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5074|回復: 4

機床常見漏油原因及改進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10-2-27 11:21:46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機床常見漏油原因及改進' ]0 H# e+ v3 \8 V+ o
關鍵詞:機床 漏油 原因  改進% w* J* Z: ^+ O- D* i
機床漏油劃分為三種狀態即滲漏、滴漏和流油。一般情況下,靜結合面部位,每半小時滴一滴油和動結合面部位每6min滴一滴油均為滲漏。無論是動結合面還是靜結合面,每2~3min滴一滴油時,為滴油;所有潤滑部位每5s滴油一滴以上均為流油。
6 q3 ]$ W3 J) h+ m設備治漏的一般要求是:外部靜結合面處不得有滲漏現象;動結合面處允許有輕微滲漏,但不允許流到地面上。設備內部允許有些滲漏,但不允許滲入電器箱和傳動帶上,可引回到潤滑箱內。
& Z( P0 w/ w  l7 u' X* w一、設計時考慮不周
5 n# K8 Z, c% w! N5 t1.密封圈與使用條件不相適應$ E! [+ l$ t4 _$ I( ^2 s
最常使用的O形橡膠密封圈,必須根據設備的使用條件和工作狀態進行選擇。在油潤滑條件下,當油壓<2.9MPa時,可選用低硬度的密封圈;當油壓在2.9~4.9MPa時,應選用中硬度的密封圈;當油壓為4.9~7.8MPa時,應選用高硬度的密封圈。如果選用的密封圈,其許用壓力低于工作油壓就會漏油。例如:在中高壓油路中的換向閥,就應該選擇相應硬度和形狀的密封圈,而不應該只考慮選擇同形狀的密封圈。
4 X( U; ]5 K) L$ y2.回油不暢或沒有回油通道& B6 c6 I2 d( v
軸承處回油不暢,容易積油,形成一定壓力,出現漏油;有的回油孔位置設計不合理,容易被污物堵塞;有的回油槽容量過小,造成油從回油槽中溢出;有的沒有設計回收裝置。如:TX6216C落地鏜床,前立柱和主軸箱安裝在滑座上,滑座采用密封液壓卸荷裝置。其設計思想是壓力油通入滑座下6個均勻分布的卸荷油腔,油壓的大小以不抬起滑座、立柱移動靈活且快速移動電流不超過6A為佳。滑座底部的密封采用聚氨酯密封圈,油不會外泄。使用一段時間后,發現滑座漏油較嚴重,機床導軌兩側地面上都是機油。經分析認為,油使用一段時間后,油液變臟且機床在加工零件時也會有一些鐵末進入密封圈,造成密封圈磨損產生漏油。這些部位的密封圈更換起來非常不便,必須將重達十幾噸的前立柱和滑座同時吊起來才能更換。這是機床設計不合理的地方,設計者應設計一套機油過濾回收裝置,既可以減少密封圈的更換次數,又可減少液壓油的浪費,同時還可保持周圍環境的清潔。
3 ~7 F  O. o6 h! w, @# Q( Z# x1 v3.沒有設計密封或密封結構不合理1 |8 z* x- I6 K
箱體上的螺釘孔設計成通孔,又沒有密封措施;箱體蓋處沒有設計密封墊;轉軸與箱體孔的配合間隙過大;密封圈與軸配合的過盈量不合要求;密封槽設計不合理等情況,都可能使潤滑油漏出。例如:C6140機床,其主軸箱箱體蓋處沒有設計密封墊,雖然沒有油壓,但主軸等零件的潤滑冷卻方式為飛濺潤滑,在結合面處容易滲油。為此,應為其增加密封墊。
0 p( c7 c, g3 Z8 {4 _$ \- v) {! J二、由鑄件缺陷和零件損壞引起的漏油; e9 q! s: X9 I" D
1.鑄件缺陷  o3 E1 L% v1 s" Y+ A7 O& Z
鑄件出現砂眼、氣孔、裂紋、組織疏松等缺陷,而又未采取措施,設備使用過程中,這些缺陷往往就是產生漏油的根源。在檢測維修過程中,就應該使用氣壓來檢查各零件的組成部分,是否符合其設備技術要求。! s5 _; w- s1 S# E& j
2.密封件老化# m4 a* |3 j  V
油管、管接頭選用塑料或耐油橡膠制品時,使用日久,材料會老化變硬發脆,造成油管和管接頭破裂引起漏油。發現此類問題,也只能及時更換符合標準要求的軟管。9 Q$ a7 |& D9 V4 o0 C3 M
3.零件磨損
( e  r- j5 m8 U$ Q2 i4 I; N& `密封圈長期使用后,特別是那些運動部位的密封圈,會因摩擦并磨損而喪失密封性能。如軸與軸孔(軸套)間間隙增大,同樣引起漏油。根據壓力和工作性質,進行對密封圈更換,或者對軸或軸套的尺寸加以變動,如軸加工至上偏差,孔加工至下偏差。' s: O% h' [% ?
