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p! t( p; Q: {- y2000年的9月15日拿到公司營業執照,轉眼就滿10年了。/ n9 e3 W* A2 I7 y& a' w
* y, Z3 v' @$ N8 V( H/ W2 D7 O* l* b, L
10年,人生以80歲計也算高壽了,就是1/8,以職業生涯40年計,就是1/4。生命短暫,職業生涯就更短了。反思生命,反思職場,既能使自己明智一點,本身也是一種快慰。
$ p9 v! P( H7 O% n- N: }/ V+ g1 C# a l9 n
0 b0 ^7 E& ~3 K. R0 f/ d! W0 f
創業之前,打了12年的工,主要是為國家打工,總結就是一句話:不順利。如果順利,估計就不會出來創業了。為什么不順利呢?幾句話也說不清,可以說自己性格不對路,可以說自己想獨立做點事情,可以說中國教育有問題,可以說國企體制不公平,可以說社會太黑。把責任歸結到別人頭上永遠是荒唐的,也沒有意義,還是自己多反省,找出路。3 S+ A( R; z$ L1 u4 n' p
3 f) Z% X; g1 U$ |應該承認,我對時代發展缺乏先見之明。大學畢業的時候,去深圳很容易,但沒有去,而是來了北京。在官本位的文化里,首都總是最有吸引力的。如果當時能預見未來,肯定應該去深圳闖一下。那個年代的深圳,商業冒險的機會想躲都躲不過去。這種選擇的背后和自己的家庭背景,自己所讀的書,所接觸的人,都有關系。今天回顧起來才醒悟,在時代劇烈轉變的時刻,正確地判斷方向比實干重要得多。8 z( ^ h; D3 Y& I. ?
1 _) ?2 N D' ?/ D
1 `$ u' W6 }6 ?$ }9 S# Q30多歲的人需要特別警惕,因為你面臨的選擇越來越少。反正我創業之前,感覺除了創業已經別無出路。試圖考外交學院的研究生,但翻一下外語信心就沒了;試圖去找一下在京身居高位的還算熟悉的老鄉,但總有一種莫名其妙的壓抑感讓我不爽(并不是因為人家不客氣)。當一個平民真實具體地面對權勢的時候,很容易在內心深處產生一種自己很渺小的感覺。不管你在背后多么自負,說別人其實也不過如此,你都逃脫不了這種自卑感對你的襲擾,就像一個傲慢智慧的窮人,他可以在幾個窮哥們面前揮灑談吐,真有富翁和他同席的時候,他就連舉筷子的手都會僵硬。記得腦子里還翻騰過好多主意。但思來想去,都被一一否定了,就剩下創業一條路。
# _( S1 e v& ~( r0 L& N. {' g6 m, D& ]3 D V% {
有準備的創業成功率可能要大得多。我屬于無準備的那種。首先是沒有技術,多年脫離自己專業技術,從來沒有做過生意,沒有任何背景,幾乎沒有資金(之前買了一套房)。人而無氣,不知其可也。為了賭一口氣,我不顧一切地走上了創業路。
K1 n4 u% N# Y; x
% q. z x: G8 C) h/ I/ M今天想起來有點可笑。要是提早5年,其實只要你動了創業的念頭就意味著成功。那時候的中國,機會太多了,人們都沒有覺醒。在錯過了大好年華和最佳時機之后,到了2000年我才想到創業。這個年頭其實是一個分水嶺,特別是IT行業正在進入寒冬,錢已經不那么容易掙了。
4 c% t( W" X5 t5 i8 E& r, j( ]: o9 @- ~* E# I" F3 @$ i ?
下定了決心,就去注冊公司,10萬的小公司,沒有員工,沒有辦公室,就買了個筆記本,10400元。還找了個兼職會計。所有這一切手續辦完,拖著疲憊的身體晚上回家,才開始考慮:我這公司干什么業務呢?/ I, F% P3 @" A- q- u8 Q
# m& H" }1 f( D那時候很時興做網站,我就買了幾本asp,sql-server開始研究。IT發展太快了,大學里學的東西全部過時了,很多新概念新技術涌現出來。好在我自學能力尚好,也能坐得住,學了2個月就可以編軟件了。有個熟人當校長,我編了個學校使用的小軟件拿去推銷,學校還找了教委信息中心的人來鑒定,結果通過了,賣了3萬塊錢。
2 U/ m0 ~2 J% x z+ w/ ^5 O! Q; R+ i# G; f, {# N( |
) } ?& R7 O2 b那天上午,我第一次拿到3萬元支票---這也是我有生以來頭一次見到支票。我把支票小心地夾在一本挺硬的書里,背著筆記本,坐上遠郊區縣開往市區的公交車。望著窗外的行人、樹木和田野,一種全新的感覺在身上涌動,好像換了血似的。那種喜悅和自信啊,古人描述男人的喜悅,有“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創業者拿到第一筆報酬好像也應該列上。4 J& X0 n# F8 {! r$ y! `
, F) O+ }, ?9 r$ W7 E9 }---太晚了,11點半了,有時間再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