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樓主: swf1945qd

這個海水波能發電的專利可行嗎?

[復制鏈接]
11#
發表于 2010-4-30 09:30:14 | 只看該作者
路過,長見識了,希望同志們努力,把它變成現實,支持環保
12#
 樓主| 發表于 2010-4-30 09:36:14 | 只看該作者
謝謝樓上!* ^8 p$ Q) D9 h/ {- r3 Z; v
最好說說看法?
. O5 X/ _) k; {- N$ \( M有疑問嗎?——這是我最需要的——很可能是我沒考慮到的問題呢?
13#
 樓主| 發表于 2010-5-20 16:43:09 | 只看該作者
我手工做了一個模型“葉輪機”,用自行車“輻條”、泡沫板和紙片為材料做的,直徑約40CM。我手持在空氣中左右晃動,模型就可以向一個方向轉起來。
& ^, }% v: O% b2 q4 ^水的密度約是空氣的200多倍啊!所以在水中是毫無懷疑的——這有點像小時候玩的紙風車,向前一跑,就轉。只不過現在是站原地不動,以身體為軸心,手臂為半徑,反復在空氣中往返“畫半圓”,模型就轉了。
) |4 D" H& R. V哈哈!成功了。
14#
發表于 2010-5-20 16:58:45 | 只看該作者
效費不成正比 ~~~~~~~~~~~
15#
 樓主| 發表于 2010-5-20 22:06:55 | 只看該作者
樓上說【效費不成正比】——不知何意?
" T4 ^5 R5 j/ e0 O% o$ c3 y盲目的解釋一下,不知對否?
) J% _" L/ t( g: l# w; R& @' R“效”——效果,成效和收益。* t3 v" o, ^2 x
“費”——投入,成本。
8 @8 l1 o0 \# E: t( r4 F“不成正比”——對于正比,應該說是成立的。理由分析如下:(尚無根據的假設)
: u* S6 w; R1 h假設:本技術6米直徑,六翼,翼面積(1.5*0.4*6),10萬/臺/年平均3KW,年平均浪高2米,綜合成本10萬/臺/年平均發電3度。4 {( [, Z0 l- _8 a* d, ^
那么:10年收益:24小時*365天*10年大修期=262800度*0.5元/臺=13萬元/臺。
2 S/ L0 l" B0 e( c. A% ]: N海島供電1000臺規模,3000KW裝機,投資1億,但是運轉費用少于1%,相當一個(不燒煤)小火電站。! b( Z2 {( E$ H& j- P0 T' U5 [
請看這個估算,有譜嗎?
. y" t3 Q0 g9 X/ h7 m還真沒有認真考慮呢?拍拍腦袋想的,錯了請拍磚,拍拍就清楚了。
16#
 樓主| 發表于 2010-5-21 10:46:29 | 只看該作者
下面是給一個網友的回復,請大家拍磚!
. P, e' H! }3 T; j樓上所云:【發電類機械設計,利用一些自然功,這個市場相當吃香,但頂尖的技術,大多都掌握在外國的科學家中,中國對科學研究 ...】——回復:8 l- D, }. Y, @& j* k; a/ E9 t6 _
首先,謝謝您的回復!
0 h4 C# u8 w4 H* ?' c9 U: m2 @您說的不錯,例如“大風電的技術”。(從略)
4 e  c/ n! M  T- ^; O0 B但是,對此我有一些看法現說出來,不一定對,請指正。  N% b) w; ~0 t5 r+ v! U0 G2 f. k
我認為,此技術是鉆了“真正的深海的海浪運動是海水分子的垂直運動”這個“空子”——是利用垂直動能來發電。從幾個網站網友的回帖來看,大家(有一些還是高手)有這種“傾向”。' g) V3 c& O9 _  y% ~
因為絕大部分的人被潮間帶海邊的海浪所“障目”——海水分子集體“勇往直前”的前浪推后浪——這和本技術利用的海浪有本質的不同——而今,利用海岸邊的海浪發電技術都是利用海浪的巨大水平推力做功發電的。% S+ v9 {  `5 ?7 I2 P7 V
我想為什么那么多人對此技術就沒有深入研究呢?道理就是上面的原因。
, y" N% O% U) l% o  I$ s; s本技術還有一個獨立發電和“集群”設置的構想,它巧妙的解決了“功率”小等一系列的問題:' T6 z+ @5 i- R
1、 因為垂直的海浪能每一個發電周期都會消減垂直能量,只能靠水分子的摩擦力來補充能量的損失,所以這也是設計時選“效率”不宜太高的原因。
& i" o$ r  D7 J7 `2、 又因為海浪有“波長”和周期,加上結構強度問題,所以開始設計時其直徑最好應小于“波長”。+ q8 U5 w) k( ^6 Z; A  f  ^$ l
3、 由于單個本技術有一個反向“自傳動”的力矩,故最好2-3個單元為一組互相抵消為宜,每組之間設置距離較大為宜。6 t# }, M! y; [  v1 M
我想,您提到的問題,最大的原因是人類和石油的“蜜月”過去了,剛剛清醒的人們忽然感到了可怕——“147”的石油風暴給人們一個“措手不及”。人們慌了,到處去向自然要電,向大海要電。這當然會第一想到了“勇往直前”的海浪了,而忽略了深海的海浪能了。嘎嘎!* n2 z( K& }( P' V0 X4 B6 b2 I1 B4 J
至于中國上層的人大都被“炒房”牟暴利的熱潮吸引,少數孜孜不厭倦的人也是“單槍獨斗”,并且起步起點都較低,外界大氣候也“寒冷”,那當然和國外相比就難了啊!
