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7111|回復: 17

玩新東西的前提是有動力,沒壓力,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09-7-23 11:21:38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許多家伙不了解,為什么我國善于模仿國外的產品,有些甚至連模仿都模仿不像,一方面和傳統文化的‘急功近利’思維模式有一定聯系,另外一個方面就是人的壓力太大,當人的壓力太大的時候,就沒有心思想細致的東西,無論做什么,都是在粗線條的模式下運作,20年前,我們私下討論過鐵水脫硫的事情,但非常不幸被大公司的二把手撞見,嚴厲告訴我們:規模經濟的前提下不要談論這類亂七八糟的論題。

說壓力,早年是革命的壓力,那時,人分成兩部分,一類家伙是希望干點事情的,另外一部分是純混的。而所有這兩類人都有很大的壓力,前者是時間和技術的壓力,后者是純生活的壓力。他們都被這無形的壓力所壓垮。直到20多年前,那個時代的壓力轉化成類似但又有些不同的今天的壓力。

  今天的壓力,大部分是掙錢的壓力,其他壓力小了,沒技術可以買,人家不賣就算了,反正也不急著馬上打仗。

  為什么我們設計不出像‘蘋果’那樣的產品?許多家伙問過我這類問題,因為我們沒有那樣的工作環境和條件,我們無法用5年時間去捉摸一個東西,我們需要的是‘立即’,沒有任何商量的余地,而我們追求的‘超高速度’的結果就是給人家代工,只有這種發展模式才是‘立即’的,但結果是你永遠沒有利潤,沒有人才,沒有內在技術,沒有品牌,有的就只是運轉的生產線,能簡化就盡量簡化的自動化水平。

  人在興趣動力的驅動下,在沒有過大生活壓力的條件下,才能創造出新產品,那是一種‘由心而發’的東西,不是通過其他壓力手段能實現的,舉例說,前蘇聯要求誰設計某種產品,到時間沒完成,是有刑事責任的,但即使在那樣嚴酷的條件下,在登月競爭中也最終敗北。

  現在,玩一個新東西是非常難的,要有非常多的資料,了解許多模式,各種控制方法,還有其它亂七八糟的東西,即使這樣,玩成一個東西也非常難,玩成以后收回投資就更難。大家對新產品都持‘噤若寒蟬’的態度。

  各論壇上都討論過各種離奇古怪的機器和設備,大多是米國的那些‘閑暇公司’玩出來的,但我要是告訴你,這東西是玩了幾年才玩成今天這個模樣的時候,你還玩嗎?即使你有心,也沒有這能力。

  越細的東西,越需要時間反復捉摸,一種復雜的控制方式 需要大家喝著咖啡慢慢地討論,而我們沒有這種時間,無論是大公司、小公司大家都沒有時間,即使像玩石油的大公司也沒有時間,沒有時間聽你敘述一個參數,爺就只問你到底行還是不行?不行的話馬上喊洋人來,洋人肯定行。

  大家有錢,不缺錢,缺的是時間,是思考一個問題的時間,把這個問題思考明白了其實也掙錢,但大家不愿意掙這種思考的錢, 原意去掙那種出很大力氣,但效益很低的錢,這就是沒有辦法改變的現實。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表于 2009-7-23 11:38:04 | 只看該作者
體制呢,環境呢,什么樣的企業能夠讓我細細品味,慢慢思考。
國企?設計院?自己當老板?公務員?買彩票中大獎?移民國外?
3#
發表于 2009-7-23 11:43:25 | 只看該作者
象我這樣閑的人在外企也不少,就是沒能力
4#
發表于 2009-7-23 23:28:39 | 只看該作者
一輛可以用時速126公里行進的履帶式車輛--RIPSAW,打破了履帶式車輛不能超過80公里時速的傳統。這就是米國HOWE兄弟玩出來的。他們的特點:1/從小有興趣玩機械;2/沒玩成RIPSAW之前都有一份可以養家糊口的工作。除此之外,就是環境好:一旦被人發現是個好東西,就立刻有人送錢讓他們接著玩,而且專利還是他們自己的,可以自己成立一個H&H公司繼續玩下去。
     愛迪生說:“在這方面沒有規則,我們正試圖有所作為。”
     過街兄說:“  人在興趣動力的驅動下,在沒有過大生活壓力的條件下,才能創造出新產品,那是一種‘由心而發’的東西,不是通過其他壓力手段能實現的。”
      我說:“同意。”
5#
發表于 2009-7-24 01:54:5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syw開門造車 于 2009-7-24 02:08 編輯
……
人在興趣動力的驅動下,在沒有過大生活壓力的條件下,才能創造出新產品,那是一種‘由心而發’的東西,不是通過其他壓力手段能實現的,……
……
  現在,玩一個新東西是非常難的,要有非常多的資料,了解許多模式,各種控制方法,還有其它亂七八糟的東西,即使這樣,玩成一個東西也非常難,玩成以后收回投資就更難。大家對新產品都持‘噤若寒蟬’的態度。
……
過街蛤蟆 發表于 2009-7-23 11:21

