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樓主 |
發表于 2006-11-9 15:41:29
|
只看該作者
Re: 工程材料的分類及性能
4.硬度
1 {' q% w9 C; _硬度是材料表面抵抗局部塑性變形、壓痕或劃裂的能力。通常材料的強度越高,硬度也越高。硬度測試應用得最廣的是壓入法,即在一定載荷作用下,用比工件更硬的壓頭緩慢壓入被測工件表面,使材料局部塑性變形而形成壓痕,然后根據壓痕面積大小或壓痕深度來確定硬度值。從這個意義來說,硬度反映材料表面抵抗其它物體壓入的能力。工程上常用的硬度指標有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和維氏硬度等。
2 _# ]/ }" [( x* Y3 N0 ?(1)布氏硬度HB # ~- q2 h- f9 T2 A' B' {) s% z
布氏硬度是用一定載荷P,將直徑為D 的球體(淬火鋼球或硬質合金球),壓入被測材料的表面,保持一定時間后卸去載荷,根據壓痕面積F確定硬度大小。其單位面積所受載荷稱為布氏硬度。' }5 V, X0 K( D! o+ R
由于布氏硬度所用的測試壓頭材料較軟,所以不能測試太硬的材料。當測試壓頭為淬火鋼球時,只能測試硬度小于450HB的材料;當測試壓頭為硬質合金時,可測試硬度小于650HB的材料。對金屬來講,鋼球壓頭只適用于測定退火、正火、調質鋼、鑄鐵及有色金屬的硬度。材料的σb與HB之間,有以下近似經驗關系:
' w G$ d- T# r, ]0 ?$ d對于低碳鋼:σb≈0.36HB; ^0 F4 f# D9 r2 j
對于高碳鋼:σb≈0.34HB;! b5 f& j2 o0 M# S( u1 r
對于灰鑄鐵:σb≈0.10HB。
4 m$ i) J' \4 V( S8 E1 |4 m(2)洛氏硬度HR 6 D3 v; F+ o8 \4 a8 W% [
洛氏硬度是將標準壓頭用規定壓力壓入被測材料表面,根據壓痕深度來確定硬度值。根據壓頭的材料及壓頭所加的負荷不同又可分為HRA、HRB、HRC三種。; _9 D+ }$ F7 d
HRA適用于測量硬質合金、表面淬火層或滲碳層;
2 n7 p% f; D4 x' n: R/ X; |HRB適用于測量有色金屬和退火、正火鋼等;2 B1 o; D7 \' J) a
HRC適用于測量調質鋼、淬火鋼等。
% ~' A. Y: x7 ~ j' {洛氏硬度操作簡便、迅速,應用范圍廣,壓痕小,硬度值可直接從表盤上讀出,所以得到更為廣泛的應用。3 d& F# H" f( _4 I- }# b( N8 U
(3)維氏硬度HV
# u( H E, \5 d0 m維氏硬度的實驗原理與布氏硬度相同,不同點是壓頭為金剛石四方角錐體,所加負荷較小(5~120kgf)。它所測定的硬度值比布氏、洛氏精確,壓入深度淺,適于測定經表面處理零件的表面層的硬度,改變負荷可測定從極軟到極硬的各種材料的硬度,但測定過程比較麻煩。
* M9 Z) y3 Y% W% Y* {6 d' A5.疲勞強度7 R& N, h8 ^+ f0 p0 O
以上幾項性能指標,都是材料在靜載荷作用下的性能指標。而許多零件和制品,經常受到大小及方向變化的交變載荷,在這種載荷反復作用下,材料常在遠低于其屈服強度的應力下即發生斷裂,這種現象稱為“疲勞”。材料在規定次數(一般鋼鐵材料取107次,有色金屬及其合金取108次)的交變載荷作用下,而不至引起斷裂的最大應力稱為“疲勞極限”。光滑試樣的彎曲疲勞極限用σ-1表示。一般鋼鐵的σ-1值約為其σb的一半,非金屬材料的疲勞極限一般遠低于金屬。# \) D+ a1 q( j) b' \
疲勞斷裂的原因一般認為是由于材料表面與內部的缺陷(夾雜、劃痕、尖角等),造成局部應力集中,形成微裂紋。這種微裂紋隨應力循環次數的增加而逐漸擴展,使零件的有效承載面積逐漸減小,以至于最后承受不起所加載荷而突然斷裂。
! I# U6 R a5 O( D, l通過合理選材,改善材料的結構形狀,避免應力集中,減小材料和零件的缺陷,提高零件表面光潔度,對表面進行強化等,可以提高材料的疲勞抗力。
1 @$ \5 `; d3 I' r* z, B6 h6.韌性; w( A8 K" v) l; k8 g/ O
材料的韌性是斷裂時所需能量的度量。描述材料韌性的指標通常有兩種:
