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縮痕" ^& A# c- |2 j
注塑件缺陷的特征
; U1 X+ F8 U( U1 k" w 通常與表面痕有關,而且是塑料從模具表面收縮脫離形成的。
. W5 U9 D( B0 p: y% J7 W 二、可能出現問題的原因
/ x q) g) D( Q- c3 `7 [/ u5 g (1).熔融溫度不是太高就是太低。 - r2 O; D& D& l
(2).模腔內塑料不足。
' h w3 k# Z5 } h (3).冷卻階段時接觸塑料的面過熱。 * h# E3 ~" b7 b% e( ^
(4).流道不合理、澆口截面過小。
# P& `7 X( p1 L/ T8 b (5).模溫是否與塑料特性相適應。
/ F" b: n, a9 F2 u e+ L8 g* I8 J (6).產品結構不合理(加強進古過高,過厚,明顯厚薄不一).
1 B* M) C3 Q' H$ j+ d* E (7).冷卻效果不好,產品脫模后繼續收縮。 2 Y# F8 ?! R# _0 O: c
三、補救方法 $ @+ J5 e2 m' K% v) Z/ c. P. y, {
(1).調整射料缸溫度。 7 R3 }" M% B" k' z/ [
(2).調整螺桿速度以獲得正確的螺桿表面速度。
# S- u9 Z; d1 \8 k: c (3).增加注塑量。 " ^6 {& l# \( J
(4).保證使用正確的墊料;增加螺桿向前時間;增加注塑壓力;增加注塑速度。 ' J, V$ u8 p" L1 X, f8 i
(5).檢查止流閥是否安裝正確,因為非正常運行會引致壓力流失。
8 t- z1 K* g" @0 B, U, ^3 g (6).降低模具表面溫度。
% t; s. m, J+ }; c g) w (7).矯正流道避免壓力損失過大;根據實際需要,適當擴大截面尺寸。 : O# k' Z* u- D& k& {
(8).根據所用塑料的特性及產品結構適當控制模溫。
0 U( ^# }! B! v+ Q& S) K (9).在允許的情況下改善產品結構。
- e1 R% P) f" ` c8 F2 t, s& @0 W (10).設法讓產品有足夠的冷卻。
+ G5 i- z1 z3 F) H9 O包封
w o# {' R. A2 k! [! B% [ 一、注塑件缺陷的特征 3 p; [) P7 l5 n. {/ S) i7 q0 H5 P J0 X
可以容易地在透明注塑件的“空氣阱”內見到但也可出現在不透明的塑料中, 這與厚度有關,而且常因塑料收縮離開注塑件中心而引起。 / Z J# g H* F9 F' q/ k: K/ X( Z- `
二、可能出現問題的原因 6 y& |! H' i# T+ w$ l0 b9 |
(1).模具未充分填充。
4 V* |" u0 h9 W, r$ i7 B# m (2).止流閥的不正常運行。
& U. @6 v2 N! F8 Y1 P/ p8 D' i (3).塑料未徹底干燥。 V/ I1 Q+ Z f L/ n& y
(4).預塑或注射速度過快。 1 k# h' u7 w1 w$ [0 l; [1 e
(5).某些特殊材料應用特殊的設備生產。
+ R; z6 f) i/ j) E 三、補救方法
6 _, o2 r2 c s6 U (1).增加射料量。
& Y) _+ e) e# I& _ (2).增加注塑壓力。 1 }. T' w+ v, L; q6 Q$ H/ J' y
(3).增加螺桿向前時間。
5 }* W% G: |3 D/ a } (4).降低熔融溫度。 ]: l* g k7 K# z; f
(5).降低或增加注塑速度。(例如對非結晶體類的塑料要增 加45%速度)。 2 Y$ ?& y: D& u; {2 j0 X$ T$ B
(6).檢查止逆閥是否裂開或無法運作。
; ~, Q e) d T9 n3 y (7).應根據塑料的特性改善干燥條件,讓塑料徹底干燥。
5 _& j/ K6 N# | (8).適當降低螺桿轉速和增大背壓,或降低注射速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