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8430|回復: 15

c620車床維修,我的教學課題---請教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09-5-15 01:58:20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人任《機械設備維修與工藝》的理論教學任務,其中做了一個“c620車床維修”教學課題,在具體實施時覺得涉及的范圍太大,各位有好的建議嗎?謝謝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樓主| 發表于 2009-5-15 08:19:48 | 只看該作者
附上課題內容:C620-1型車床維修課題(理論分析)計劃: Z9 z  r" E+ A; K" J. n5 o" Z
一、課題& D# p8 i9 l7 P$ I' |" n! K3 v
1、主軸(床頭)箱部分   4、床身部分               7、離合器軸及三桿部分
4 G, N8 Q( b4 y# o4 W  O$ O2、主軸部分             5、溜板箱與尾座部分       8、整機調整與試車(含加工精度、離合
' \+ U6 p" {7 V7 G* N% b9 H3、進給箱部分           6、大中小拖板及刀架部分      器、主軸制動、脫落蝸桿等方面)
. U( \5 D# Y6 m4 I( T二、任務" N+ U/ s) B3 o  {. [
1、分析后繪制裝配系統圖                  7、定位與緊固情況分析! g( a, O  ]! N8 v0 y- ]
2、易損件判斷                            8、易出故障分析及修理方法' g0 m) F8 s: G1 h
3、零件的修復加工工藝卡                  9、潤滑分析(含選用油、潤滑方式、潤滑部位)
3 L7 I+ L1 B' {. A% i4、零件個體或裝配精度檢測方法           10、數據標準(ISO、國標、部標、行標等)來源& l/ A+ a. m, F4 p3 z6 W* }+ k9 t- L
5、裝配間隙調整方法                     11、裝配后的要求分析% b2 A: I' |6 i9 V
6、裝配方法與難度分析
% @) f4 {, t1 f: Z' `9 K3 @三、分組及課題任務(一個班40人)8 C5 N  @) g# F' F8 M4 M+ f+ Y) H
第一組:5人
' ]0 f4 ^& Z3 u; w課題1:主軸(床頭)箱部分(主軸與離合器軸除外)" S0 |1 I) y) W4 c: t& |
任務:以上第二項中的1(任選一軸)、2、3(任選一齒輪)、4、5、6、7、8、9、10、11
/ W& ^( w+ \1 ^) g& }( @& Y7 |: B6 j# O% S/ a  }7 d
第二組:5人* }4 k% K+ {" f" u, T
課題2:主軸部分; t5 p5 w' ^% ?0 M1 B/ J
任務:以上第二項中的1、2、3(主軸)、4、5、6、7、8、9、10、11
% s1 y  L6 e% `  s! t$ |# K5 t5 J; h9 D0 N4 L" Z- H
第三組:5人  T$ _- m. H$ f: y, j7 G
課題3:進給箱部分3 @9 k9 r4 l3 @. W, i& O
任務:以上第二項中的1(塔式齒輪軸)、2、3(任一齒輪)、4、5、6、7、8、9、10、11; u" Q0 M8 K- f* R# n  z& `

) g4 ]( y& A# b, ^( o第四組:5人% j& ~. D+ R1 t, ~0 N
課題4:床身部分
7 x* s2 @+ g  y5 ~7 Z任務:以上第二項中的3(導軌面)、4(導軌面)、7(與各部件間)、9、11
% W: |9 g8 q# A6 m& y* C* e/ J. q8 m+ d! S. z4 z$ ^2 @
第五組:5人
, L# }2 e" V- K) j- d課題5:溜板箱與尾座部分
. |( |9 w, h" ]+ E3 M( }1 S( w  a, s) z任務:以上第二項中的1(尾座)、2、3(撥叉)、4、5、6、7、8、9、10、11
3 v6 y6 i; D9 v3 [) A" P, ]1 D% w) K7 a6 R4 I" H
第六組:5人4 J5 t" D# f$ s
課題6:大中小拖板及刀架部分
( W+ a& t5 i2 ]任務:以上第二項中的1(刀架)、2、3(中拖板燕尾)、4、5、6、7、8、9、10、11% n. i" A1 R( V8 L7 X( t& [
! c+ I! e: @$ z2 h9 ], f
第七組:5人
& v' c  k5 |/ U* H' p! m課題7:離合器軸及三桿部分$ |  R) ?8 I% I9 y
任務:以上第二項中的1(離合器軸)、2、3(絲桿彎曲)、4(絲桿)、5、6、7、8、9、10、11
8 m. F# a6 y8 I6 J/ R, ?1 u" O* m1 \& r( w4 I
第八組:5人, V& W2 ~0 M' L7 j0 X# J8 X* k
課題:8、整機調整與試車(含加工精度、離合器、主軸制動、脫落蝸桿等方面)% B6 n3 V9 C# D! g1 \
任務:以上第二項中的10、11,列出整機調整部位及調整方法,含試件檢測、試車等方面    * ~' q5 O1 g* H  \  I% I
四、思路與方法
. V3 T( e2 C! @7 L% D弄清結構原理→模擬拆卸→解決部分任務→模擬檢測零件→解決部分任務→模擬裝配→解決部分任務→整體分析及其它分析
8 }. b5 q4 K9 d2 O2 B五、要求
4 q; b- N) I2 D  F6 P" A& k, L1、完成所有規定任務——可完成單項任務中典型的一部分,或全部。每組上交一份課題報告。
& }2 Y5 }/ G. {, p2、課題口頭講述——所有組員參加,其他各組評分。
. S. S& B! \6 k" h0 j9 |3、組員分工,團結協作,組內討論,班內討論,互相交流,資源共享。
1 d% j6 @0 E' y3 Q1 n六、評分& D' c) w, u* h; K0 o
1、組內自評分——組內對每人評分,合計100分, H0 S2 \2 K9 c& i- w7 |! ~$ ?