% |" n# K. O; r( l0 h(1)沖擊韌性aK
0 p: m$ G& O# U* N沖擊韌性是在沖擊載荷作用下,抵抗沖擊力的作用而不被破壞的能力。通常用沖擊韌性指標aK來度量。aK是試件在一次沖擊實驗時,單位橫截面積(m2)上所消耗的沖擊功(MJ),其單位為MJ/m2。aK值越大,表示材料的沖擊韌性越好。% G# z$ F# P4 C& ] @5 I. T
標準沖擊試樣有兩種,一種是常用的梅氏試樣(試樣缺口為U型);另一種是夏氏試樣(試樣缺口為V型)。同一條件下同一材料制作的兩種試樣,其梅氏試樣的aK值顯著大于夏氏試樣的aK值,所以兩種試樣的aK值不能互相比較。夏氏試樣必須注明aK(夏)。& q4 {6 |$ b! y) V- o5 z
實際工作中承受沖擊載荷的機械零件,很少因一次大能量沖擊而遭破壞,絕大多數是因小能量多次沖擊使損傷積累,導致裂紋產生和擴展的結果。所以需采用小能量多沖擊作為衡量這些零件承受沖擊抗力的指標。實踐證明,在小能量多次沖擊下,沖擊抗力主要取決于材料的強度和塑性。
; w. I6 o$ B$ U3 o+ L% w(2)斷裂韌性K1
! [+ Y1 h- f) p$ G# s& b F" h在實際生產中,有的大型傳動零件、高壓容器、船舶、橋梁等,常在其工作應力遠低于σS的情況下,突然發生低應力脆斷。通過大量研究認為,這種破壞與制件本身存在裂紋和裂紋擴展有關。實際使用的材料,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冶金和加工缺陷,如氣孔、夾雜物、機械缺陷等,它們破壞了材料的連續性,實際上成為材料內部的微裂紋。在服役過程中,裂紋擴展的結果,造成零件在較低應力狀態下,即低于材料的屈服強度,而材料本身的塑性和沖擊韌性又不低于傳統的經驗值的情況下,發生低應力脆斷。7 D' d+ O# |1 s" r/ w
材料中存在的微裂紋,在外加應力的作用下,裂紋尖端處存在有較大的應力集中和應力場。斷裂力學分析指出,這一應力場的強弱程度可用應力強度因子K1來描述。K1值的大小與裂紋尺寸(2a)和外加應力(σ)有如下關系:) o; W1 i: V K
(MN/m3/2)
6 q6 m1 ]9 v- ^" z8 L" u& U式中:Y 與裂紋形狀、加載方式及試樣幾何尺寸有關的系數;
/ ]0 \) I3 T6 `) {, X2 ^σ 外加應力;
6 H/ R. K7 [: W( }' L/ h' p* ~a 裂紋的半長。
; U0 s5 B6 f9 h$ n由上式可見,隨應力的增大,K1也隨之增大,當K1增大到一定值時,就可使裂紋前端某一區域內的內應力大到足以使裂紋失去穩定而迅速擴展,發生脆斷。這個K1的臨界值稱為臨界應力強度因子或斷裂韌性,用K1C表示。它反映了材料抵抗裂紋擴展和抗脆斷的能力。
; i. D6 P9 U& _# B5 S5 Y材料的斷裂韌性K1C與裂紋的形狀、大小無關,也和外加應力無關,只決定于材料本身的特性(成分、熱處理條件、加工工藝等),是一個反映材料性能的常數。+ M0 M' W3 v# x: M/ a* K
0 j/ P3 x1 n& R0 h
t2 Z( c! t: f2 E3 W8 K二、物理性能, k% Y" D0 O3 x' f' f
1. 相對密度2 D+ D5 F7 N T7 B% K" F
密度ρ是指單位體積材料的質量,它是描述材料性能的重要指標。不同材料的相對密度不同,如鋼為7.8左右;陶瓷的相對密度為2.2~2.5;各種塑料的相對密度更小。材料的相對密度直接關系到產品的質量,對于陶瓷材料來說,相對密度更是決定其性能的關鍵指標之一。
7 Q+ y1 g1 h5 a, x8 j抗拉強度與相對密度之比稱為比強度;彈性模量與相對密度之比稱為比彈性模量。這兩者也是考慮某些零件材料性能的重要指標,如飛機和宇宙飛船上使用的結構材料,對比強度的要求特別高。
, |$ G( D0 ~: r% R4 f) W$ F2. 熔點
" h7 {- h) |. b4 x ~1 F0 c+ N* H熔點是指材料的熔化溫度。通常,材料的熔點越高,高溫性能就越好。陶瓷熔點一般都顯著高于金屬及合金的熔點,所以陶瓷材料的高溫性能普遍比金屬材料好。由于玻璃不是晶體,所以沒有固定熔點,而高分子材料一般也不是完全晶體,所以也沒有固定熔點。
* ]7 ^5 N. s$ M3. 熱容量
