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企業最近材料問題出了一個接一個。且不說鑄件的砂眼,夾雜,那清清補補即可,居然型鋼也會出問題,怵目驚心!
首先是小小的角鐵,怎么買都買不到能用的,大鋼廠不出了,小鋼廠出的沒法用,不得不倒回去改圖紙,改工藝。重頭來過!
再就是軸,剛開始有點小氣孔,補焊得了,那可是45#鋼的。好歹調質沒出大問題,將就著能用吧??捎萦?,最近的45#圓鋼軸調質中居然一裂為二,真的是嘆為觀止。附上圖片供大家一覽。隨后的進料中,每次探傷都能發現大小不等的缺陷,屢次開裂。嚴重影響生產的正常進行。供應部門絞盡腦汁到市場上去找也找不來不出問題的45#圓鋼(直徑230)。不得不全部改為鍛件,嚴重滯后工期,增加成本。
問題眼前是解決了,可我想這樣的事決不會只我們一家碰到,發生了多少起,可能只有經銷者自已明白,生產者心里清楚。當初他們生產出這樣的東西來,為了一已之私投入市場,懷著僥幸心理蒙混,最終的買單者受害者卻是使用者!這中間造成了多少無謂的人力物力浪費,算算是會很驚人的。
就象有專家說我們今天的技術文化落后仍然是在為清朝的文字獄買單,那么我們是不是還要再繼續讓自已的明天為今天出的不良品繼續買單下去呢!這樣的東西什么時候才能杜絕呀!問問這些個經手企業,哪個不是通過了9000認證的,可又有哪個查得出劣質材料的影蹤呢!對于我們來說,材料可以一退了之,可這中間的運輸、調質、人工費用、時間可都是得自已承擔的損失呀!再者,就算這樣的東西不到我們這兒來了,可它又能去哪兒呢?就讓同行們無聲無息地消化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