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13571|回復: 1

如何設計急停按鈕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09-11-17 11:05:51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目前設計兩種急停方式:
+ c" M" C: W+ L/ _; l1、停掉整個電源,這相當于斷電,有很多弊端;0 X: Z+ ^8 o  ~! @, z1 ?
2、接PLC輸入點,在PLC程序上停掉相應的繼電器和交流接觸器,如果還牽涉到除PLC外的控制器,那么就需在上位機的程序控制執行機構(如伺服)的使能信號等,保證執行機構和人員的安全。
- d5 D" x$ f- c' A但也有些缺點,主要是程序上做的不是太好,不知道大家有什么高見?: J: x& R  B& X2 e7 n

6 H0 V# \6 `) }& |
) k% u% c5 v1 u% [. f以下是中國工控網“老菜鳥”網友提供:+ u0 r2 G% e# K4 ^8 l: I/ V& Y
緊急停止按鈕的作用是在繼電控制回路和PLC程序中禁止相應控制部分的輸出(包括停止PLC的相關輸出、輸出剎車制動信號等等)、觸發故障動作信號的發出(包括故障處理繼電器的動作信號、聲光報警信號等等),根據情況也可以同時切斷某些主回路。 原則上,緊急停止按鈕是紅色的,順時針復位后系統不能自動啟動,需要重新在主電控柜面板上按下啟動按鈕進行啟動。而臨時停止按鈕是黃色的,順時針復位后系統會自動啟動。 但在平常工程設計中,很多電氣工程師設計時設計的都是臨時停止按鈕(工人對線體的停止次數很多,復位后重新啟動線體會更方便)而沒有設計緊急停止按鈕(緊急停止按鈕一般設在驅動機構、其它重要設備旁邊),對于小工程而言兩者都搞太沒有必要。但是因為市面上這種蘑菇頭按鈕絕大多數都是紅色的,黃色的基本沒有(訂貨的話貨期將近2個月),因此設計的臨時停止按鈕又是紅色的。最后,好多人都把這種紅色的臨時停止功能的按鈕稱之為“急停按鈕”,你說有沒有意思...@_@ 3 ~2 _' ]# N1 f8 Z' l4 ~
5 u, g( i; D' _7 l* [$ @3 C2 I

2 v; T/ O# }# i! ^" n: _8 q1、急停都必須采用常閉觸點——這點沒有商量的!不能因為其它任何原因而采用常開觸點來驅動繼電器或PLC急停動作回路——包括要指示每個急停按鈕的急停狀態時,也不能只用1對常開觸點,而要增加1對常開觸點作為急停指示用!!!/ P, \+ Q+ U; M1 r% u4 c" \
2、PLC控制的“硬急停”:急停按鈕的1對觸點要串入PLC的輸出電源回路(避免PLC的CPU單元故障、PLC輸出觸點粘連的情況),也能斷開相關控制的電源回路(可以串在它們的前面)——但是不允許斷開PLC的供電電源回路;另一對觸點要接在PLC的輸入端,好讓PLC知道設備已經停止,否則PLC的控制將可能紊亂。其實這也可以合并為1對觸點,就是急停斷開PLC輸出電源回路和相關控制的電源回路以后,相應的繼電器或接觸器就失電,然后取其觸點給PLC一個停止信號(這個信號接通使PLC控制設備工作,這個信號斷開使PLC控制設備停止工作)。2 l7 l& l' v' t$ W2 \

% j' M# |  k( p! I; \1 j: T- C  D3、變頻器控制的“硬急停”:急停按鈕應當接在變頻器的“運行禁止”輸入端,有些變頻器可能沒有這個輸入端(例如臺達、愛德利等國產變頻器,松下等日系變頻器),有些變頻器的該功能輸入端時可以軟件編程——通過變頻器的參數來進行設置的(例如施耐德、西門子等歐系變頻器),有些變頻器這個功能端子是固定的(例如富士、三菱等日系變頻器)。變頻器的品牌不同、系列不同可能也會不一樣。從這里就可以看出——便宜的功能就少呀,一分價一分貨呀。。。$ B9 u; j& z3 H7 M. c
    如果沒有這個端子,也可以接在變頻器啟停控制端,但是變頻器的停車時間必須設定的很小(例如1秒)。3 W9 w6 W# X3 B$ f
    如果前面2個要求都達不到,那么你就在變頻器的前端加一個輸入接觸器吧,斷開它就可以了。但是,不建議在變頻器的后級增加接觸器強制斷開正在輸出的變頻器回路,因為這樣極易損壞變頻器!!!
. _4 @* h9 _! |2 O% I7 l' t( A3 m    對于危險性很高、而且設備慣性很大(輸出停止后會繼續運轉很長時間)的設備,應當采用剎車電機、變頻器制動等組合制動方法。: q2 T, @* [- A! X