5 L% R# H5 `4 O4 i其次,風能的利用較成熟,引進的技術也消化了,所以在中小型風能發電上,中國已經趕上了。值得慶幸的是,國家還投巨資建設了“海風發電場”,開端很好!——請大家決不能單從“經濟效益”的投入產出的簡單角度去考慮,這里就不多說了。
7 ~1 D" ^2 t& r, Y那么,言歸正傳——對您的【頂尖的技術,大多都掌握在外國的科學家】的看法,我認為:; h! j" H: M5 f. m; [
“頂尖”的概念是相對的——譬如:開始的蒸汽汽車——頂尖技術。如今在新能源領域里,全世界的技術頂多差十年,在個別領域里我國并不落后,在“盲區”——如,深海海浪技術對大家都是“未開墾的處女地”——還沒有一個真正的投入使用的呢?所以本技術在海浪波能方面就應該是“先進”的了。
' T% S. W" ?! n( u  c9 t5 ?! z9 \1 y本技術的技術關鍵是“自調”導葉——技術和結構極其簡單和可靠,精度極低。其心臟的發電機是小功率的“風能發電機”,在這方面我國技術已經成熟了,也不落后,并且逐漸走向普及——像太陽能熱水器開始的階段。8 c/ Z2 T; Y* |6 B; \
另外,看了一些國外的報道相互之間各個技術著手的角度都不同,未開發的技術都很多,所以我認為我對“海浪波能”的認識不落后,尤其是對聯合發電和綜合發電的技術很看好,但時間不等人,稍微一停,千軍萬馬的大軍就會“超過”——這也是好事。
3 i0 m/ |) h! O+ ^( t% @! y謝謝您的支持!
17#
 樓主| 發表于 2010-5-28 09:03:17 | 只看該作者
美好的未來——美麗的遠景圖畫,幾千億的市場,哇!這不是理論, I- e9 J) o/ p" |9 o4 `& K, v
注意——前提是:
) N6 i* y# ?% z! Q' ]4 b) p8 v8 y" F假設本技術“自調導葉葉輪式波能發電單元”實驗成功——這是假設,那么如下的預測將是可能的。下面我畫兩個好大的好大的“圖畫”。
8 F, e6 F* ?: u5 d3 Q, ]第一幅:" s9 b# J& D( i1 M5 e
遠處的海景:隱約有一個小海島時隱時現,這個小島上有一個小漁村,村里有一個小冷藏廠和一個小維修廠,還有一個海水淡化廠和一個小小的碼頭......。
2 v7 `. v5 `  o* _( C9 A% c2 x—— 在距離一些“孤島”大約2海里浩瀚的海面上、在離航運路線5海里遠處、年平均浪高2.5M左右(我國大陸架基本就是)、每年大約會有5-8次臺風經過大約10平方公里的海區上星羅棋布這接近1000個白點,在風浪中起伏搖晃,在最外的一圈的白點上面都插有一面小旗,頂部一盞霧燈一閃一閃。這就是布置在我國東海和黃海的某一些“海浪波能發電場”。
: r  f0 P' ?2 x一個白點就是一個發電為2——5KW的“自調導葉葉輪式波能發電單元”風浪大發電就多,但臺風并不會再增加多少發電量。
7 p$ ^$ y( V; ^6 |1 `$ c7 T如果按年平均發電3KW計算,這個電站的年發電量就是:1000*24小時/天*365天/年*3KW/小時=2628萬度電。7 `+ ]+ W/ z+ n! g0 z+ Q" b( {
這一些電可供應島上生活和生產用電。
& k' `5 @1 g9 ~& ?隨著風浪的大小變化,在大風浪的天氣里或者夜里會發出多余的電。那么,一部分就增加冷庫里“制冷機組”的出冰量和加快海水淡化廠的出水量,另一部分則為蓄電池組充電,用于調節供(發)電低谷時的用電量。
1 a& P3 w, a( k  O/ B+ }, Z; f這樣的海島變成了“世外桃源”了,是真正的“蓬萊仙島”,是生態之島、綠色之島。
- K: q# b, l. z) {$ {第二幅:. X5 ]' g: C# v5 }
