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的一切工作都要圍繞一個“防”字,即防止事故發生。從事故發生的過程來看,要預防事故的發生,根本的方法是要消除設備、設施、作業環境的不安全因素和人的不安全行為,這是預防事故總的要求。
$ ? t* K' Q8 E: Y# a0 G% A: J7 k- |# R5 H* p% S
一、機械設備導致事故的預防
: G- l, \! @3 ?& h9 J8 M( H
' c8 C/ j! p9 |. a+ J$ i/ c9 R 機械傷害主要有絞、碾、戳等類型,有些類型的事故許多都發生在機械設備上,造成斷指、斷臂甚至送命。也有因為機械設備原因導致爆炸、中毒等事故,如:遼陽市慶陽化工廠91年初發生的特大爆炸事故,就是由于硝酸加料設備閥門泄漏,造成7人死亡、13人重傷,因此在機械設備上采取安全措施是預防機械傷害事故發生的主要環節。
( {4 m8 o/ c7 N( H" x, C/ ~1 x' h6 {8 C
1、設備結構設計合理,嚴格執行標準,把住設計關。在設計過程中,對操作者容易觸及的可轉動零、部件應盡可能封閉,對不能封閉的零、部件必須配置必要的安全防護裝置;對運行中的生產設備或零、部件超過極限位置,應配置可靠的限位、限速裝置和防墜落、防逆轉裝置;對電氣線路要有防觸電、防火警裝置;對工藝過程中產生粉塵和有害氣體或有害蒸汽的設備,應采用自動加料、自動卸料裝置,并要有吸入、凈化和排放裝置;對有害物質的密閉系統,應避免跑、冒、滴、漏,必要時應配置檢測報警裝置;對生產劇毒物質的設備,應有滲漏應急救援措施等。
% ^1 w5 }! o- _ x$ ?- h; j& F: B/ ^ z$ ^/ U+ v& K6 g$ Z0 @
關于機械設備安全防護裝置的種類,主要有機械類、電子類、綜合類三種,不論哪種類型,都必須注意兩個原則:一是靈敏、可靠,確保安全;二是要方便操作,對危險性較大的設備,還要辦“三同時”審批手續,同時還要注意制造過程中的產品質量,使用過程中的安全管理規定等。總之,抓機械設備的安全,要從全過程、全方位入手,即從設計、制造、安裝、維修、檢驗和使用管理等都要達到安全要求。 l8 k% {4 s0 E
1 [2 }4 w9 [; u. Y# b' Y 2、重點要抓設備傳動系統事故預防。機械傳動系統主要有:皮帶輪、齒輪、飛輪、磨擦輪、傳動鏈與鏈輪、軸、聯軸器等,如果沒有安全裝置或裝置不完善,就會發生機械傷害事故。0 g/ k4 I; b) ]( E' s3 e
0 g9 d& d' J. L8 y! A `5 H! i
機械設備主要傳動系統的安全要求:
6 z+ ^$ P. k. \; L4 L3 c" x }; A& V1 X$ p' _3 \( K
(1)皮帶輪:安裝皮帶輪要注意松緊程度,裝得太緊,致使皮帶拉斷,裝得太松會影響機器正常轉動。對于皮帶傳動的防護有兩種方法:一是用防護罩將皮帶安全遮蓋,二是便條柵檔防護,使皮帶在轉動中避免人體與皮帶輪的危險部位接觸。7 e/ Q7 N1 l W# }4 U3 l
. F1 I" r- H5 Q2 o/ T2 d
(2)齒輪:在齒輪傳動中最危險處是齒輪嚙合部位,以及齒輪的輪輻間的空隙處,為了避免齒輪傳動所發生的危險必須裝有防護罩,并要將齒輪全部遮蓋封閉。
3 [! c5 Z3 X- H, U
7 L0 U1 j4 \2 X/ V! S (3)鏈傳動:鏈傳動的危險部位是在鏈條進入鏈輪之處,在距離地面2m以內并露在機座以外的鏈條傳動系統,均應裝設防護罩。如鏈條傳動裝置在走道或工作地面上是空的,其下面必須有防護檔板設備。
" V) c9 P7 u [, R' P9 T, W" B8 O! P% x% u
(4)軸:所在凸出于軸面或是不平滑的附體,如:鍵、固定螺釘等,露頭固定螺釘尤其有害,在生產中,有可能將人的衣服卷住,而發生傷害,因此,必須安裝防護軸套。對于轉動軸在離開地面高度2m以內,除置于機器內部外,其余露出部分必須全部加以遮蓋,防護。! W9 O1 q1 X+ Y9 f