% @5 n" |! t7 y) f8 b在沒有體積變化時,熱容量C是溫度變化1℃時材料熱量的變化。, x( x0 D( S I# X) e# ?, J
材料中各種不同的相變熱是重要的,最典型的相變熱是熔解熱和蒸發熱,它們分別是材料熔化和氣化所需要的熱量。相變時材料內部的原子或分子結構發生了變化,這使材料中的熱容量也發生變化,所以科學家們經常利用測定材料熱容量的變化來分析相變過程。
* r! k% z! K1 l6 b$ C7 `- g& e4. 熱膨脹性9 H6 S! y) r: ~7 o, l; ^
材料的熱膨脹性通常用線膨脹系數αL來表示。它表示每變化1℃時引起的材料相對膨脹量的大小。對于精密儀器或機器的零件,熱膨脹系數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性能指標;在有兩種以上材料組合成的零件中,常因材料的熱膨脹系數相差過大而導致零件的變形或破壞。. o H; |6 K* H( S) Z- X. I Y
一般來說,陶瓷的熱膨脹系數最低,金屬次之,高分子材料最高。
# D8 S+ S, k5 ], D [4 H, s5. 導熱性* M6 u4 Z2 O4 F6 M! ?0 T. q
熱量會通過固體發生傳遞,材料的導熱性用導熱系數λ來表示,其單位為W/(m·K)。% r/ S [% @9 @8 q9 D
材料導熱性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材料的使用性能,如果零件材料的導熱性太差,則零件在加熱或冷卻時,由于表面和內部產生溫差,膨脹不同,就會產生變形或斷裂。一般導熱性好的材料(如銅、鋁等)常用來制造熱交換器等傳熱設備的零部件。5 U/ r5 W: R8 x$ p i
通常,金屬及合金的導熱性遠高于非金屬材料。
, c9 P# x8 l6 |' | E2 t6. 磁性
( k4 q7 N3 t! Q$ d/ T材料在磁場中的性能叫做磁性。磁性材料又分為軟磁性材料和硬磁性材料兩種。軟磁性材料(如電工用純鐵、硅鋼片等)容易被磁化,導磁性能良好,但外加磁場去掉后,磁性基本消失。硬磁性材料(如淬火的鈷鋼、稀土鈷等)在去磁后仍然能保持磁場,磁性也不易消失。許多金屬材料如鐵、鎳、鈷等均具有較高的磁性,而另一些金屬材料如銅、鋁、鉛等則是無磁性的。非金屬材料一般無磁性。
n8 i9 F6 M8 T* E( r! m6 ^9 G磁性不僅與材料自身的性質有關,而且與材料的晶體結構有關。比如鐵,在處于鐵素體狀態時具有較高磁性,而在奧氏體狀態則是無磁性的。
, y: F) }: d% {& E& M7. 導電性: |' V2 ^ o' E$ p- T5 s! h# X
一般用電阻率來表示材料的導電性能,電阻率越低,材料的導電性越好。電阻率的單位用Ω·m表示。8 |( @) G- `4 x! u- _5 J6 s
金屬及其合金一般具有良好的導電性,而高分子材料和陶瓷材料一般都是絕緣體,但是有些高分子復合材料卻具有良好的導電性,某些特殊成分的陶瓷材料則是具有一定導電性的半導體。0 B. |* H& K% D" I$ y6 [! v8 _1 g
通常金屬的電阻率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加,而非金屬材料則與此相反。+ Q- w" V) X8 d; }, q8 q' v/ W
8. 介電常數
; n7 N( j8 `/ g9 J) ^4 H雖然絕緣體不能導電,但它們對電場并不是毫無反應的。表示絕緣材料電性能的物理量稱為介電常數ε,單位是F/m,真空介電常數ε0=8.85×10-12 F/m。
! }8 S/ h/ L2 [絕緣材料的介電常數ε與真空介電常數ε0之比,稱為該材料的相對介電常數:
" {6 e- z6 d) @) v/ ^2 U7 ^% r5 n2 K5 m
三、 化學性能3 N* @4 r- Q% h; I" l3 [' E
1. 耐腐蝕性
- u" f ]0 n6 ?( [$ |, P8 {; s耐腐蝕性是指材料抵抗介質侵蝕的能力,材料的耐蝕性常用每年腐蝕深度(滲蝕度)Ka(mm/年)一般非金屬材料的耐腐蝕性比金屬材料高得多。對金屬材料而言,其腐蝕形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化學腐蝕,另一種是電化學腐蝕。化學腐蝕是金屬直接與周圍介質發生純化學作用,例如鋼的氧化反應。電化學腐蝕是金屬在酸、堿、鹽等電介質溶液中由于原電池的作用而引起的腐蝕。5 ~* Z, N% T; w( x; C2 g
