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5460|回復: 7

上海機床廠磨床液壓系統常見故障及處理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10-5-13 22:42:15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壓力波動大& Q/ [" ]- o4 }( y1 z
產生原因1:油液內的污物對閥芯的運動形成障礙,引起閥芯的不規則移動,反映液壓系統產生壓力波動。另外油液中的污物在阻尼孔中,或配合間隙處,時而聚集,時而被沖走造成開口不正常,影響波動" p2 {0 t5 f) a# R% @; K! m: O$ E
排除方法1:清洗油箱,更換油液,保持油清潔,拆開壓力閥仔細清洗8 _* i9 @# Y: f! t1 V% B+ B
產生原因2:鋼球與閥座密合不好7 t! W0 ?2 g; b
排除方法2:清洗油箱,更換油液,保持油清潔,拆開壓力閥仔細清洗% a* n( r- f/ S9 g/ s  o
產生原因3:彈簧損壞或變形致使閥芯移動不靈活* A- u3 P6 i. j+ x& z' H; |; J
排除方法3:更換同規格尺寸的彈簧
! k% M8 h$ I2 |: |8 I產生原因4:供油油泵的流量和壓力波動使閥不能起到平衡作用0 u6 F" Q! X- G1 u
排除方法4:修復供油油泵
- o3 {3 d5 o7 f' [  U產生原因5:錐閥變形或局部損傷,致使密合不良
4 u  w2 b) L* e- A7 I$ n: D排除方法5:更換錐閥或研磨閥座
$ D" [( o+ q! m8 h% f5 S( U% M產生原因6:閥芯或閥體圓度誤差大,使閥芯卡住或移動無規律
9 V& z/ c: l( z5 C# R) |) U排除方法6:檢查閥芯,閥體孔圓度,一般不應超過0.003mm,修復達到,注意修復后相配間隙,應保持0.01~0.025mm
) ?- E! u6 ~4 k0 m$ ]$ m3 x2 d  D產生原因7:阻尼小孔孔徑太,阻尼作用不強6 K  G  \- i7 |: Y& O$ F
排除方法7:將原阻尼小孔封閉,重新鉆孔相應減小阻尼小孔孔徑,一般阻尼小孔為0.8~1.5mm

 

8 ^- c, F* ^  F, S
噪聲與振動大1 _* y! o. y7 S# {5 B
產生原因1:閥芯與閥體孔配合間隙大或圓訂超差引起泄漏6 |, X% x7 w. b8 ~4 [4 V- `
排除方法1:修復閥芯,閥體孔的圓度和間隙/ b& y, K* @+ D6 _# P4 H: U
產生原因2:彈簧彎曲變形或其自振頻率與系統振動頻率相同而引起的共振* Q9 b  n9 j% R+ w' \' m
排除方法2:更換彈簧并將彈簧兩端磨平,盡量保持垂直& x! E' u) ?3 W# \; a7 s( G
產生原因3:壓力閥的回油管貼近油箱底面,使回油不暢通- R6 ~. p2 O4 i) u) |) d
排除方法3:壓力閥的回油管應離油箱底面50mm以上
* _& B1 e* _/ E8 Z1 m產生原因4:液壓泵吸油不暢通系統管路被污物阻塞5 _( u# ?3 {/ y: W  g
排除方法4:檢查、修復、清洗、保證吸油暢通0 R/ j1 ]) P& U& {2 i
產生原因5:壓力閥鎖緊螺母松動
' Y% b9 p' \& O9 i排除方法5:調整后要注意鎖緊,防止松動


( W& E  Y1 N' @: t7 l7 O+ r' v4 c壓力上不去
* B$ }! g+ w: K1 q. n, O產生原因1:油液不潔,造成閥芯阻尼孔堵。閥芯或閥體磨損& |( i3 w8 k* H$ A" x# W& a. ^: u
排除方法1:清洗主導閥芯阻尼,更換清潔油液,修復閥芯或閥體
$ B# m1 O) ~2 X, v+ w" @* g6 A產生原因2:彈簧變形或斷裂6 g% a4 b5 O. ^! q/ j+ K! H$ n6 U4 ]) |
排除方法2:更換彈簧
$ C  c: k$ I# h4 y/ t/ i2 v; Q產生原因3:閥在開口位置被卡住,使壓力無法建立
4 _9 y$ X/ j+ e+ t: p; o6 w, y6 a; y排除方法3:修復被卡表面,使閥芯在閥體孔內移動靈活$ s, Z: P3 v  g2 w) X7 T( ]
產生原因4:調壓彈簧壓縮量不夠' x2 e" |: C& g( w: L
排除方法4:重調彈簧
: R- H8 `; W+ P/ s6 F! Z! Y產生原因5:進出油口錯裝
% N! U% H) [  m$ ^  e. U排除方法5:改變位置
' l6 y$ F5 J3 v8 C# r' @0 Q產生原因6:在減壓閥中,若鋼珠與閥座密合不好,則使輸出壓力低,調整時提不高
/ a# \% v$ O% B2 K; }4 t+ |排除方法6:更換鋼珠,敲擊鋼珠命名閥座口形成良好接觸線,清除污物