.
過街友好……
.
新東西有“無關痛癢”、“不可或缺”、和“生死攸關”之分。
.
上面引用你的文章中,有認同的地方,比如上面兩段比較認同,也有自身深刻的體會。
.
但我本人還有另外一種深刻體會,那就是在巨大的壓力下,也能急中生智,
研發出新的東西來。
.
再有:
機槍、大炮、坦克、飛機、雷達、航母、導彈、原子彈、衛星、飛船、核潛艇、……
電子管、晶體管、集成電路、電子計算機、手機、互聯網、……
尿不濕、太空棉、碳纖維、……
…….
這些事例中的成果,都是在戰爭和軍備競賽的巨大壓力下產生的。
.
還有,你文中提到的“前蘇聯在登月競爭中最終敗北”之事。我認真看過相關的資料,
真實的情況是,前蘇聯是敗在高端科技人才,和科研實力上和經濟實力上和人才動力
的激勵機制上。
.
關于最后一點,既,人才動力的激勵機制方面,如你所說:蘇聯是懲罰型,美國是物資獎勵型!
.
我們中國是什么型哪?!
.
syw  090724---01.55




6#
發表于 2009-7-24 03:06:4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亮劍 于 2009-7-24 03:17 編輯

很同意樓主的觀點,搞技術的東西如果非技術的壓力過大的確無法出什么真章。很多所謂壓力下產生的東西也無非是在其多年積累之下的產物。貌似過街大俠說的是前提和過程,而開門總工說的是結果,即所舉的例子則是技術積累下適應時代需求所實現的設計罷了,否則,中國當時壓力也很大為什么沒有研制出那些東西呢。
技術研究的過程需要即使處在外面驚天動地的環境,而我們卻能夠毫不受其影響的研究實驗。
7#
發表于 2009-7-24 07:40:52 | 只看該作者
看一個個人,他在壓力之下能否做成什么,這取決于他的性格,不能一概而論。很多個人是壓力越大,靈感越多,干勁越大。
對于一個小團隊,比如美國的核彈,中國的核彈,都是在非常緊迫的情況下搞出來的,不能說壓力不大。如果說這樣的小團隊,管理模式采取“搞不出來就懲罰你!” ,這就是管理水平太低,和主要論點根本無關。
對于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生產力水平或技術水平,就不能從心理學角度來分析。
分析什么東西“不行” ,可以找出很多方面的因素。為失敗做分析,比為成功做分析要難,更不要說為成功做預言,做建議或方案了。
中國落后,對中國來說是不值得高興的,但對看到了其中落后要害的人應該恰恰是機會,固然說環境有不好的地方,個人有無能為力之處,但不能說我們只有等待別人制造一個好環境然后請我們進入其中,機會都是自己找。
還有,俗話說心境自然涼,陶淵明一句詩“心遠地自偏” ,環境只是一方面。中國的文化自有其弊病,中國人也有很多毛病,但這些毛病也許不足以導致中國裹足不前,想想30年前什么就都明白了。至于以后,我認為也還是這樣。但什么時候能趕上發達國家,這就誰也不敢說了。知易行難。
8#
發表于 2009-7-24 09:22:59 | 只看該作者
普通人玩的小東西不能和國家要玩的大東西比,國家有國家的方法和手段,普通人也只能在酒足飯飽之余,才有這樣的閑情雅致。

至于小東西最終能不能成大氣候,有句老話“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

想想萊特,福特不都是這樣?
9#
發表于 2009-7-24 09:35:41 | 只看該作者
國家有是集中強權式的,人受的約束大,如北韓
也有自由而強大的,象美國,
做同樣的東西,自由開放式的可能是效率更高,因為限制少,制約少,可用的資源就多,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再有正常的商業生態保護,做大更容易。
集中式的所有資源需要權力去推動,工作也是,受到的限制多,大部分時間要用來平衡和所謂的協調,結果可想而知了。另外從個人的角度,做好了個人的回報也不見得比做砸了大,內耗太嚴重了。
10#
發表于 2009-7-24 09:42:36 | 只看該作者
過俠這里的壓力,應該是指外部的壓力,不可受壓
做事有動力,自然會給自己壓力,不同的是力向外,富有張性
只需等到那靈光一閃,便有萬丈光芒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9 06:21 , Processed in 0.065175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