數學,$ o* ^9 Y. k$ @7 Y% g* H1 e* D
我一個認識的博士,一個計算機公司的總工,高人,終于回歸本職專業了,搞煤層氣去了,那哥們計算機系統的水平何止是了得,但能源行業太誘人了,
* n- U/ R3 B) q6 L6 Y6 o. ]* [大家都沒有時間思考,哪里還有深刻?
4#
 樓主| 發表于 2011-1-3 18:00:2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無能 于 2011-1-3 18:14 編輯
2 |) o" [" |" g/ e- j6 m  V9 m  o7 ]8 ?1 x9 o5 W. e
回復 2266998 的帖子
+ j& O) y* m* g0 T4 P% l( \% J/ W( R( {. r7 b/ K
大俠高見!敝人所知,今年煤層氣鉆機是個熱門!
5#
發表于 2011-1-3 19:41:16 | 只看該作者
數學是搞工程和科研的基礎。1 Q' C) B' D: i1 Y/ H. V& O
但現在整個社會比較功利,數學物理基礎學科的發展狀況令人擔憂。
0 x4 G: h% K" H9 _以我們齒輪行業為例,如果要設計齒廓,微分幾何是基礎。
1 Q% S2 f! U9 e9 T# `) D但現在國內很多學校的現狀是,找不到可以講授微分幾何的老師而無法開課,學生只得自學,效果可想而知。
6#
發表于 2011-1-3 20:34:25 | 只看該作者
無能大蝦高人,俺周圍的玩家兒很多,煤層氣今年是個好東西,玩的很多,看人家能回歸專業也很逗,俺飄在外面時間也長了,大家嘲笑,估計俺有生之年再也不會回歸專業了,除非與米國打仗,哈哈

點評

操作失誤,手機屏幕小,好像點評錯了地方。  發表于 2011-1-4 10:28
證明龐加萊的邱成桐,就是研究微分幾何的。  發表于 2011-1-4 09:45

評分

參與人數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生而為贏 + 1 998大俠,當年學的什么專業啊?莫非是導彈?.

查看全部評分

7#
發表于 2011-1-3 21:04:25 | 只看該作者
從1-10的十個數字,有誰比俺更清楚的?3 m4 h8 e) g/ ]
哈哈!
$ m4 D6 k; \  z! u  x; J博士會用,但俺更懂1-10 是如何設計出來的!         原來就是五更雞呀!還想了好久怎么不見了,期待會面!
8#
 樓主| 發表于 2011-1-3 23:31:1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狙擊手 的帖子  n9 ]; Z" ]$ ^1 h7 [5 T
/ J" n2 w' O- I; |
樓上大俠的工藝技術,敝人佩服!' }" K, f( X* Z
敝人所言,都是心中所出,絕對不是人云亦云的抄書,對錯先不論,只求真誠。3 f& {* M# W, G; S' w9 K3 N! O
9#
發表于 2011-1-3 23:40:11 | 只看該作者
樓主大學什么專業啊,居然還學數學分析% Q' t$ T4 [7 _
10#
發表于 2011-1-4 08:19:1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無能 的帖子" ~7 F/ m  I* p) k0 n

+ O( ~( M( w' N8 G無能老弟應該根據自己的特殊愛好和能力規劃一下自己的發展,不必按照機械工程師的一般路子來走。  Q, z, f# s8 e  h5 `

點評

可以去做科學家!  發表于 2011-1-4 12:23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8-18 15:34 , Processed in 0.073504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