也是遠景——在浩瀚的海面上、孤零零地有兩座鉆井平臺,每座平臺不遠處還有一座海上儲油庫,幾個“堡壘”似的油罐扣在平臺上。偶爾有時還可以看到一艘油駁船停靠在裝油。
; M% v/ \" U* N" Y2 f就在每組鉆井平臺和儲油平臺的一側,都布置下一個 1-2KKW的和上面介紹一樣的本技術——“海上海浪波能發電場”,供應著工人們的生活和生產用電。
, e" n2 O4 L# H# l3 u: V" a隨著風浪的大小變化,在大風浪的天氣里發出多余的電,仍然用增加冷庫和淡化廠的產量來調劑。但是備用的大型柴油機組還得隨時保持完好,隨時準備著為發電低谷時補充供電量。
9 F# ~% b/ r: v! J這個景象描繪出用身邊的可再生和純綠色的能源——海洋波能,生產著“珍貴”的石油。而又節約了大量的產品柴油,何樂而不為呢?
- k5 C: o( O5 d2 Z3 |可是這一切都市“海市哲樓”,要想變為“人間仙境”還需:' o7 W7 K6 Y; u; \! @2 j) y
第一步:等待本技術的專利批復。8 G6 J0 _; X9 f
第二部:有了專利,有了錢,有了政府支持;在樣機成功的基礎上,標準化系列化批量生產;4 b) _# J  j0 Y+ \% _5 d/ o
第三部:推廣使用——又難又不難,沒辦法說了......。6 N" E3 ?8 L& h& e
喜之樂之:這是一個【幾千億的市場】,好大啊!7 _% T6 `; _4 E, O* a( R( \) s
悲之泣之:到時一個小小老頭,心有余而力不足矣!
18#
 樓主| 發表于 2010-5-29 21:43:11 | 只看該作者
以下是:設置在在6米以上水深的海域,附著固定在主體物上安裝發電的本技術產品——“自調導葉葉輪式波能發電單元”,一臺機組和系統的成本估算。
: j# Z+ V8 U- m1 Y1 L# C一、名詞解釋:
" J) s5 I! ]2 M1、 海域水深:要求大于6米水深以上,且越深越好。% z, R* I1 C7 `5 @! q
2、 附著固定安裝形式:就是本技術產品——“自調導葉葉輪式波能發電單元”不是在海面獨立的安裝形式,而是必須附著固定于主體物周圍的安裝形式。
7 K4 X/ [3 Y; H" o這樣就節省了海底錨定設施,縮小了導流罩體積和浮力。
: k1 L' q, \3 h. d簡化的結構,估算成本不確定因素也少,當然成本也低。$ L3 N( Q6 Q" j) r
3、  附著物包括:鉆井平臺(固定式)、海洋風力發電立柱(固定式)、大型深海養殖平臺(浮式)、固定式海上航標燈等一切大型海上建筑或平臺設施。
" m; s7 ?  U( u- M4 ~' k! T* u% X4、 單個機組成本估算主要包括:水輪機總成、發電機總成、上導流浮體總成、下導流浮體總成、附著支架總成、海纜及共用部分分攤的纜線及自動控制系統(包括陸上部分)、海上控制平臺(若有的話)等項目的成本估算。$ g& \* F& c  J/ W' |8 ]. J
5、 “系統”估算是指各個單元匯總后的所有共用的設備設施,按總臺數費用分攤的項目,主要包括:
0 ^" h" Z% o3 T匯總后纜線、中央自動控制室及設備、小維修廠、備品配件及庫存等項分應攤費用的估算。4 S7 j, O" t& J: f
二、單個機組各部分的構成、規格和參數:本技術樣機暫定為直徑6米,六翼,葉片翼面積(1.5*0.4*6)=3.6M23 e) Y/ t: R- N* i
1、 水輪機總成:由6片葉片組成、水輪機機體、水輪機主軸構成。其中:' Q" |% L! M- g- O1 H
1.1 葉片總成:共6套,每套主要由——碳鋼材質空心的葉輪軸(表面用防腐涂料涂覆處理)、碳鋼材質的限位器、4MM厚純鈦板葉片和“聚四氟乙烯”軸封構成,: I" [9 f4 L/ `0 ]3 P. e+ _
1.2 水輪機體總成的構成:Φ3000MM*300MM,10MM碳鋼板焊接。