/ ^7 X" e% d$ e4、PLC控制的“軟急停”:對于PLC控制,假設所有涉及緊急停止按鈕控制回路的設備(包括PLC的CPU單元、PLC的輸出繼電器<不發生粘連>等)都正常工作,那么急停按鈕接在PLC的輸入端,和“硬急停”是一模一樣的,沒有什么區別。- ^% A/ h0 p& o8 ?
5、變頻器控制的“軟急停”:對于變頻器控制,假設變頻器的減速時間設得很小,比如說1秒,而且變頻器還有制動功能(包括配置了制動電阻、設置了制動功能)、采用了剎車電機等,那么急停按鈕串聯在變頻器的運行端,和“硬急停”是一模一樣的,沒有什么區別。
. Z2 {. L% }6 M, A/ j5 l    不過對于小慣性、又不危險的設備,采用“軟急停”是完全可以的——例如小慣量的設備,斷開啟停端以后1秒鐘就停下來了,實際上也沒什么影響。
& k% {* ^2 y0 a; R/ z  ~: S
0 E' R, G2 I! c: d$ x
) R$ C: s' X  R不過,有時間筆者在設計的時候,因為考慮到其它因素,對于變頻器控制的急停,也會采用“軟急停”:6 e& i! t, w3 _
這些因素是:這些設備基本上沒有安全隱患存在,而且是小慣量設備;線路的簡單化(電工接線方便,同時因為線路更簡單也減少了設備故障率);成本問題(節省觸點和電線、中間繼電、接觸器等);安裝空間問題(簡單的變頻箱本來就很小,如果變頻器沒有“禁止運行”功能端子,在加裝一個接觸器就顯得有點“迂腐”了)......
6 Q! v2 r7 @& H- D7 _2 W! I9 {+ L" x但是對于控制的急停,筆者一般還是設計成“硬急停”。
. O1 w- P* z2 F+ K
0 n% K! i5 {% O( c急停一定要關總電源,裝在220V回路上,' A8 J6 V! ^7 }/ v2 ?5 g- T0 J! o
所謂急停就是緊急情況下用的,多用對設備有損害.
3 l5 [% h, ?' D" M0 ^" w" x
9 r% t$ ~" U; m  K4 ^如設備有大慣性,不能馬上停的或斷電后要產生二次事故的,急停設計又是另外一回事, 2 l6 T; C+ Y2 B$ i: J. W1 v
. m: a% d' p. k3 _8 @
“共創美好”說得完全正確!% H$ X0 L0 a& G$ t3 p1 Z
對于某些大慣量的設備,急停會讓設備在比較短時的時間內就停下來,對設備的沖擊很大——例如對高速運行的設備、特別是對傳動鏈條、傳動螺桿、驅動、張緊等傳動單元會產生一些損害。如果頻繁進行緊急停止,有可能會導致傳動鏈條斷裂——你可別小看這個傳動鏈條斷裂,對于傳動單元很長的設備,例如懸掛輸送線,可能長度達到800米,甚至1000米,而且傳動鏈條比較大,傳動鏈條一旦斷裂,裂口(兩個斷裂口的距離)可能達到幾米,特別是對于雙驅動、多驅動的懸掛輸送機,想要接上鏈條恐怕得花你幾個小時的時間,對于生產的影響就不說了。。。。。。! k) m! o6 f( _6 f' ~4 s2 U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一般設計的時候都在現場控制按鈕盒上安裝1個啟動按鈕、1個停止按鈕(正常停止是減速停止,不會對設備造成沖擊)、1個急停按鈕。并且在操作規程上重點提示:緊急停止按鈕僅在緊急狀況下使用,平常嚴禁使用——否則罰款...!正常停車請按停止按鈕(平頭而非蘑菇頭按鈕)即可。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表于 2009-11-17 16:32:09 | 只看該作者
兩位大俠都是很有經驗的,不過表述就讓我看得稀里糊涂。
7 z8 k1 f" l' ?) W/ K; h: x# u. ^9 }急停到底停什么,無法一概而論,因為如果系統夠分散和獨立,當然是單單只停出問題的那個系統是最好的。沒有具體的例子的話,比較難取舍,甚至無法取舍方向。
2 o9 w* {8 o. l* z各種各樣的例子都有,急停直接停總電源開關是最徹底的,可靠性最高,其它停PLC輸入、輸出的可靠性都是次之,可能要根據對危險的預估來決定選擇什么急停方式或者什么急停方式的組合了。  y7 B2 z) [: x$ w3 `, e
我覺得,急停的設計應該以人的當下的直接安全為第一考慮,而比這個更重要的情況,只能是,更多人的當下的直接安全。這是假設當核電站運行中,某個操作者處于危險的時候,停某個機器可以救操作者,但是如果停了,核電站立馬爆炸,而會殺死周邊無數人的時候。當然,也可以大家再斟酌。
/ z2 N' S1 C( d3 Y2 i至于其它的什么設備安全,通通站到后面去。面對人命,這些都應該讓位。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10 18:30 , Processed in 0.054721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