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4846|回復: 3

科學史上最"意外"的6個發明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24-1-3 10:24:42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后由 twq19810302 于 2024-1-3 10:26 編輯
0 M' A; U# z- M; C
0 L+ M7 |9 P# _- r* y- s
1/ 硫化橡膠,1839
0 ?; b+ G- s( D
查爾斯·固特異(Charles Goodyear)之所以成為輪胎業最響亮的一個名字,得益于他在暖爐旁的一個意外發現。% ~7 F8 r& E! ^" A4 N+ X2 N) W

2 b  F' m/ `0 G$ K# O" ^  Z

: B4 y% k2 F7 \$ N6 ^- m6 B, ]7 a% C  Q
這位美國發明家從 1834年開始研究橡膠的改性,因為天然橡膠對溫度過于敏感,溫度稍高就會變軟變黏,溫度一低就會變脆變硬,連鞋子都做不了。1839 年的冬天,他的試驗終于有了突破,他發現添加了硫磺的橡膠比天然橡膠的形態更加穩定,只是提升并不明顯。+ m+ `. z: w4 G/ l% C
6 F+ y5 H; Y! \# t: B/ X7 y
于是,他拿著試驗品去找他的合伙人威廉·伊萊(William Ely)商量,在談話過程中,不知是他們中的哪個,隨手把這塊試驗品放在暖爐上,直到聞到糊味才察覺。固特異原以為試驗品就這么毀了,但實際情形正好相反,加熱后的硫磺橡膠竟然不容易變軟也不容易變脆了!
8 {* U) l5 D5 h/ W0 [: r5 Z- [! P
  K4 J0 f# w/ W; D
四年后,橡膠硫化技術正式問世:把橡膠和硫磺一起加熱到130℃,就能得到形態穩定且彈性良好的硫化橡膠。但可惜的是,發明家沒能等到其產品獲得大規模使用的那一天:直到 20世紀初,硫化橡膠才被大規模應用于汽車輪胎的生產。8 l0 @( m- a, q  v

% h& Y5 J; b! @" h  d2/ 麻醉劑,1844! J+ }% L7 q  C+ W- E

' i# {; g) U4 w- a2 X) U3 S“看,這人流血了!”1844年12月, 美國牙科醫生賀拉斯·威爾斯(Horace Wells)在觀看一場半科學實驗半娛樂性質的表演時對他的妻子說道。位于美國東海岸哈特福德的表演大廳內,一名宣講人正向觀眾介紹氧化亞氮(又稱笑氣)的作用。. s% y' @9 Z" l! V  K4 n. j! Q( U

# l4 @" B8 ?4 k
6 N. v: I0 E. }

7 F$ ]8 [; f/ Z. E1 F/ g4 Z# ~
隨后,觀眾們紛紛自告奮勇上臺參與試驗。在笑氣的作用下,他們陷入失控的大笑中,發出如鴨叫般難聽的聲音,有幾人還因為腿部的不可控動作而失去平衡,連站都站不穩,比如一個名叫薩繆爾·庫萊(Samuel Cooley)的人(威爾斯指給妻子看的就是他),他的腿撞到了木凳上,鮮血直流,而他似乎對此毫無察覺。0 I- g3 C. e' |1 |7 N% Y
& d9 e* G. U: {  X* a8 Y
倒霉的庫萊給了威爾斯靈感:是否可以用氧化亞氮來使外科手術患者失去痛覺呢?作為一名外科醫生,威爾斯一直在尋找某種能令肌體失去知覺且對人體無害的藥劑。表演結束后,威爾斯問庫萊疼不疼。“完全沒有任何感覺!”庫萊肯定地回答道。
9 L0 ]& N1 I0 m5 G( w

: }! i, d+ r0 V* s1 ]" V, J$ {2 w5 t
. I& u: w3 W5 M, g/ q; ]
! A: E( T$ l0 f- z
為了親身驗證氧化亞氮的麻醉效果,第二天,威爾斯在拔牙之前吸入了氧化亞氮,果然一點都不疼!現代麻醉從此誕生!
5 g& P0 E5 _, o, Y5 }: O
  h. i) S5 s8 d! G9 D3 T' q! o4 G
3/ 人工染料,1856# c9 k* @4 m* I& w2 x8 l
# h6 P2 J2 `% S7 ^& C
1856年, 剛剛18歲的威廉· 亨利·佩爾金(William Henry Perkin)在研究一種治療瘧疾的藥物的過程中,意外地合成了一種漂亮的紫色染料。
; o& C3 ]9 F* m$ ?6 s6 J
/ d; ?; B  d9 }

, ?: ?1 m. e/ u8 ~. |0 e7 b; E
  Y' v/ Q3 R# d' l
在他之前,紫色染料只能從稀有植物中提取,相當昂貴;而佩爾金合成的紫色染料不僅價格低廉,而且不易脫色。于是,佩爾金放棄學業開辦了世界上第一家合成染料工廠,并從中獲得了巨大的財富,因為當時的君主們均以紅紫色為時尚,比如法國拿破侖三世的妻子歐仁尼皇后、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1 k$ g- `& o2 t5 @4 }. p

/ E& _0 z* [* J' x如今,各種各樣的人工染料仍裝點著我們的生活:看看我們身上的 T 恤、 牛仔褲……; C& |# _( E9 W7 y' K' _. i

5 V- V3 Q' H  s3 p4 r4 z$ z4/ 抗菌素,1929! w$ f: y  Y  S2 i- F* U: D& k
% l0 ~1 h3 o, q6 [
假期結束后,亞歷山大· 弗萊明(Alexander Fleming)回到了久違的實驗室。這位英國生物學家對細菌十分著迷。