3 i# y6 @# @4 x) x( P1.3 水輪機主軸總成的構成:碳鋼材質Φ120MM、2套軸承和軸封等。  L- ^7 {9 R3 p' l- s0 Y- |6 [* R9 T
2、 發電機總成的構成:6KW風力發電機和外殼。
& b) ^1 E6 b. q. R2 Q3、 上導流浮體總成的構成:Φ3000MM*6000MM(無人孔),10MM碳鋼板焊接。
: i6 D1 H8 ?" c. @$ c1 U+ P0 X4、 下導流浮體總成的構成:Φ3000MM*4000MM(有人孔),10MM碳鋼板焊接。
2 x5 `% U( o% N# p2 J5、 附著支架總成的構成:Φ125MM碳鋼,壁后6MM圓管焊接。
/ G  A2 V; S% `0 y7 r" [6、 海纜及共用部分分攤的纜線及自動控制系統(包括路上部分)的構成:3KW容量直流海纜及信號海纜若干。
) I7 K7 o: Q5 q" F4 `7、 海上控制平臺的構成:若設置的話,項目的成本估算平攤。
  N& d+ ?' N! c5 g) R1 k% Q/ u+ U8、 海上控制平臺以后的整個“系統”的構成:是指各個發電單元,集中匯總后的所有共用的設備和設施。
19#
 樓主| 發表于 2010-6-22 10:56:58 | 只看該作者
【共同學習】——波浪能的應用:
# I+ O% L6 `' R4 c1 }1、  波浪能概述:
7 n$ B" Q* k7 {海洋能與潮汐能、海洋溫差能、鹽梯度能、洋流能等能源一樣,是海洋能源中最豐富、最普遍、較難利用的資源之一。
3 B9 h% W  _9 W* S6 a+ \8 d波浪能又是海洋能中所占比重較大的海洋能源。/ }/ R, B2 P# M. r+ [, o4 H% q
海水的波浪運動產生十分巨大的能量。
8 t( S* `; [/ \* Q據估算,世界海洋中的波浪能達700億千瓦,占全部海洋能量的94%,是各種海洋能中的“首戶”。
: l+ c  ^+ G# e: w- d  R$ |波浪是海水的運動形式之一,它的產生是外力(如風、大氣壓力的變化、天體的引潮力等等)、重力與海水表面張力共同作用的結果。
( h2 Z0 y4 [7 {& s: a+ i1 o2 e波浪形成時,水質點作震蕩和位移運動,水質點的位置變化產生位能。波浪能的大小與波高與周期有關,波浪的波高和周期與該波浪形成地點的地理位置、常年風向、風力、潮汐時間、海水深度、海床形狀、海床坡度等因素有關。# y0 o6 j' y0 _( L9 O$ q7 U: n
椐有關資料估算。全世界沿海岸線連續耗散的波浪能功率達27×105 MW,技術上可利用的波浪能潛力為10×105  MW,我國陸地海岸線長達一萬八千多公里、大小島嶼6960多個。
! O& z( a4 Z/ P5 t* s根據海洋觀測資料統計,沿海海域年平均波高在2.0M左右,波浪周期平均6s左右。臺灣及福建、浙江、廣東等沿海沿岸波浪能的密度可達5~8kW/m。波浪能資源十分豐富,總量約有5億千瓦,可開發利用的約1億千瓦。$ y6 p& b2 ^. s9 Q. X
我國近海受季風控制,冬季浪大,夏季浪小,特別是冬季在強烈的偏北風吹拂下,從黃海到南海形成一條東北—西南走向的大浪帶,平均波高在2米以上,且周期在4-8s之間,有利于波浪能發電,具有廣闊的開發利用前景。波浪能是最清潔的可再生資源,它的開發利用,將大大緩解由于礦物能源逐漸枯竭的危機,改善由于燃燒礦物能源對環境造成的破壞。
# }3 ?/ f6 M7 c- `4 F; Y2、  波浪能開發利用的特點、現狀及前景:
2 W5 N1 F, j2 t5 y7 Y' _  e2.1  特點:4 T4 [" r1 n0 y, N! x: [% C4 o