& v9 N6 B! e8 T" q不能起節流作用或調節范圍小
7 h7 \: g4 E2 \% m; C2 S; B$ e/ t產生原因1:節流閥芯和閥孔配合間隙過大造成泄漏6 s+ l" l1 }! u6 C5 ~
排除方法1:檢查及修復泄漏部位,零件超差應予更換,并注意結合部位的封油情況2 C# h7 Q, F6 L/ r5 q+ _( E. n
產生原因2:節流閥芯卡住
' a+ O1 j5 Y' Y; n+ c排除方法2:疏通節流孔,保持閥芯移動靈活

" x2 W  c  Z8 \4 h. b, Q+ u
運動速度不穩定有時逐漸減慢或者突然增快
) J, l$ `- k- }( n& w產生原因1:油液老化有雜質,時而堵塞節流口
4 _4 E( q. }( b. {2 k排除方法1:拆卸、清洗,調換清潔油液0 ^) u$ g* L- Q, @+ x0 q* e9 |
產生原因2:油溫隨工作時間增長而升高,油粘度相應下降,因而使速度逐步增加
- _# ^3 m5 q6 n排除方法2:一般應在液壓系統穩定后調節,亦可采取油箱中增加散熱器5 u$ U' [3 n, o2 P: p
產生原因3:阻尼孔阻塞或系統中有大量空氣,出現壓力變化和跳動現象
" j& _4 A+ g$ p1 u% P. I排除方法3:疏通阻尼,清洗零件,排除系統內空氣,可以使運動部件快速移動,強迫排出


0 K7 Z' D7 D/ f: s( ]# @溫升快油溫超過規定值
$ R/ q' g# E1 A$ l/ y8 N產生原因1:泵等液壓零件內部間隙過小,或者密封接觸面過大8 p/ x# @; t- c; {
排除方法1:修整和調換零件
9 [; g9 S; X) v產生原因2:壓力調節不當,壓力損失過大,超過實際所需壓力0 |2 m* ^! z5 L' Z5 H
排除方法2:合理調節系統中的壓力閥,在滿足正常工作情況下,壓力盡可能低
$ J$ T# g2 |/ A$ Z! G產生原因3:泵各連接處的泄漏造成容積損失
5 P+ s/ w6 w+ N* u排除方法3:緊固各連接部位,防止泄漏,特別泵間隙大,應及時修復
4 W8 W3 l8 z, ^產生原因4:油管太長,回油管太細,彎曲太多造成壓力損失! b% [% \2 o% E* e. I" Q' R
排除方法4:回油管在條件許可下盡量加粗,減少油管彎道,縮短管道
2 D, L7 m8 @( c產生原因5:油液粘度太大+ x& [/ @7 h( t2 y% q% D
排除方法5:使用按機床說明書規定油牌牌號

- I, z* u! D3 Y  `
工作臺換向精度差
- M7 X1 T7 t. N0 a) `產生原因1:系統內存在空氣
0 Y$ T+ G- f/ f' R, q1 _3 c' {9 p& j排除方法1:排除系統中的空氣
' Q0 r' C9 D: F1 r* L+ Q0 B  K產生原因2:導軌潤滑油過多造成工作臺處于飄浮狀態5 t8 R( Z( \: R" S/ B. b
排除方法2:按機床說明書規定,合理調整潤滑油油量, w0 g& }; Y! A" X: q0 {
產生原因3:操縱箱中的換向閥閥芯與孔配合間隙因磨損而過大
9 S& B; V4 T5 P; u排除方法3:研磨閥孔,單配閥芯(可以噴涂工藝)使其配合間隙在0.008-0.12mm之內3 x) a  P/ I9 W2 f* t4 \
產生原因4:油缸單端泄漏量過大' Z3 g  b; P2 k: S
排除方法4:檢查及修整,消除泄漏 過多現象3 G& U# _# D: k/ t% ]$ `6 a
產生原因5:油溫過高降低油粘度
  }* c( p6 R7 i  ?+ M排除方法5:控制溫升,更換粘度較大的油液
7 t4 C, D$ n; P" o" X* x( m3 a產生原因6:控制換向閥的油路壓力太低
! K2 k, D8 j6 L: V排除方法6:調整減壓閥適當提高系統壓力

$ [$ N. [7 W4 Z/ `
工作臺不能換向" r/ g$ M* P+ P( K
產生原因1:從減壓閥來的輔助壓力油壓力太低,不能推動換向閥閥芯移動4 b3 Z, T. x+ D, @4 c
排除方法1:調整減壓閥,適當提高輔助壓力: A7 b8 j# ?( q
產生原因2:輔助壓力油內部泄漏,缺乏推力,換向閥不動作
  q+ X4 ~6 L/ k  C# H: [排除方法2:檢查及修整防止內泄漏產生
( K0 r9 w3 o4 J: |產生原因3:換向閥兩端節流閥調節不當,使回油阻尼太大,或阻塞: _, u( I5 o: b- x6 n" Q
排除方法3:適當調節節流閥調節螺釘的開口,減少回油阻尼,清洗節流閥開口的污物


