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及來自馬里蘭州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兩種病毒研制出鋰電池的陰極和陽極。這些病毒制成的電池未來可為人們的手機供電或者噴在衣服上,成為一種“穿在身上的電源”。- {( q) w/ d8 X: D, M" R
據國外媒體報道,如果馬里蘭州大學的研究取得成功,鋰電池的零部件便可在煙廠生長和收獲。如果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取得成功,鋰電池便可織成衣服,為包括無 人駕駛飛機和手機在內的電子裝備供電。病毒能以驚人的效率進行細胞分裂,數百年來,醫生想盡一切辦法阻止或延續病毒復制。現在科學家則開始利用病毒這種特 性讓人類受益。 ]" o. j, R- V7 {
7 x7 [+ Z9 n/ G. d+ S
9 n' C* r* ~4 d! i% F) _
馬里蘭州大學科學家、《ACS納米》雜志最近刊登的一篇論文的合著者詹姆斯·庫爾弗博士表示:“通常需要平版印刷等一些自上而下的嚴密過程制造這些結構,但病毒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解決之道。我們讓病毒自己來完成一切。”! @2 l/ Y2 i3 Z* N. V; I U
' ?$ Y% k# s3 \* j7 `9 M8 O0 ~
麻省理工學院和馬里蘭州大學的科學家使用了兩種對人類無害的病毒,前者使用的是能夠感染細菌的病毒M13,而后使用的是煙草花葉病毒(TMV,煙草作物的常見病菌)。雖然病毒宿主可能存在差異,但每個病毒的形狀均帶有類似特征,即長而薄的圓柱形。在美國化學學會(ACS)本周于波士頓的會議上,艾倫指出M13可用來制造鋰電池所需的氟化鐵陰極。艾倫及其同事希望借助這些病毒制造出輕型可充電并且電力持久的鋰電池,為軍方無人機和平民使用的手機等設備充電。1 J, W: i, M2 i$ ~3 N2 p
: X% z6 f' a$ J
馬里蘭州大學進行的是名副其實的“綠色”研究。庫爾弗說:“我們當前的目標是在實驗室進行與培養病毒有關的一切,最終實現病毒的野外培養,后者成本更低同時也較容易。”他表示雖然農民不可能在近期“種植”和“收獲”電池零部件,但他們研制的新陽極已經表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基于硅的鋰電池容量是當前采用石墨陽極的鋰電池的近10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