4.零件精度差% P+ [. I  v- g& }0 F- G! o6 n
零件加工精度誤差及其他原因。例如:箱體和箱蓋結合面的平面度超差、表面粗糙度過大、工件殘余應力過大引起工件變形,使結合面貼不嚴密。或者緊固件松動等,都會引起漏油。根據實況檢測出問題所在,制定響應的檢修路線方案。
; z+ Z6 i( E1 g) H9 Z三、維修不當8 F5 x* k! b/ u" X2 M0 w9 b
1.換用的油不合要求或操作不當
& W( x8 }$ k6 a換油不合要求,往往也會引起機床漏油。換油中出現的問題主要表現為:(1)對于采用高黏度潤滑油的零部件,換油時隨意改用低黏度潤滑油,就會使相應箱體、軸孔等密封性能受到一定的影響,有時會大大降低這些部位的密封性;(2)換油時不清洗油箱,油箱中的污物就有可能進入潤滑系統中,堵塞油路、磨損密封件造成漏油;(3)換油時加油量過多,特別是在有旋轉零件的部位,由于旋轉零件的攪動作用,更容易出現溢油現象。
4 f8 R. a9 _' ^, b5 ~2.潤滑系統調整不當
% b- M) f: K  v  K1 ~對潤滑系統零件的選用和調節不合適而引起漏油。例如:維修時選用了壓力過高或者出油量過大的油泵,或者調節系統壓力時,溢流閥、安全閥、減壓閥等的壓力調節過高,機床潤滑系統流量過大等與回油系統以及密封系統不相匹配,就會造成漏油。例如:一些數控機床對絲杠、導軌的潤滑,現多采用定時滴加潤滑油的設計,這種設計一般都不設計油回收系統,因而一旦定時滴加潤滑油系統出問題,要么絲杠、導軌潤滑不足,要么流量過大四處是油。這就要求設備在運行過程中,適當增加潤滑循環系統,以彌補不足。6 E! v$ U, c+ \/ ]0 {! E% z' b, O  ?
3.選用裝配不當
4 c& b- n3 c# R: f" V' {0 W. |相關件選用或裝配不合適引起漏油的情況比較常見。例如:O形密封圈使用不當造成漏油在維修中經常發生。一般維修人員,當他們發現機床上的O形密封圈變形或損壞需要更換時,往往會隨便找一個大小形狀相似的密封圈安裝上,很少考慮其耐壓的大小,通常情況下,一般機床的潤滑壓力都<3MPa,由此產了一種錯誤的觀念,O形密封圈只要尺寸規格相同,就可以更換使用。這在低壓力的情況下是可以的,但當遇到5MPa以上較高壓力時,就會出現問題。如中重型機床的液壓系統,其工作壓力都在5MPa以上。因此,在更換這些機床上的液壓閥和接口處O形密封圈時就應注意密封圈的硬度。; T1 C1 A7 X% ]. g, z0 P+ i8 C! |
經常發現有些設備在更換密封圈后仍然漏油,進一步壓緊螺絲依然漏油,沒有意識到是更換密封圈不當造成的漏油,箱體和箱蓋間結合面處有油漆、毛刺、雜質或碰傷,使結合面貼合不嚴,以及忘記裝密封墊或拆卸時已將密封墊損壞。螺釘螺母安裝時擰得過松等原因,都會漏油。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表于 2010-12-4 08:54:21 | 只看該作者
機床漏油后的漏油應該正確處理。吸油棉、廢液清理器都可以非常好的清理收集漏油。廢油應該交給專業的廢物處理公司處理,絕對不能當生活垃圾扔掉。咨詢電話:021-34293899 www.enpac-china.com
3#
發表于 2011-1-12 23:57:01 | 只看該作者
樓主的文章總結的非常好,作為資料收藏了。
4#
發表于 2011-2-6 00:06:22 | 只看該作者
樓主對漏油作了很系統的總結
5#
發表于 2011-2-6 00:07:36 | 只看該作者
樓主對漏油作了很系統的總結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23 00:01 , Processed in 0.068906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