' s5 _  e* h0 O. {' a& N" j  s  U
- ~7 y. Q' C& n9 G9 X6 N& ~
7 X* g0 v3 e% A$ \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因目睹許多士兵因細菌感染而死去,他開始研究如何殺滅細菌,但始終一無所獲,直到1928年的這一天。& y% J' j8 J) d6 p. V! G- L$ v
2 k4 `3 O4 c1 X% n' q/ r) H
當時,他正準備清洗一只細菌培養皿。由于用過之后沒有及時清洗,這只培養皿幾乎長滿了霉菌(青霉菌)。但正是這只可能會被其他人整個扔掉的培養皿,令弗萊明的研究有了突破:他敏銳地發現細菌和霉菌之間存在空隙,似乎細菌在故意避開霉菌。他繼續利用顯微鏡觀察這些空隙,發現那兒其實有細菌,只不過它們全都已經死去。
* b1 W* J7 C- q5 N* @
5 a: F+ k  R. z3 f) i8 ]
原來這些霉菌就是細菌殺手!弗萊明把從霉菌中提取的青霉素命名為盤尼西林。盤尼西林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拯救了數以萬計的生命,也是人類使用抗生素的開端。: ~% i3 D% L( K. d' N/ A
+ _! v! q- f& h+ g# }* i0 L, B
5/ 夾層玻璃,19032 D7 o. b0 t7 X0 M6 i) B/ Z1 u" u
; ^. L. {* K% i$ N' D
1903年的一天,化學系大學生愛德華·貝內迪克都斯(Edouard Bénédictus)在做實驗時,不小心把桌上的燒瓶打落在地上。不可思議的是,燒瓶并沒有摔碎,只是開裂而已。
; z9 c8 X; v* @, p* q' d
+ S0 i  R" |3 I3 y
5 b# g9 l3 p* o; w' t% s! T* s
' C- w  t3 v2 x; B$ L4 w, p# {
檢查之后,他得知,原來燒瓶里面裝有賽璐珞(由硝化纖維和樟腦等制成,被認為是人造塑料的始祖)溶液。溶液蒸發后,在燒瓶內壁上留下一層薄膜。正是由于這層薄膜的存在,燒瓶碎片才能保持原狀而不是四散飛濺。

, M* T* j' N" }3 M2 }9 |% p# q$ c; m, S* F8 y/ w
幾天后,一則有關兩名女性被汽車玻璃的碎片所傷的車禍新聞令貝內迪克都斯大為動容。他由此聯想到粘結燒瓶碎片的賽璐珞,經過多次實驗,在玻璃層之間夾著賽璐珞的夾層玻璃出現了。夾層玻璃最初被用在防毒面具上,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證明了自己的性能。隨后被汽車制造商用于擋風玻璃,風行至今。' j% x% C9 O/ A! J) ~7 Z

$ K' I- h1 u; ]. C3 P% s  A6/ 微波爐,1947; z6 Y2 A& ?; h4 Z. W

/ G, j! s7 e; m- V" ]: i新發明有時來源于壞習慣。珀西.斯賓塞(Percy Spencer)發明微波爐就得益于他吃零食的壞習慣!; u7 q# A. B7 Z6 B% f
4 S6 W) ^% ^4 h9 H8 A- B6 Q
% G+ D/ a2 c+ b6 C* \7 ]5 M, t
4 W! p. {2 R! N+ M4 {3 C7 R0 ]
1947年的一天,這位美國工程師正在雷神公司(專門生產軍用裝備,特別是雷達)的實驗室內測試雷達的核心部件磁控管(可發射電磁波)測試結束后,他發現褲子的口袋里裝著的花生糖全部融化成了一團!“它們變得黏乎乎的。”斯賓塞在當時的一個訪問說道。
0 N' m/ Z1 O! A( T- _! ], @

9 [' r; @% U2 m0 R驚訝過后,他立馬想到這可能是磁控管產生的電磁波加熱而致。于是,他繼續拿生雞蛋做實驗。數十秒后,噗的一聲!雞蛋炸開,崩了他一臉。他又把玉米粒放在磁控管前,玉米粒瞬間爆裂開來變成了爆米花!
0 V- `" N, F8 u) V6 W7 g7 |8 P/ ^* B

* }, ]# Y( x5 A" Z4 S

. Z: N1 T4 O, i9 J* K
+ w5 H! U) w% q0 b
由此斯賓塞立刻形成了微波爐的發明構想:利用磁控管產生的電磁波來快速加熱食物。這正是斯賓塞的過人之處,其他工程師即使注意到了電磁爐的加熱功能也會不以為意,而斯賓塞卻因此發明了微波爐。1947年,雷神公司研制出了第一臺微波爐。1967年,微波爐正式面向公眾發售,獲得了巨大成功。" A  N8 Z. e& R( e. Y% j+ s
% H' F7 Q8 h& c" V8 U9 s
雖然這些科學都是來自于“意外”發明,但是也是只有在扎實的基礎之下才能夠抓住飛逝而過的靈感,再用自己多年積累的科學知識完成自己的想法構建。
* A% H( |" w! [% C
# t$ @* i) C% r8 X! c: V( s- t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表于 2024-2-20 15:11:31 | 只看該作者
天才!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
發表于 2024-10-18 13:29:10 | 只看該作者
思維跟觀察力很重要!
4#
發表于 2024-10-21 12:54:01 | 只看該作者
有意思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3 21:56 , Processed in 0.068566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