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2613|回復: 0

關于國家裝備制造業戰略2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09-3-22 16:03:05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轉帖)
二、世界裝備制造業的發展主要動向
  
  由于現代技術革命,尤其是信息技術革命的發展,世界制造業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導致了制造業的全球化趨勢不斷加強,全球化戰略已是指導各跨國制造公司搶占世界市場的首選戰略,并向集群化、信息化、服務化的方向發展。
  
  (一)集群化
  
  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全球裝備制造業的集群化趨勢不斷發展,即同種產業或相關產業的制造企業在地方(地區)有機地集聚在一起,通過不斷創新而贏得競爭優勢。在產業集群化中,具有特色的中小企業發揮著重要作用,地理集中的企業、有關機構(大學、商會等)在特定領域內既競爭又合作。英國共有154個集群,分布在18個地區,覆蓋很寬廣的部門和技術范圍。英國北部的集群傾向于汽車、金屬加工等制造業。美國的硅谷和128公路的電子業群、明尼阿波利斯的醫學設備業群,德國的索林根的刀具業群、斯圖加特的機床業群、韋熱拉的光學儀器群等,都是世界上較為典型的產業集群。
  
  (二)信息化
  
  當前,裝備制造業正向全面信息化方向邁進,其新的發展趨勢主要表現為柔性制造系統(FMS)、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DIMS)的開發與推廣應用,并向制造智能化方向發展。在這一過程中將實現產業的信息化、軟件化、高附加值化。從技術發展特征看,表現為技術的融合化;從產品發展看,表現為產品的高技術化,即產品的高附加值化、智能化和系統化;從系統管理角度看,表現為集成化(包括系統集成、軟件集成、技術集成和接口集成)和網絡化。
  
  網絡技術正在加速制造業全球化的進程,并正在改變制造業尤其是裝備制造業的生產和流通方式。電子商務和IT技術從根本上改變了裝備制造業的生產、消費、流通方式,并在貿易領域引起了巨大變化,加速了裝備制造業的全球化進程。就產品制造而言,制造網絡化在迅速發展,網絡技術將設計、生產、銷售乃至服務一體化,網絡化制造貫穿于從訂單開始、經營活動組織的組建、產品的技術開發、設計、制造加工、銷售、售后服務等產品全壽命周期;就產業而言,網絡正在改造著裝備制造業的產業結構與組織結構,一些產業中縱向一體化的趨勢正在減弱,取而代之的是契約分包的合作方式。
  
  網絡化的制造、銷售、采購、售后服務以及承攬訂貨等方式,成為企業必不可缺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工業發達國家的裝備制造業出現了一批運營網絡市場的專業企業,從事機床、汽車及零部件、電子產品等各個領域的網絡市場運營。隨著全球貿易自由化的繼續推進,電子化貿易手段普遍使用,如電子數據交換 (EDI)、電子商務(EC)、電子貿易撮合(ETM)和電子資金轉賬(ETF) 等,以及商品標準趨同和貿易合同標準化均為貿易提供便利條件,有利于打破因信息和渠道壟斷造成的壁壘。
  
  三、世界裝備制造業正在加速向中國轉移
  
  2000年以來,隨著世界經濟減速,跨國制造業公司利潤大幅度滑坡,各大公司都在重新尋找成本最低的制造基地。擁有巨大市場、豐富廉價勞動力、上百萬有才華工程師和良好基礎設施的中國已經成為跨國制造業公司投資的首選,許多外國廠商相繼將生產據點移往中國。
  
  2001年7月,松下電器公司停止在美國肯塔基州生產微波爐,將其生產基地集中到了上海。8月,東芝公司宣布停止在日本國內生產電視顯像管,把包含數字電視在內的電視機生產線全部轉移到中國,至此,日本主要彩電制造商松下電器、東芝、三洋電機、三菱電視4個公司都已將彩電生產的主要基地移至中國。此外,日本的其他家電產品如錄像機、復印機、空調、CD、單放機、DVD等也主要由日本在中國的工廠生產。據統計,中國在世界出口額中的比例,1990年不足 2%,2000年上升為4%,2002年進一步提高至6.5%。目前,中國已經成為多數家電產品世界最大制造基地。
  
  如果說前一時期跨國公司向中國的國際產業轉移主要集中于消費品制造業、輕型制造業或一般制造業的話,那么,自2002年起,資本品制造業、重型制造業或裝備制造業將成為跨國公司新一輪向中國的國際產業轉移的重點。2002年,豐田、日產分別與一汽、二汽簽署了全面的合資合作協議,受“廣本汽車”示范引導,本田、豐田、尼桑都陸續將不少生產廠搬到廣州,由此廣州可能很快形成一個上千億元產值的汽車產業。同時,一些跨國公司已開始把集成電路、計算機和通信等高科技產品的生產基地逐步轉移中國。例如,菲利浦已投資15億美元建立了芯片生產廠;由幾家大公司聯合投資62億美元設立的芯片生產基地??中芯國際,首批芯片已于 2002年底前后下線。此外,新惠普、東芝、夏普、三星等國
  
  據統計,2002年,我國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首次突破3 萬億元,達31482億元,比上年增長12.6%,增速比上年加快2.7個百分點,成為1997年以來增長最快的一年。2002年,在40個工業行業大類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化學工業、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紡織工業、普通機械制造業以及冶金工業等7個行業,對全國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58.5%,拉動增長7.4個百分點。而以上7大類行業正是跨國制造業公司直接投資最為集中的行業,二者之間具有高度的相關性。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19 08:26 , Processed in 0.059755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