' g6 c! f) L0 [+ Q4 r! d, C# [* v
(5)聯軸器:轉動軸的聯軸器所發生的危險基本與軸相類似,但其嚴重程序比軸更大,因表面光潔度比軸差。安全的聯軸器必須無凸出的不平整部分,螺栓頭及螺母均應埋頭在聯軸器內,或者設計時將聯軸器外徑邊緣大于螺栓緊固尺寸。總之聯軸器在轉動中,有可能發生危險的部位,都必須有檔板罩蓋等防護措施。
' L& C7 J6 `4 W4 }( A9 X* E" a0 i* j x% i$ ~& \4 L
機械設備傳動系統,歸納起來就是一個“輪”,一根“軸”,輪和軸的安全裝置必須要符合標準,達到安全可靠的目的。
& {. K) v+ h7 H! S2 z, m
' C* m, d! R/ u, a5 J( d$ e 二、操作者自身導致事故的預防0 m& o2 [6 p' g1 m& @& n6 G; s9 Z
1 K# W5 `3 B7 t" i- c' O! ?
操作者不但要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和有關安全生產制度,還必須遵守各種機械設備所特定的規定,正確穿戴個人防護用品,比如操作旋轉機床就不能戴手套。據上海市總工會對經委系統的三個工業局調配統計,由于操作旋轉機床戴手套,一次造成截指二節以上的重傷事故一年共截指710節,聯接起來可達170多米長;后果嚴重的斷手臂,甚至死亡。因此,預防機械傷害事故,不但要研究機械設備導致事故的預防,同時也要研究操作者的安全行為,這就說明研究人的因素的重要性。就以上海市某行業對沖壓設備傷害事故類型的分析情況來看:. N, |2 _3 D2 I
- o% R( ^' @8 J! s* n" d+ w
① 領導違章指揮,隨意調配非沖床工操作,造成事故占8%;4 s5 \4 o: C; d1 w" p/ T. I" H
5 ?+ z; ]) b& v- J
②操作者技術不熟練和缺乏安全知識造成事故占14%;
( ^/ f1 e! |* o" H
% b/ |. f1 ^3 | ③設備缺陷發生在故障造成事故占15%;- P8 O$ _. R3 p1 D" Q+ ^4 \# u
% N8 l% ~8 [% l, l
④設備因無安全防護措施造成事故占13%;
* `# J: b( U) y
0 }8 i3 X* z6 M. w3 j3 g. K ⑤操作者貪圖快速,打連沖,造成事故占36%;) P' b# W) Q: A' z8 Z/ o5 Y
0 w2 m8 T3 ^. d0 r
⑥操作者發生操作失誤造成事故占6%;% L' `) n5 Z A( }0 C1 X- ^' U
1 ]: h" j2 I9 P/ K ⑦有防護裝置擱置不用造成事故占5%;# _. v. H8 Q3 R9 z- _# |# T
" F: Y# l" ]) N ⑧其他事故占3%。
: x* l9 O" k- |: c E1 f- O5 Y1 {" k2 Y* w3 |4 A+ ]
根據該行業分析的八種事故類型比例,由于操作者的安全行為不符合規定造成事故的要占事故的69%,因此,對沖壓設備事故的預防要從管理上著手,要落實整個管理系統的責任。首先要落實設備安全管理責任,沖壓設備必須處于良好的技術狀態,各零部件結構要嚴密,要靈活、準確、可靠。建立定期檢查維修和保養制度,防止因設備故障造成的“連沖”事故,并且要堅持每天的班前、班后對設備主要部位進行檢查,作好必要記錄。其次,要落實作業安全管理責任。要建立、健全沖床作業安全操作規程,對操作者進行安全技術培訓考核,合格者即發給操作證,方可獨立操作并加強安全生產責任制,做到職責明確,賞罰嚴明。比如沖壓模具,應指定專人管理,標明模具的安全性質,如“綠色”為安全級模,“黃色”為中等安全級模,“紅色”為危險級模。并根據模具的安全性質,應生產工序卡上注明使用要求,采用何種安全措施,操作者嚴格執行。要做好模具使用前后的情況檢查記錄。9 G; H9 Z( W* X3 w. J