提高材料的耐腐蝕性的方法很多,如均勻化處理、表面處理等都可以提高材料的耐腐蝕性。# Y/ \0 \) p6 w
0 I* _& h& {5 k9 `! [; ^5 o8 E
2. 高溫抗氧化性
# Q: Q6 J( H: D2 @' D d% B對于象發動機這樣在高溫下工作的設備而言,除了要在高溫下保持基本力學性能外,還要具備抗氧化性能。所謂高溫抗氧化性通常是指材料在迅速氧化后,能在表面形成一層連續而致密并與母體結合牢靠的膜,從而阻止進一步氧化的特性。* P8 j0 E7 m9 e. P( F
3. 抗老化性能* m2 A8 O+ {9 ~9 L, z+ a
塑料在長期貯存和使用過程中,由于受到氧、光、熱等因素的綜合作用,分子鏈逐漸產生交聯與裂解,性能逐漸惡化,直至喪失使用價值的現象,稱為老化。有的塑料老化后變硬、變脆、開裂,這是大分子鏈之間產生交聯的結果;有的塑料老化后變軟、變粘,這是大分子鏈斷開,產生“裂解”的結果。高分子材料抵抗老化的能力稱為抗老化性能。+ t& o0 P! H$ a, [8 u
通過改變高聚物的結構,添加防老化劑和表面處理等方法可以提高高分子材料的抗老化性能。2 W) `+ t# k8 Y) G
4. 降解性
: x% G/ E1 Y1 I2 I隨著高分子技術的發展,一次性使用的塑料制品越來越多,但由于這些一次性塑料常常可以幾十年不分解,在給人們帶來了方便的同時也給環境造成了極大的污染。所謂降解性就是指塑料在自然環境下能否迅速分解的能力。
2 S' j l H" a7 X8 S4 i% Z8 e6 N最常見的降解方式是碳化。碳化時,聚合物中的側基或氫原子被熱擾動完全扯開,只剩下主鏈的碳原子。現在也常常利用聚合物纖維通過碳化來生成復合材料用的石墨纖維。/ C0 z0 D$ T2 ?. ^( B
' N+ S5 _( X: \. `( e, l6 m" U
" N& U" _# ^/ [: T/ R四、 工藝性能
! d: f+ Z) L$ \) j, n+ {) G$ }0 a材料工藝性能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制造零件的工藝方法和質量以及制造成本。所以,選材時必須充分考慮工藝性能。
% L& a: S: @: V {! `1. 鑄造性
' D) N! h* j; ]鑄造性是指澆注鑄件時,材料能充滿比較復雜的鑄型并獲得優質鑄件的能力。 D8 {2 P y0 s! X/ H H1 L
對金屬材料而言,鑄造性主要包括流動性、收縮率、偏析傾向等指標。流動性好、收縮率小、偏析傾向小的材料其鑄造性也好。 h) S, t- C& }9 y' v/ `) w
對某些工程塑料而言,在其成型工藝方法中,也要求有較好的流動性和小的收縮率。
2 ?1 @ B0 e3 f3 t# P2. 可鍛性
6 p% D+ ~8 W8 S) X, @) L8 Q1 n& q可鍛性是指材料是否易于進行壓力加工的性能。可鍛性好壞主要以材料的塑性和變形抗力來衡量。一般來說,鋼的可鍛性較好,而鑄鐵不能進行任何壓力加工。4 Y* z4 c- u7 Z$ K a
熱塑性塑料可經過擠壓和壓塑成型。
/ d$ s! F H/ A$ r6 v% _3. 可焊性) r- ~/ d/ _& x6 o, \5 N) b
可焊性是指材料是否易于焊接在一起并能保證焊縫質量的性能,一般用焊接處出現各種缺陷的傾向來衡量。低碳鋼具有優良的可焊性,而鑄鐵和鋁合金的可焊性就很差。某些工程塑料也有良好的可焊性,但與金屬的焊接機制及工藝方法并不相同。' {, f- D6 e5 D: Z' b J
4. 切削加工性
# B. h* a) E2 u( T切削加工性是指材料是否易于切削加工的性能。它與材料種類、成分、硬度、韌性、導熱性及內部組織狀態等許多因素有關。有利切削的硬度為HB160~230,切削加工性好的材料,切削容易,刀具磨損小,加工表面光潔。金屬和塑料相比,切削工藝有不同的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