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國機床產業的現狀
; n4 N! m5 Y7 Q# }1 |( Z y中國機床產業的現狀,用一句話進行概括,就是“大而不強”.( Z- T( I4 j! m6 Z8 G- w& b
1.“大”的主要標志是產業規模實現了歷史性突破。6 c2 O$ @6 l/ I; B: E
①縱向比較,主要經濟指標連續8年實現高速增長。% s4 ^( Z2 C, S
由于市場的拉動,自2002年以來,中國機床工具行業已連續8年實現高速增長。雖然金融危機對中國的市場需求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但是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全行業持續快速發展總的態勢。
/ C. G7 c3 D9 b4 R* y, Y0 ^! j2009年全行業完成工業總產值4014.2億元,同比增長16.1%,比2001年增長了6.3倍,年平均增長33.6%;
6 M- K" Q% ^' [2 r' J) W# z- L完成工業產品銷售產值3922.5億元,同比增長18.7%,比2001年增長6.1倍,年平均增長34.1%.
' ]. R9 d, a" [5 {0 d. k機床產量79.9萬臺,同比下降9%,其中:金切機床產量58萬臺,同比下降13.6%,比2001年增長2倍,年平均增長14.8%.數控機床產量15.3萬臺,同比增長0.4%,比2001年增長7.2倍,年平均增長30.1%,其中:金切數控機床產量14.4萬臺,同比下降0.5%;機床工具產品出口47.4億美元,同比下降33.5%,比2001年增長4.7倍,其中:機床出口14.1億美元,同比下降33%,比2001年增長3.9倍,年均增長21.9%,.& i; r4 w& @0 C7 E
進入2010年以來,全行業繼續保持產銷兩旺的勢頭。上半年完成工業總產值2424.2億元,同比增長41.4%;工業產品銷售產值2358.7億元,同比增長42%;產銷率97.3%,同比提高0.4個百分點;機床產量47萬臺,同比增長27%(其中數控機床10萬臺,同比增長50.1%);機床工具產品出口31.1億美元,同比增長45.7%,其中機床出口8.1億美元,同比增長20%.行業利潤率同比大幅提高,但利潤構成和利潤結構應作進一步分析,所隱含的問題應引起行業關注。2 @; P; H+ J9 |2 L! f
②橫向比較,在世界機床行業中的地位顯著提升
* b/ U- Z, d' q1 ~( V# D從2009年開始,中國已連續8年成為世界第一大機床消費國和第一大機床進口國。2009年,在全球機床產業因受金融危機影響出現負增長的特殊背景下,全行業的工業總產值已由全球第三位躍居至首位,從而成為世界第一大機床生產國。! M( _( |, c6 e7 [* Y, {
2.“不強”主要表現在:目前中國機床產業僅僅在規模方面具有相對比較優勢,與機床制造強國相比較,在結構、水平、研發和服務能力等方面都還存在明顯的差距:! [/ ^4 M7 ]7 @# l
①低端產品產能過剩,價格戰,高端產品主要依賴進口。2009年國產機床的市場占有率雖然已上升至70.1%,但是進口機床仍高達59億美元,其中金切機床45.6億美元,金屬成形機床13.4億美元。進口產品幾乎都是高檔數控機床(包括成套生產線)。可見,針對高端產品的需求,國產機床長期以來一直存在所供非所需,所需不能供的結構性矛盾,目前雖有改善,但仍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 V. f+ _3 r2 S# e: ]
②高性能數控系統和功能部件的發展滯后于主機,并已成為制約數控機床產業發展的瓶頸。
" U W+ _3 R& a9 w5 H7 a" f③自主創新能力不強。基礎、關鍵、共性技術尚未完全掌握,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用相結合,開放式、社會化的研發體系建設尚處于探索階段。4 T2 j0 C, l* }" e% h' f) V/ r
④中國機床產業還沒有實現由生產制造向服務制造模式的轉型。尤其是工程集成能力弱,為汽車等重點行業核心制造領域提供成套生產線還處于起步階段。2 ]$ _. ? P# L# w2 I% ?
⑤產業集中度不高。企業多而散,全行業企業多達5944家;主機企業大而不強,小而不精;配套能力弱,產業分工不清晰;與數控機床產業快速發展相適應的產業鏈體系還不夠完善。( v6 Z$ V+ u: k
⑥高端人才匱乏,尤其是缺少高端數控機床、數控系統和功能部件研發的領軍人才;缺少高級技工;缺少具有國際化視野的復合型管理人才。目前,高端人才不足已成為制約數控機床產業快速、可持續發展的深層次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