2、課題口頭講述評分——另外七組對講述組評分(滿分100),對組員評分(滿分100)
* O5 p1 I" V' _: J3、課題報告評分——教師評分(滿分100)) |! U' L6 _; F9 N, N( _
4、個人成績評定——第1項50%,第2項20%,第3項30%(占平時成績的60%)
3#
 樓主| 發表于 2009-5-15 09:00:20 | 只看該作者
實施后覺得任務項11條涉及的范圍過大,內容較多,初步考慮以第8項“易出故障分析及修理方法”為主線,其它10項為其服務,可行嗎?
4#
發表于 2009-5-15 11:25:16 | 只看該作者
呵呵,看了一下安排的挺周密的也沒有什么不妥之處(我不是很專業)有分部有主線;有思路有方法;有要求有評分,不錯的!即然是計劃要是能有個時間上的安排那就更好些,再就是評分還要細化具體些。只是我個人意見,還有望更熟悉的大俠點評。
5#
 樓主| 發表于 2009-5-15 15:09:04 | 只看該作者
多謝版主點評,教學時間安排的確是難題。根據這段時間具體實施來看,我大體把時間分為三大部分:
# p0 s- ]; E2 p: h9 \    1、前期明確任務、結構了解、資料準備;
$ o1 A, [' a, `! t9 t. t    2、實際拆卸后分析與驗證結構原理、收集易損件及其部位以及收集課題任務的其它項資料(用了6課時時間,即一天);
: ?( o0 F) N7 S! n8 n4 Q    3、根據收集的資料,以及前期維修基礎知識,著手對課題進行深入的分析,并編寫完成任務。; Q; ^7 L7 u! w/ w0 }
    其中1、3兩部分是課余時間進行,難以把握時間長短。5 {2 Q( _( C$ m1 Z. p3 q9 L& Z6 g( d
   另:評分確實簡單了,起到的約束力不大,待改進。
6#
 樓主| 發表于 2009-5-15 15:43:42 | 只看該作者
課題6(大中小拖板及刀架部分)思路:7 W6 Z1 F% @9 g5 U; V# T  E9 ~/ P
    以間隙、精度為主線和核心(車刀的三維方向:X——沿床身的縱向;Y——沿中拖板的橫向;Z——高度方向)
  F* l0 U' v( t4 d4 u" F' F4 Y    一、間隙分析1 i; p& f6 g1 i& B, ^% y8 f
1、X——絲桿本身的軸向間隙、絲桿與開合螺母間隙、開合螺母與溜板箱間隙、溜板箱齒輪與床身下齒條嚙合間隙、大拖板與中拖板的燕尾配合間隙(鑲條調節)、中拖板轉盤與小拖板孔軸配合間隙、小拖板絲桿與螺母間隙、小拖板絲桿間隙、方刀架與小拖板間隙、車刀與方刀架緊固程度。, P2 E; Q9 l" s" t" M4 i. A
    不知該方向間隙有無遺漏處?該方法是否可取?有何該注意的問題?! h' o$ i5 n: A% b) A
    請各位朋友指點為謝。
7#
 樓主| 發表于 2009-5-15 15:49:42 | 只看該作者
另:間隙檢測方法、各處間隙標準還是問題。
8#
發表于 2009-5-17 20:22:33 | 只看該作者
沒有電氣上的故障么?
& |9 |& w! P! B既然是教學2 \+ N7 Y& x# M$ U+ j3 R. C
那就至少應該教同學怎么判斷是電器故障還是機械故障
9#
 樓主| 發表于 2009-5-17 23:52:03 | 只看該作者
哦,建議蠻好的。目前我們的教學是機、電分離,由另一門課程另一老師負責電的維修,對于電我是外行,看來要加強學習才行了。機與電在維修中是緊密相連的。
10#
發表于 2009-6-24 17:04:13 | 只看該作者
少試車、驗收步驟及驗收國標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8-26 06:30 , Processed in 0.069027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