9 d7 O3 R8 B8 h5 v4 y工作臺往返速度誤差較大9 \$ H! H" Y0 p6 v" P. y8 @* g
產生原因1:油缸兩端的泄漏不等,或單端泄漏過大
, X( r/ J3 \+ a7 B. @排除方法1:調整油缸兩端油封后蓋,使兩端泄漏(少量)均等
/ A& ?6 b7 J6 H. [- }) X; n/ N2 P0 s產生原因2:放氣閥間隙大造成漏油
' E+ q# |+ u9 V. B) L排除方法2:更換閥芯消除過大間隙0 y: ^6 d% h* s# E0 C; e' W
產生原因3:放氣閥在工作臺運動后未關閉
/ O" S* ~4 I: L% c$ Q9 S排除方法3:放完空氣后及時關閉
7 N/ Y6 x# y6 x+ P# \; Z9 h. e產生原因4:換向閥沒有達到全行程/ X6 Q* `) D5 \; ?
排除方法4:提高輔助壓力,清除污物使換向閥移動靈活正常到位8 G% b/ Q3 ~( s& I; ~# k
產生原因5:節流閥開口處有雜物粘附,影響回油節流的穩定性. ]6 t  p+ y9 ?+ y* \
排除方法5:清除雜質交換油液
; H, r# a8 \5 P. K! U產生原因6:節流閥在工作臺換向時由于振動和壓力沖擊使節流開口變化
" M9 e' t. P1 H2 i/ H排除方法6:緊固節流螺釘的螺母防止松動


' L+ ]+ F2 Y. K1 r7 n工作臺換向時左右兩端停留時間不等
( d" l* c9 q$ l0 m產生原因1:換向閥的制動錐面與閥孔配合位置不當或不對稱
: G. _" F8 s0 m/ z排除方法1:修工作臺換向時停留時間長的那端導向閥芯制動面,增加制動錐長度% Q) ~; c3 T  w2 x- {2 X  s) J
產生原因2:換向節流閥移動不靈活
8 O" p2 n" ~6 [' h  y. k5 H) c, T/ n排除方法2:重新調整,清除污物- W: Q( e) h  P/ m, n/ E+ _
產生原因3:單向閥中的鋼球與閥座接觸不良. _: m& q) P' n6 m
排除方法3:清除污物,更換扁圓鋼球,敲擊鋼球使閥座孔口形成良好接觸線,提高密合程度6 V* L/ h$ W6 H7 ^4 \9 k
產生原因4:驅動油壓過低或壓力波動較大- e' l) B0 G( X$ Y0 L* z  d% `
排除方法4:調整壓力,減少系統中壓力波動


5 G4 n& G& k7 a+ Y' @0 c% l工作臺換向沖擊大
  \' v1 y) O! K8 p) @; c產生原因1:換向閥移動太快- }2 Q  [. m! E7 ~% E1 T
排除方法1:驅動壓力油過高時調低些,蓋板上調節螺釘如松出應擰入+ D, k7 ]% ?" Z! K+ ?9 e
產生原因2:油缸存在空氣. Q. h7 u7 N2 y8 p& ?* J
排除方法2:通過排氣裝置排出,工作臺全行程往復數次排出空氣
1 T) d% o8 H  q. A* @產生原因3:先導閥,換向閥制動不靈敏,致使換向時流速劇變+ e- k: k9 v; h- p
排除方法3:減少制動錐斜角或增加制動錐長度( f5 G5 V) o" l- {" Q; o5 I
產生原因4:節流緩沖失靈,單向閥密封不嚴或其它處泄漏
9 e/ s' p( c" ]5 M) K排除方法4:清除污物,更換扁圓鋼球,敲擊鋼球使閥座孔口形成良好接觸線,提高密合程度7 ]. ~5 Y3 {* _2 c9 J% z8 n
產生原因5:工作壓力過高
. Z: q0 l- Q8 _/ a4 Y9 V排除方法5:按機床說明書規定調整至壓力規定值
- V" h" \; |# @1 f% y產生原因6:溢流閥存在故障,使壓力突然升高
7 o4 e! Y" a5 `3 i' i! |0 R/ a4 z排除方法6:消除故障保持壓力穩定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表于 2010-5-16 22:14:11 | 只看該作者
說的比較詳細啊,lz辛苦。
3#
發表于 2010-7-7 14:50:12 | 只看該作者
都是經驗之談,感謝樓主!
4#
發表于 2010-7-7 14:57:53 | 只看該作者
詳細而且絕對的經驗之談 辛苦了
5#
發表于 2010-7-28 16:44:4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 liqichen2004 ) ]# W& _( s% B* G% l6 w( s5 q2 J

( i* k$ m' j7 x. Q7 \- G& h
/ o! J/ ]4 v" ^9 P2 u: t8 I    好資料。多謝嘍。
6#
發表于 2010-8-2 15:23:02 | 只看該作者
7#
發表于 2010-8-5 14:40:20 | 只看該作者
樓主真是辛苦 謝謝您 樓主
8#
發表于 2010-11-11 22:34:38 | 只看該作者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8-24 19:04 , Processed in 0.080871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