8 d/ e+ Q: V% [7 z `" }- U( S
三、事故繼發損傷的預防
: T1 b. q% M9 z: B
# q' U* M1 \/ t) J v* t 機械外傷特別是手外傷發生時,直接損傷有時并不十分嚴重,但是由于傷后搶救處理不當,往往會加重損傷,造成不可挽回的嚴重后果。例如:某廠一工人的手被兩個壓紙滾筒擠入,工友將該機器倒轉后取出傷肢,其結果是該手等于受到二次擠壓傷。正確的處理方法是立即停機后拆開兩個滾筒連接部位或頂開后取出。又如:手指末節被擠壓時,傷者甚至請工友幫助強力向外撕拉,結果本來是手指末節離斷傷的程序,卻變成將肌腱從前臂肌腹處撕脫使神經血管也造成長距離撕脫性損傷,引發修復治療上的困難,所以應采用頂開擠壓物件,取出傷肢的辦法。如果擠壓太嚴重,估計受傷部位已完全無修復希望,應截斷該部位,而不要強行拖拉損傷近端。一旦前臂被絞入機器,助手們不可拖拉頸部和軀干,以免造成臂神經牽拉傷,而應抓緊上臂向外拉,對于尺骨和橈骨或肱骨發生骨折者,不可來回晃動肢體,以免骨折端刺傷臨近組織和血管、神經,如被皮膚刺破,使閉合性骨折成為開放性骨折。# E; }# k' H) _. Q e1 ?5 u
/ f2 C8 ?0 A0 j
廠方和醫院緊密聯系、緊密配合,做好急救工作。醫務人員要了解常見的機械動能特點及致傷原因,如發生壓砸傷時必須清楚機械設備與受傷肢體的距離,下落的速度,壓力等。有的機械設備由于高速轉動磨擦產生高溫,有的加工產品,如控制細鋼管等亦有較高的溫度,發生的外傷除擠壓等損傷外,常有程度不等的燙傷,需引起足夠的重視。所以醫務人員接到機械傷害急診受傷者,應先向廠方安全員了解傷情,必要時要到車間發生事故的實地觀察有關機械設備和工人實際操作情況;廠方安全衛生人員也應了解醫院對這些外傷的一般急診處理常規,發生事故時 ,要陪同受傷者到醫院向醫生講清受傷情況,有利于醫務人員的搶救。發生較大出血事故,切不能用繩子做止血帶。對于離斷傷應初步知道那些可以再植,那些不能再植以及斷端修整要求,以便在可能的情況下盡量保留長度。
& h- [* v" r& q1 `
/ T1 c: l$ C9 R 做好機械傷害事故的預防工作,在整個安全生產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必須采取有力的對策,一般預防原則是:& X+ P# y* h* N, y' E0 P
& ?9 k3 t/ y4 S$ `4 Q ① 實行機械化、自動化操作;
% w. m& P7 n N: n% R
& q) o' y7 c/ g9 P8 `5 L4 ^8 i ② 裝設安全裝置;9 d6 [, f! Z9 `! |# \8 z8 D
2 f, m! f. l0 G1 z' N ③ 進行機械強度試驗與電氣絕緣檢驗;
' d" Y: x( t _0 G3 U* m4 a% \
: D3 N7 l$ Z0 N( K) m- u ④ 加強設備的維護保養和有計劃地進行檢修;, q: }! f0 b+ \7 P
" z% g+ s8 ^6 u" l
⑤ 作業環境的合理布置與整潔;2 J$ R% k: T9 \* v0 `
7 k9 m f% |# g7 [. F
⑥ 勞動保護用品的正確使用;
e C+ ~+ @% |: L+ w( g) L
# q/ @8 `* f( V! z+ h) B9 e ⑦ 建立安全責任制和各種安全制度;
: X* i2 w# T, u2 n Z/ E
! V5 \8 ^( w! m; T9 b( B6 G1 h% | ⑧特種設備必須嚴格執行國家和地方安全主管部門的規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