波浪能是一種密度低、不穩定、無污染、可再生、儲量大、分布廣、利用難的能源。由于波浪能的利用地點局限在海岸附近,還容易受到海洋災害性氣候的侵襲。開發成本高,規模小,社會效益好但是經濟效益差,投資回收期長,一個多世紀以來,束縛了波浪能的大規模商業化開發利用和發展。# B+ e& t/ |5 ]3 i4 U$ w
2.2  現狀及前景:
: n7 }& I9 G( m: c6 w雖然波浪能開發的技術復雜、成本高、投資回收期長。  i, {' G! H+ V% @* {- `; {
但是近200年來,挪威、日本、英國、美國、法國、西班牙和中國等國家已建成多個數十瓦至數百千瓦的試驗波浪發電裝置。  o, z/ V0 Z2 Q, v7 r+ E
主要的形式有【活動點頭鴨】、【波面筏】、【海蚌型】;【浮體式振蕩水拄型】;【固定式(岸式)振蕩水拄型】;【水流型】;【壓力柔性袋型】等裝置。
  `& ?/ d% W% g& u英國已建成750kw規模的商業波浪發電站并網發電。0 i  `' c# A- E0 d% ^7 e
我國在廣東汕尾建設的100kw振蕩水拄式波浪發電站也已經通過驗收,存在的問題也逐步得到改進。& m) g4 e+ F+ Q* a5 k% b8 A- Q
隨著世界礦物能源的逐步減少,人們必須尋找新的能源,海洋能源無疑是首選的新能源之一;隨著礦物能源對環境的破壞日益嚴重,人們也在尋找新的替代能源,可再生、清潔的海洋能源,也是最理想的替代能源之一。1 I! |0 c$ z" A* M( A4 q' V
近年來,世界各國都制定了開發海洋能源的規劃。我國也制定了波浪發電以福建、廣東、海南和山東沿岸為主的發展目標。著重研制建設100kw以上的岸式波力發電站。因此波浪發電的前景是十分廣闊的。
) n7 p. O( y" l* c% ~3、  幾種波浪發電裝置:" O' C1 Z! ^( Y* I- Y& a0 w
現有波浪發電裝置的狀況:目前已經研究開發比較成熟的波浪發電裝置基本上有三種類形。& ^% X% E6 y4 I2 }8 s0 p& @
3.1  【是振蕩水拄型】用一個容積固定的、與海水相通的容器裝置,通過波浪產生的水面位置變化引起容器內的空氣容積發生變化,壓縮容器內的空氣(中間介質),用壓縮空氣驅動葉輪,帶動發電裝置發電;6 w$ O' M1 b% Y3 A2 |$ z" `1 B
中科院廣州能源研究所在廣東訕尾建成的100KW波浪發電站(固定岸式),日本海明發電船(浮式)以及航標燈式波力裝置都是屬于這種類型。
, Y/ @/ E% C1 G* H2.2  【是機械型】利用波浪的運動推動裝置的活動部分——鴨體、筏體、浮子等,活動部分壓縮(驅動)油、水等中間介質,通過中間介質推動轉換發電裝置發電。1 ^6 K. [% X+ u& B$ c8 `. N; C! l
2.3  【是水流型】利用收縮水道將波浪引入高位水庫形成水位差(水頭),利用水頭直接驅動水輪發電機組發電。8 \8 v& g- v, Z3 P
2.4  比較:這三種類型各有優缺點,但有一個共同的問題是波浪能轉換成電能的中間環節多,效率低,電力輸出波動性大,這也是影響波浪發電大規模開發利用的主要原因之一。把分散的、低密度的、不穩定的波浪能吸收起來,集中、經濟、高效地轉化為有用的電能,裝置及其構筑物能承受災害性海洋氣候的破壞,實現安全運行,是當今波浪能開發的難題和方向。
20#
 樓主| 發表于 2010-6-22 17:37:59 | 只看該作者
據說【臺灣的剛研制出來,還有圖片】——網友們幫個忙,誰知到網址!謝謝!謝謝!再謝謝!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8-18 03:43 , Processed in 0.067589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